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转型”烛照下“创意写作”课程创设探析
2019-11-14■
■
近些年来,“创意写作”课程的创设似乎成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的一个新的热门话题生产点。到目前为止,“创意写作”学科或课程建设已在全国多所高校中创设。然而,凸显出应用性的“创意写作”率先在研究型大学中产生。不得不说,这是新时代文化语境中高校教育面对社会结构新变化顺势而为之举。而此时,地方高校或“应用型”转型高校似乎由于地域远离知识生产核心地区或人才匮乏等原因,对已经“热”了近十年的“创意写作”反应有些滞后,即使有些“应用型”转型高校也开始关注“创意写作”甚至试探性地设置此类课程,但是由于诸多客观、主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有效展开,收效甚微。事实上,地方高校或应用性转型高校更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内部创设应用性“创意写作”课程甚或学科。
一、“应用型”转型指涉下的高校问题呈现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过几代人的探索与实践已经构建了相对完善、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但是随着时代变革与社会各方面的结构性变迁,中国高等教育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2015年10月2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在这份“意见”中明确提到:“……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显然,应用性人才的大量需求与高校毕业生传统专业设置的“学术性”取向产生了显明性的冲突,从而造成了一个“悖论性”的现象出现:硕士博士满街跑,高级技工难寻找。这是就业市场结构性失业现象的形象性表述,但究其根源却是高校教育模式在新的时代情境下难以适应市场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模式几经转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校注重学术型人才的培养。。但是,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逐步全方位展开,特别是1990年代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创设与逐步完善,高等教育精英性培养趋向逐渐被大众化培养趋向取代,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必定是多元化的。总体而言,我国根据人才培养模式多元化的总体布局,主要分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学术型(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两种。
本世纪初,大批专科院校升级为本科院校,但是在此情境下高等教育同质化现象不但没有改善、还有愈演愈烈之势。新建本科院校不惜抛弃专科院校时的学科建设优势,努力向学术性人才培养模式看齐,这不仅体现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与“研究型”高校趋同,更体现在高校教师在科研与论文发表的迫切性上。
高等教育的这种同质化建设在最大程度上生产了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难的结构性难题,即前文所言的研究型、学术型人才结构性过剩,而创新性技术型人才欠缺。这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多元化取向的目标没能具体贯彻的体现,更是高等教育在社会的结构性变迁中固守偏念的体现。
二、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危机呈现
事实上,在目前高等教育问题凸显的情境中,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危机”也逐步呈现出来,其基本体现就是:一方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大都以争取各类项目和发表论文为主要任务,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呈现出老师“自言自语”、学生“不为所动”的尴尬场面,而最终的危机呈现就是学生就业难。这基本上是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困境的一个缩影式展现。
一般而言,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基本上以文学史、文学理论与语言学理论等为必修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明显带有“学术”研究取向。事实上,这是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学术研究人才的偏念惯性造成的。虽然,在近几年国家对部分地方高校进行“应用型”转型的指导背景下,诸多转型高校开始在“指导意见”的指引下试探性地开展课程改革,但是一个较为普遍且吊诡的做法是在保留原有课程的前提下、在压缩原有课程理论学时的同时在其内部增加实践学时,而对于实践学时又没有具体的指向和精密性课程设计,因此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由于理论课时的压缩从而造成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甚或专业技能训练得不到有效获得,同时由于实践课时的无明确目的性从而造成“应用性”训练成为一种形式性课堂。
“应用性”转型高校并非只是在原有课程内部简单压缩理论学时、增加实践学时就可以顺利转型的,而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探索从“培养什么人才”与“怎么培养”的高度全面探索专业改革才可以。对于“应用性”转型视野下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绝不可只是原有课程的“减汤不换药”,更应该是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的全方位改革。此时,“创意写作”在全国高校中的创设热潮或可为我们提供一个契机。
三、“危机”视域中“创意写作”的创设
“创意写作”这一来自于西方的学科近十年来在中国得到了热点式发展,逐渐得到了学术型高校和应用型高校的共同关注。
对于“创意写作”的实践性质与写作能力培养方式,葛红兵教授有一种非常形象的表述:“在一个没有任何压力的环境中,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反馈和支持;扩大我们的观察和想象领域;找到使你的语言更生动活泼的技巧;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故事,形成属于自己故事讲述的声音;形成一个良好的创作习惯;明确自己创意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大伙儿的赞扬和练习获得自信;战胜自己的恐惧,突破自己的障碍,享受每一个创意写作课时间。”这样一种“写作课”课程设计的想象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写作课的知识传授模式,但更重要的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设计中能够以写作能力的培养为主要课程培养目标,而不再是以写作理论为中心的“学术型”授课模式,从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与审美情趣。
然而,当我们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以“创意写作”能力培养为重要培养时,我们究竟在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学者认为:创意写作是“以文字创作为形式,以作品为载体的创造性活动,是文化创意产业链最重要最基础的工作环节”。在这种思维理路中,“创意写作”培养的并非(仅仅是)作家,而是与当前我国的社会结构性变迁与经济的发展态势相适应而提出的培养创新性文化创意人才:“在今天,创意写作不仅培养作家,还更多着力于为整个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核心从业人员,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印、广告、演艺娱乐、文化发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苏哦有文化产业提供具有原创力的创造性写作人才。”显然,这种写作培养人才的取向已然超越了传统学术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打破了中文系不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学术型人才的精英型人才培养模式,而且还日益向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市场化转型、培养适应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创造性写作人才”。
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教育部等三部委明确提出:“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驱动课程改革,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验实践课,更加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在“应用型”转型的语境中,转型高校面对的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就挑战而言,转型高校势必会在转型过程中面对凸显出的问题进行伤筋动骨似的改革;就机遇而言,转型高校必然会在转型过程中经历脱胎换骨似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