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情调查的艺术院校教育教学研究

2019-11-14勾向欢鲁迅美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艺术院校学情艺术

■张 杨 勾向欢/鲁迅美术学院

一、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学情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学情问题是所有艺术教育工作者一直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学情问题呈现出各种各样复杂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主动性差以及缺乏创新能力三个方面。

(一)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

大学期间是让大学生们自我认识的一个过程,对自我认识的越早越清晰,目标就会越明确,有了明确的目标,所有的学习就会有方向,整个学习过程就会处于规划的状态,当前的就业形势让大学生们普遍感觉到就业压力,而专业性很强的艺术院校大学生更加关注自己未来发展的前景,无形中给自己的心理增加了更大的负担,导致了自己长期处于迷茫状态,不易认清自己和明确目标。在学习动力方面,缺少远景性动机,,从艺术院校大学生学习动力来源的调查中可以看出艺术院校大学生总的取向是“个人——家庭——国家”,可见在大部分艺术院校大学生思想中都没有把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的命运时刻的联系到一起,没有把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价值联系在一起,远景性动机会让学习者以信念为导向,一旦形成,具有很强的持久性和稳定性,能刻苦学习,终身不辍。

(二)学习主动性差,没有良好的学习心理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因在高中学习艺术的过程当中很依赖有规划的培训课程,都处于的是被动性学习状态,而大学期间的学习都是以主动性学习为主,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艺术院校大学生大多学习主动性差,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学习倦怠心理和依赖心理。调查学情问卷中显示在艺术大学生对“你的上课情况”一题的回答中统计出61.4%的学生有缺课的情况,在课后课程学习行为调查结果显示有20.2%的学生每周去图书馆或自习室自学5次以上,13.6%的学生每周从来不去图书馆和自习室自学,有23.1%的学生选择课外的大部分时间呆在宿舍睡觉,27.9%的学生选择上网打游戏看影视剧娱乐节目度过课外的大部分时间,而真正把课外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的学生只占20%。因而,从事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教育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转变学生的学习心理,消除依赖性,增强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三)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对艺术价值的认知

艺术院校的大学生不但要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还要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拥有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赋予艺术作品的内涵价值。目前我国有数千所艺术院校,从数量和规模来说艺术教育发展的是相当惊人,但由于很多艺术院校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忽略了对艺术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艺术院校的大学生整体缺乏创新意识,思维方式单一,作品缺乏想象力,缺乏内涵性,学生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对艺术价值的认知都应有待提高。

二、艺术院校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一)自我意识强烈,缺乏纪律约束

艺术院校大学生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表现强烈,容易养成一切从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价值的实现等方面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他们崇尚艺术自由的同时也强调行为自由甚至落拓不羁,孤傲自赏。

(二)思维敏锐但缺乏高度

艺术院校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较强,思想活跃,反应敏捷,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标新立异,具有顽强的探索精神。他们崇尚个性发展,主张千人千貌,是大学生中最活跃的群体。但这同时也使他们容易受艺术不分国界和西方自由思想的影响和社会不良现象及多种价值观的冲击,不关心时政,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理想信念淡薄。

(三)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大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也是将被动性学习发展成为主动性学习的重要阶段,艺术院校大学生与普通类的大学生相比,在学习能力方面更应该自我重视改进,因为艺术院校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有强烈的的认同感,特别重视专业的学习,从而忽视了对文化知识和多元化能力培养的学习,在学情调查问卷中显示:学生普遍缺少充分主动利用学校教学资源的意识,课上有45.5%的学生能够做到“边听课边思考”;有28.2%的学生根本抓不住课堂内容的重点,51.9%的学生不主动参与课堂上的讨论;只有不到1/4的学生喜欢找老师答疑和讨论问题,将近1/2的学生不主动接近老师;36.2%的学生不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

三、艺术院校教学改革思路

(一)调动学习热情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爱因斯坦也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艺术教育工作者要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放到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探索课程改革新思路。借鉴当下新媒体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利用新媒体阅读平台,建设艺术类大学生慕课平台,改变以往传统课程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力图教学方式多样化,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创新教学方法

学情调查问卷中显示:就课程而言,学生希望学校的课程设置更为合理一些,多开设社会所需要的课程,学生反映一些课程没有什么价值,部分课程老化,有的课程的教与学纯属应付。64.6%的学生认为只有“少部分”的教师能够组织学生参加科研、竞赛、参展等活动;有42%的学生认为学校开设的选修课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要,因此,艺术院校必须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首先,借鉴“订单式”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增强学习中的实践环节,满足学生的学习期待。如今越来越多的艺术类高校趋于工作室的教学形式,采用项目验收的方式,在项目实施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进行及时跟进指导,这样一来学生能够了解到最新的商业标准,学习最先进的技术手法,使专业课程紧随市场发展的趋势,确保学生能够在校所学的专业知识,准确、快速的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去,艺术类的课程设置必须要紧跟时代的脚步、符合市场的需求。

其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类的比赛,以比赛促学习。例如“全国大学生广告大赛”是由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国性专业赛事,认可度是最高的,普及率也最广,师生在参加比赛过程中认真研讨、打磨比赛作品,带动学生的学习劲头,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

第三,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由于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获得的知识远远不够,在学情调查问卷中显示:多数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不高,原因为教师授课方式激发不出学生的学习热情,部分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不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因此学校必须不断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丰富的资源,教师们可以多组织学生参观兄弟艺术院校,学习交流,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采风、参观展览,并及时做经验分享交流,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这对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是大有裨益的。

综上所述,艺术院校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现状,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结合实际需要和社会发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改善教学环境,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艺术院校大学生教育教学的有效路径,为国家培养出更多艺术人才。

猜你喜欢

艺术院校学情艺术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纸的艺术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