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美育心
——论美育在高校心理健康工作中的作用
2019-11-14■
■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当今的大学生在拥有更多更好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其本人及家长亦对未来发展持有更高期待,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更为多元化,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压力日渐增加,由家庭步入学校再跨入社会这一过往相对平顺的过渡对当代大学生的自我调适与积极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多举措并用拓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而美育的融入可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健全人格的发展。
一、什么是美育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中发[1993]3号)明确指出了美育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作用。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在美学理论的指导下,对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各种美的物质载体进行全面赏析,提高大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完善大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促使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通过审美活动,使大学生的心理感知能力变得敏锐,自我调控能力增强,从而完善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二、美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
(一)美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感受能力
感觉、想象、理解能力、领悟和情绪体验都是人审美过程中的心理感觉。美育通过欣赏美、体验美和创造美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透彻的领悟能力和发现美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心理感受能力的提高。
在审美活动中,身处美的氛围影响下,学生可以从直观而深切地认识和理解审美对象:由美好的自然审美(如自然风光、日月星辰等)中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激发想象力,唤起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之情;从人类社会劳动成果(如园林景观、经典建筑等)中感悟到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与奋进精神,鼓舞自我生命的力量,唤起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之情;由人类实践的历史积淀产物(如历史古迹、纪念殿堂等)中体悟到历史的厚重、其中蕴含力量的深沉以及人类生存和变迁的不易,唤起情感上的“崇高”之感和对历史与社会的热爱;由艺术创作与演绎作品(如音乐、舞蹈及艺术)中体验到丰沛的情感和人类的智慧和技艺的精妙。在审美活动中学生的心理感觉能力得以提高,审美心理结构得以完善,从而对整个心理结构产生积极的调适,促进其全面、均衡、协调的发展。
(二)美育可以陶冶情感,提高学生情绪感知能力
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能够在审美过程中正常宣泄和合理引导人的情感和冲动。审美过程是人与审美对象的双向发现与建构的过程,人因审美对象的形式和内容唤醒了自我内在与之同构的情感,对审美对象的观赏、感受、领悟就是对生命本质、生命形式的感性观照,是内心情感的共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由乐曲听出哀伤等都是与自我内心相契合的,是一种自我发现、自我确认,是心理深层无意识内容的唤醒和激活。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或滑稽可笑,或崇高悲凉,当人们卸去了紧张和防备而沉醉其中时,皆会受到熏陶,情感变得活跃、鲜亮、敏感、和谐起来,个体得以对自我内心情绪有更直接、更真实的认识。
(三)美育可以为学生提供情绪宣泄的渠道,缓解心理压力
黑格尔指出:“审美带有令人释放的性质”。学校美育可以借助音乐、舞蹈、绘画和戏剧、电影、书法多种艺术形式,帮助大学生在审美活动中宣泄情感,疏导情绪,激发美好品格,恢复情感的敏感与和谐,从而使自身性格得到培养、人格得到锻造。
实证研究证明,音乐疗法可以改善人的情绪,消除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状态,提高应激能力。如崔晨(2016)运用音乐治疗方法对5名压力症状较明显的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结果被试的心理压力明显缓解,人际交往能力有所增强,学习、生活态度等更为积极;张廷建(2017年)通过音乐治疗对39名医学院校高焦虑水平的学生进行干预,发现其焦虑水平有明显下降。
舞蹈不仅能够优化姿态,而且能够放松精神、调节情绪、增强自信,从而改善心理健康状态。舞蹈的肢体动作带动生命体内部能量的自然流动,使个人内心的冲突和矛盾由混乱慢慢转为有序和平稳,使烦躁、不安、悲伤、愤怒和抑郁等情绪得到缓解与释放。陆竞文(2013)采用傣族舞蹈团体心理辅导训练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实,发现傣族舞蹈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比较明显,尤其是对抑郁、焦虑、人际关系、饮食睡眠与敌对等指标干预更为显著。
近几年,绘画艺术治疗被广泛运用于临床和心理咨询的诊断和治疗。绘画是以符号表征的形式来表达个体内心情感世界,人们借助画笔来演绎自身的内在世界,这一间接的方式有助于降低心理阻抗,画者往往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潜意识中压抑的情绪、冲突等投射到绘画作品中。绘画的过程不仅能够抒发压抑的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还能帮助画者在绘制过程中重整自己的思路,重构过往经历,再次审视自身体验,从而起到疗愈心灵的作用;同样的,电影、戏剧和文学中的优秀作品可给与学生以美的感染与熏陶,引发学生更多的感受和思考,提供发现、思考及解决问题的多重视角,激发多元化思维方式;影视文学作品本身不仅能够抚慰心灵,缓解与释放不良情绪,还能激发学生通过对人物人格美的整体感受,进一步升华情感,内化为自己心胸开阔的品格、乐观积极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激发内在潜能。
(四)美育能够增强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
1964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就指出:“健康不但是没有躯体残疾,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其中的社会适应能力就是心理调适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构成和标志,是一个人在心理上适应社会生活、社会环境和突发状况的能力。一个具有良好心理调节能力的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适应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协调好人际关系与社会角色,并且具有适合年龄特征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大学生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面临着学习、人际、情感、就业等一系列压力,当前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较弱。美育可通过美的精神来启迪学生智慧、涵养学生心灵,增强大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进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美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们对美的兴趣、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以及正确的鉴别美丑的能力,从而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并用美的情操去认识现实生活。人处于审美情境之中时,精神是解放和超越的自由状态:摆脱了功利欲求、生理快适的羁绊;突破了时间、空间、情境的限制。久而久之,便能培养人具有审美心胸,能够以超越的心态面对现实和人生、恰当及时的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例如我国宋代词人苏轼,便是具有审美心胸之人,他一生中有三次被贬,但是他并没有被逆境困扰,反而是有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更是具有“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人生态度。
(五)美育可以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标志之一是人格完善,美育在培育大学生健全人格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席勒推崇美育在健全人格塑造中的价值:“想使感性的人成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以外,再没有其他的途径”。学校美育在陶冶和净化学生情感的基础上,通过培育审美能力、均衡感性与理性诉求、提升情绪调控与自我认知能力,使个体的精神达到平衡、和谐与健康,促成感性与理性的沟通与相互促进。审美活动中,审美对象以一个完整、丰富、有机统一的完善的生命形式存在于人的面前,使人的感知、注意、想象、情感、理解等多重心理认知能力处于一种既相共存又相融洽的自由和谐状态,这一过程中,生命中曾有的紧张、冲突得以缓解,平衡、扭曲、残缺的东西变得和谐、丰盈,于是,主体生命实现了与对象同构、一致的丰富性、完整性、有机统一性,获得了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谐性的完善形式。审美正是以其协调、综合、自由和谐与本质特性为完善人格结构提供可能。
三、高校以美育心的措施
大学生正处于对内心世界充满好奇和敏感的时期,外部世界的变化与环境氛围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影响,因而可以设计全方位的美育手段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开设艺术教育课程。将的艺术教育课程纳入第一课堂的教学计划,并积极采用直观、富有美学特色的教学模式。结合绘画、音乐、舞蹈、书法、文学赏析、电影鉴赏等艺术教育课程,以其中的优秀作品为载体,系统、全面地向学生传授美学基本知识和原理,通过审美实践的提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
其次,开展校园美育实践活动。校园美育实践活动是美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学生艺术节、心理情景剧以及组建艺术团、舞蹈团、合唱团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团队合作的平台,创造人际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玩耍中、合作中接受艺术的感染和熏陶,促进人际交往,提升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从而激发出美好品格,实现人格的完善。
最后,加强校园文化潜在的美育因素。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域,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校训、学风、建筑、花草树木、设备等都要给人以美的感受与熏陶,形成一个无形却又无所不在的“心理场”,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美育影响,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高校通过系统的美育体系,提高学生的心理感受能力、情绪感知和表达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进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学生远离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和人格障碍,为更好的适应社会以及创造更为多彩的人生提供可能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