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及完善途径
2019-11-14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朱 红/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一、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
(一)促进我国区域发展规划朝向市场行逐渐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弹性规划应当成为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主要思路,西方先进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立志于区域发展规划的弹性化发展,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发展设计方案,使决策政府在进行挑选与评价的过程中能够拥有更多选择余地。根据相关实践可知,弹性化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进步与发展,能够为其提供更强的指导性,使其完美适用时代区域发展规划的社会需求。因此,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应当积极进行转变原本过于死板、刚性的计划方案,使其朝着弹性化发展方向不断进步。在进行发展规划计划时,要确定其弹性的具体期限,保证该规划在一定期限之内能够实现;其次,还应当建立完善弹性规划体系,使其各项指标均有上下浮动些许偏差的空间,避免因过于死板而束缚了工作人员发展进步的思想;第三,在针对同一区域制定不同的弹性方案时,要以不同时期为基础进行设计,在筛选方案时也可根据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等不同效益的区分,划分其优劣等级,使其在选择弹性方案时能够根据当地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选择,有利于促进政府宏观调控手段的进步与发展。
(二)促进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由单目标转向多目标持续协调发展进步
随着改革开放影响范围逐渐扩大,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发展的首要目标,也是各个地区发展规划的主要方向。经济的进步与发展对我国的资源开发产生了巨大影响,能有效提高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但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则会严重打破经济、人口、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平衡,进而产生一系列问题。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需要以生态环境为基础进行规划,才能有效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平衡发展。在进行规划过程中,无论是处于任何时期,都应该重视其中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协调。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能够利用的资源及人力价值存在一定变化,因此,在进行区域发展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合理调配,才能有效提高区域发展规划的战略指导性,使其成为该地区发展的重要基础与核心内容。
(三)促进我国区域发展规划转变为效益发展性
各个地区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会使当地各个行业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各个行业的产量产值也会不断增加,而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效率也会不断提升。也就是说,经济增长可以直接反映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水平与速度,但却无法反映各个地区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益。因此,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并不等于当地效益的提高,只有以各项效益提高为前提,促进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才能使各个地区的经济状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进行区域发展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当注重确立集约型、效益型经济发展方向,促进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与效益不断提升,使其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合理安排资源配置,有利于拉动当地经济稳步、平衡不断增长,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各个地区生活质量与水平,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四)促进我国区域发展规划实用性不断提升
在进行区域发展规划进行设计构想时,需要保证其实用性及可操作性要求,其规划的内容必须具有严格的科学性、规范性及合理性,使其能够在某以地区贯彻落实,并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有效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区域发展规划方案的认可程度并不由制定规划的科学家或专家学者来决定,而应当由人民群众及决策者的应用后认可决定。理论与实践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为保证区域发展规划有绝对的实用价值与可操作性,还要求其具备一定的权威性,需要保证规划拥有一定的学术研究性质,使相关专业的专家学者能够在规划设计方案中发挥自身专业素质作用,在对规划进行设计过程中,应当结合当地的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进行有效规划,只有保证其实用性,才能促进区域发展规划的具体实施。只有保证其可操作性,才能贯彻落实区域发展规划内容,为当地的经济发展作出强有力贡献。
二、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的具体途径
(一)重视市场环境的研究与探索
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市场能够有效调节供求关系,是合理调控我国供求关系的杠杆。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市场对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制约与促进作用。根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接受市场调节进行生产销售的产品,已占据我国社会总体产值的70%, 50%以上进行销售交易的商品价格会以市场为基础进行定价,而企业生产运行过程中所需的70%左右的原料,均需要利用市场进行解决。由此可知,市场的质量与发展情况会直接对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产生影响,若想要促进区域发展规划的实用性,必须重视市场环境的研究与探索。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仍存在一定缺陷,因此,在进行研究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进行研究过程中,需要了解市场具体的需求情况,以便于进行区域规划过程中能够参考更为详细真实准确的数据;第二,在进行研究过程中,要重视商品流通交易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便于为当地区域发展规划的实行奠定坚实基础,促进当地市场体系统一、开放、有序、公平;第三,在进行研究过程中,需要对市场经济竞争机制进行探索与了解,利用竞争的力量促进当地规划发展活力的提升,为保证产品具有强大竞争力,区域发展规划必须包含一定新技术的推广,使当地相关行业产品质量不断提升,有利于促进企业优势地位的确定,有利于在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中淘汰劣势产业,为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正确方向与途径;第四,在进行研究过程中,需要正确完成市场环境的预测与决策,使整个区域发展规划更具有先进性及预见性。市场预测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在进行区域发展规划时,需要以当下市场相关数据为基础,对进行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环境的预测,主要是对市场发展趋向的展望。市场决策是工作人员需要从大量可行方案中选择最适合当地区域发展的规划方案,只有积极完成市场预测与市场决策,才能提高整个规划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二)坚持协调发展
区域不仅包含经济元素,还包含政治、人口、文化、资源、环境等多个因素,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因此,在提升当地经济水平的过程中,还需要协调发展,以便于减少人口膨胀、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出现的几率,这也是区域发展规划在进行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释的重点内容。只有严格协调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才能使区域发展规划的内容始终处于最优解状态。在进行目标制定时,需要紧紧围绕协调“发展”这一核心要求,以保证经济发展能够与生态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积极结合,为当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第二,在进行区域发展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重视当地环境承载能力,了解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具体方案,避免其超过可再生能力的限制,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经济发展,维护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在进行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区域发展规划方案需要重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推进区域发展规划的适用性与协调性。
(三)加强区域发展政策的研究与了解
区域发展政策主要是指政府相关部门在根据各个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做出的应对手段,区域发展政策对区域发展规划具有绝对的指导性作用,是保证区域发展规划能够顺利实施的基础。目前,我国各类区域发展政策,包括经济、政治、金融、税务、价格等各方面,虽种类较多,但区域化程度不够深入,导致其未能发挥自身干预调控职能,严重影响政策的作用与效果,其约束力也并未得到有效体现。因此,在进行区域发展规划过程中,应当重视各个地区政策区域化的进步,重视各个地区政策区域化发展的互补性,重视各个发展因素的协调与进步,使其能够更加满足区域发展规划的实际需求。
三、结语
根据文中内容可知,区域发展规划能够有效协调我国自然资源、人口、经济、环境等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使社会环境逐渐进入新型发展阶段,能有效提高各个地区政府自主权。我国正在运行的区域发展规划中,仍存在以下三点问题有待解决:第一,过分依赖规划质量与计划;第二,计划包含较多宏观战略,实际操作能力较低;第三,定性与定量之间关系不够密切。若不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我国新时期区域规划发展的具体运行。因此,在进行规划过程中,工作人员要重视其基本思路的确立,不断促进规划途径的完善与发展。在基本思路方面,需要促进我国区域发展规划朝向市场行逐渐发展、促进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由单目标转向多目标持续协调发展进步、促进我国区域发展规划转变为效益发展性、促进我国区域发展规划实用性不断提升。在新时期区域发展规划具体途径方面,需要重视市场环境的研究与探索、坚持协调发展、加强区域发展政策的研究与了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制定并完善我国区域发展规划,使其满足政府宏观调控的需求,也满足地方区域经济进步与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