习近平人才观思想的核心内容学习心得体会
2019-11-14■
■
党和国家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力量,人才是祖国各项事业发展的最宝贵资源和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新形势下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并在人才工作中作出一系列有关人才的论述和指示,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新观点和新思想,形成了独具特色、系统科学的习近平人才观思想体系。人才观思想导向明确、内涵丰富、意蕴深厚,在育人、用人、聚人和选人等方面阐释清晰,成为了新时期党和国家人才发展理论重要构成。对于我国目前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提供了明确的指导,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一直具有识贤用贤的传统和优点,习近平总书记人才观思想反映了国家对于人才问题的重视程度。作为自成体系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既是解决人才工作矛盾的纲领,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源源动力。
一、习近平人才观思想的理论基础
习近平人才观思想的提出,首先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精华,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那样,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项强大的思想武器,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奠定了坚实的指导基础。通过深入分析习近平人才思想,能够发现如下言论,例如:人才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人才的成长与环境的关系;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资本是人才等相关理论。这些基本理论都为习近平人才思想的形成提供基础。在此基础之上,人才观思想理论还吸收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人才思想,在人才队伍、环境、任用、选拔以及培养方面做出新的建设性探索。基于此,马克思主义以及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为习近平人才观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的直接理论来源。与此同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才工作的实践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中也蕴含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都成为了人才观思想的重要素材和样板。此外,习近平人才观思想的形成还积极借鉴了国际人才工作的经验,尤其是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人才的成功开发和运用借鉴最为显著。未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健全人才工作的支撑,这也为人才观思想指导实际工作创设了保障条件。
二、习近平人才观的基本特征
习近平人才观是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的新观点、新论断和新思想,具有内涵丰富的优势。
该思想充分尊重了人才的成长规律,结合了具体的实践活动,在深刻解读国际形势的背景下,形成了人才发展趋势的清醒指导。习近平人才观思想主要包含人才引进、培养、选用和战略等内容,这些内容相互支撑并有机融合,不仅对国家与民族的未来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对于人才作用与价值工作的推进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随着我国人才事业的快速发展,习近平人才观也会持续丰富。现将习近平人才观的基本属性和特征概括如下,以期为更好地梳理和理解人才观思想提供助力。
(一)发展性特征
习近平人才观源于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是其历史积淀下新结晶。研究习近平人才观思想一定要明晰其源头,这也正是其发展性特征的最好诠释。由于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之上的,服务的对象是无产阶级,为此习近平人才观同样以造福社会为终极目标。综上所述,马克思开创的人才理论为习近平人才观奠定了逻辑起点。与此同时,习近平人才观与我国几代领导人的人才思想一脉相承,结合了新的历史时期下人才理论的特有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完善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执政兴国的根本性资源是人才,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关键也是人才,这与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人才强国战略相辅相成。由此可见,发展性特征贯穿于人才观的整个脉络。
(二)实践性特征
众所周知,习近平人才观来源于实践,并与新时期我国人才工作紧密相连。首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不同时期接受了不同岗位的历练,对于人才工作有着丰富经验、深刻见解及论述,并在长期的实践中认知到人才与治国的关系。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就从长远的角度对人才问题进行了论述,特别是在人才引进环节中就强调如何吸引人才。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有着深厚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与红色基因,深刻明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实践作为理论的落脚点一直贯穿于习近平人才观念思想的始终。此外习近平人才观还可以作为指导实践的指南,可以为人才工作扫清障碍,激发全体共产党人的人才意识,把握人才工作重点,接受实践的检验和洗礼,为实施中国梦和人才强国战略指明了发展方向。
(三)时代性特征
习近平人才观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和必然趋势,体现在对未来人才领域发展的科学预见。首先,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在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哪个国家拥有人才数量更多、质量更优,就会掌握优势和主动权。目前国内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火如荼的开展,此时对于人才的渴求十分强烈。面对新的历史使命与担当,人才观理论应该与时俱进优先发展布局。此外,习近平人才观强调创新依然是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冲击和压力,人才成为了创新事业的核心关键,习近平对于科技创新人才和青年人才的成长极为关注,为此人才观思想有效地把握了人才发展的走势,突显了其时代性特征。
三、习近平人才观思想的独特价值意蕴
(一)精准判断了人才的核心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表明,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一根本观点,彰显了新时期背景下党和政府对人才的渴求和重视。在国际人才竞争格局不断变化的趋势下,人才问题成为了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其中解决管理体制不健全、创新能力缺失、高层次人才流失、人才结构失衡等集中性问题迫在眉睫。目前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新常态时期,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必须要要从深远的战略考量,并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人才的核心价值,破解人才问题带来的严峻挑战。归根结底,习近平人才观思想体现高瞻远瞩的人才谋划理念。
(二)全方位丰富了人才理论内涵
习近平人才思想高度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开辟了灵活人才管理和培养机制的新篇章。即在选用新人中应围绕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在聚人中要遵循不唯地域、不求所有的原则,在培养和用人机制中应该树立知人善任、人尽其才的理念。进而全方位丰富了人才理论新内涵,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习近平人才思想观科学严谨、意蕴深厚,作为新时代人才科学理论的根本体系,将会为治国理政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
(三)统筹规划了中国梦的实践路径
实现中国梦的关键还是要依托于人才,这是习近平人才思想的重要论断。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人才智慧与力量相互交融和协作,为此从战略高度和宏观上,进行了实现路径方面的统筹规划,形成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与此同时,习近平人才观思想细化了具体的操作层面,作出了周密部署,围绕人才的培养、引进提出了新的要求,人才思想逻辑严密、内涵丰富、导向明确,为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提出了加快转化人才资源的决心和信心,成为了中国梦伟大征程中构建中国特色人才制度的中流砒柱。
四、习近平人才观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实践路径
(一)办好中国事情,关键在人才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大战日趋激烈,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是人才竞争的优势保障。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目前正处于特殊的经济时期,而且会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才的重要性可想而知。据资料显示,自从美国修改和实施移民法规定以来,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大量的精英人才,其中不乏大量的中国人。同样加拿大、韩国和日本等国家在人才战略计划中凭借自身的实力,吸引了大量高科技人才,进而造成了我国人才的大量流失。面对这样紧迫的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才驱动和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民族复兴需要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的全面推进。我国作为人力和智力资源大国,人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资源。而中国梦的筑造和实现,需要于千千万万多元化类型人才的保障。人才自身也有需要,包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需要通过实现自我价值达到社会的认同和认可。而从执政兴国的高度,构建完善的人才制度、政策、措施,可以壮大第一资源的同时,提升人才工作质量,优化人才培育氛围,确保个人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努力奋斗。
(二)加强党管人才工作
人才对于我党而言其关键性不言而喻,人才关系与优秀领导人才的得失息息相关。为此加强党管人才工作不仅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更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真正把握。习近平人才观思想中提到要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而前提就是要可恪守党管人才理念。目前我国成党管人才的领导体制基本成熟,但是基层部门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还需要各级政府和领导加强重视,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实施科学的决策和分工协作,这样才会确保党管人才工作运行的更加顺畅和高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提出党管人才工作应该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发展,进一步转变观念以创造活力为出发点,解决人才工作的体制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工作,增强工作制胜的本领,强化人才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担负起人才建设的责任和担当,发挥人才资源的优势,将政府监管与市场机制统一协调,加快人才宏观调控体系建设。此外,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解放人才调动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不断解放思想推进政策创新,确保增强用人主体的活力,切实维护用人自主权,力争人才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步入法制化、制度化道路,最终为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三)人才的使用应该用其所长、用当其时
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人才观思想的深入分析和总结,其核心内容包括人才的使用应该用其所长、用当其时。在人才的选拔制度当中,一定要秉承以德为先和德才兼备的思维,把选贤任能当成人才建设的主要任务去落实。只有品德突出和优秀的人才,才可以作为选拔任用人选。针对近年来人才建设集中出现的问题现象,习近平指出,人才不能单靠够通智商、能力和业绩来评价,而是要要把以德为先作为前提,这样的人才方可成大业,并为服务国家、造福人民做出自身的贡献。人才要具有里理想和信念,在政治信仰中坚持为民服务、勤政务实,否则会失去精神支柱进而成为害群之马。自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启动以来,全党上下掀起了强化党性修养、大兴学习之风。此外,还应该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培育人才和凝聚人才,持续激发人才的活力,形成明辨是非的特殊能力。多侧面、多层次、多层次选拔人才,在人才的引进环节中不拒众流、广纳天下英才。为了准确知人识人,应该多视角辨识人才,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从长远的角度看待人才,坚持民主推荐的同时并参考相关组织部门的意见。坚持赏罚不明,让优秀人才在事业奋斗者获得成就感和获得感。
(四)培养更多优质人才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的保障,习近平曾经指出教育决定着人类的今天和未来,为此习近平人才观思想内容中对于学校教育非常重视。一方面,通过对目前我国教育的审视不难发现,应试教育依然严重,为此以人才的培养为核心,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中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进行改革创新势在必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成为了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与此同时,人才培养模式要兼具知识传授和实际技能培训,为今后人才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科教兴国以及人才强国战略。学校担负基础教育质量的主体责任,同时家长和社会也承担起义务职责,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拓展补充渠道,提高教师业务和师德水平进而共享优质教育。此外,办好高等教育培养一流科技杰出人才,需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结合我国独特的历史和实情,确保为大学生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培养多层次的人才队伍,分层次地做好人才队伍建设,敢于大胆破格使用优秀青年人才,突出高精尖缺导向,体现多边互补的原则,鼓励创新,也要宽容失败。
(五)优化用人环境
习近平人才观思想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而且重视营造人才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让人才能够脱颖而出、各显其能。习近平强调,鼓励创新的同时,还要警惕急功近利现象的出现,夯实人才发展的平台,给与人才宽松的环境开展创新。其次,让各类人才都能够发挥最大化效应,释放最大能量,力争人才本位的回归。在生态环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通过将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就可以实现更多高质量人才的吸引,进而产生与之对应的人才类型。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与人才结构和人才稳定是成正比的,为此要扎实推进和谐生态环境建设,为人才提供必要的自然物质条件。
总之,习近平人才观思想作为最新成果,为党和国家人才队伍建设带来了契机。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是离人才强国的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习近平总书记人才思想有助于营造人才发展的良好环境,巩固新时期人才队伍建设,意蕴着实现中国梦的特殊意义。学习和研究近平人才思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人才工作的指南和遵循方向,还开辟和开发的人才新格局与新路径,而且有助于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特别是对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任用能够提供指引和理论基础,对实现中国梦意义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