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岑参诗歌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多次出现

2019-11-14吴茜柳州市龙城中学广西柳州545001

新生代 2019年5期
关键词:纸笔岑参报平安

吴茜 柳州市龙城中学 广西柳州 545001

新部编版教材于2017年9月在广西全面施行,目前为止共使用了一年多时间,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笔者发现教材中出现了多首岑参的诗歌,分别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逢入京使》,苏教版教材中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古诗二首中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及第,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天宝末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封常清幕府判官。结合生平我们不难看出,岑参大多涉及的都是边塞诗歌内容。

如边塞风光,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全诗句句写雪,又不仅仅写雪,首句先以磅礴的气势扑面而来,诉说了边塞八月飞雪的奇特景象,接着运用极其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把严寒中大雪纷飞、花团锦簇的绝美景色表现出来,借着明丽清秀的雪景表达了对祖国河山深沉的爱恋和豪迈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

同样,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也是岑参边塞诗中无法逃避的内容及情感之一。以《逢入京使》为例,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西行途中,偶遇前往长安的东行使者,勾起了诗人无限的思乡情绪。“故园东望路漫漫”,诗人已经离开“故园”多日,正行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长路漫漫,思念之情不免袭上心头,乡愁难收。

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诗人此时是第一次出塞,前往荒远的西北边陲,难免挂念家中的亲人,不知何日才能相见,作者运用了极其夸张的表现手法,写出自己泪水淋漓,双袖龙钟的样子。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岑参与入京使者匆匆相遇,二人都骑在马上,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最后这两句没有运用任何表现手法,可正是这白描一般的语言说出了作者的心声,说出了自己对家人、亲人的关心与思念却又无可奈何。

或许这就是戍边,这就是征战吧,虽然不情愿却又不得已。岑参边塞诗歌中第三个主要内容情感即是对战争的厌恶与对和平的渴望。以《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为例,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这首诗应是岑参在随军过程中所作。

古人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有登高饮酒的习俗,据《南史·隐逸传》记载:陶渊明有一次过重阳节,没有酒喝,就在宅边的菊花丛中独自闷坐了很久,后来正好王弘送酒来了,才醉饮而归。这里反用其意,是说自己虽然也想勉强地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是在战乱中,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来送酒助兴。此处巧用典故,引起人们种种联想和猜测:造成“无人送酒来”的原因是什么呢?是行军,更是战乱。

后两句笔锋一转,不直接写战争的残酷,也不写战况如何,而是通过自己的联想与想象,将目光聚焦在故乡的菊花上,故乡的菊花现在应是什么模样呢?应是开在战场上吧!作者写对战争的厌恶,不是泛泛笼统地写,而是特别强调怜惜长安故园的菊花,以个别代表广泛,以“故园菊”代表整个故园长安,代表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显得形象鲜明,更加具体感人。

其实岑参的作品内容在边塞诗中其实不算奇特,雄奇壮美的边塞风光,无尽的思乡之情,对战争的厌恶与对和平的向往,古往今来的边塞诗人大多都有涉猎,然而,为什么在部编版教材七年级上下两册中都有涉及?不免让人联想到当今国际社会下的残酷现实——我们不是生在和平年代,而是活在一个和平而强大的国家!我们享受着静谧的夜晚,外面千家万户灯火通明,整座城市安静祥和,但索马里、也门、伊拉克……这个世界却不全是我们身边的样子,地球的另一个角落可能战火纷飞,不知道下一秒还有没有家,能不能活着。

每一个岁月静好的背后,都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国家的和平、内陆的安定,是靠多少军人战士用青春和生命守护着祖国每一寸土地,他们牺牲他们流血,他们在寒风中坚守,忠实履行神圣的职责,他们就是古时边塞诗歌中的将士们,虽然思乡、亲人,但保卫国家的职责与使命却让他们仿佛钢铁巨人一般,坚持下去。

初中语文教材中岑参的诗歌打开了一扇连接古今社会的神奇之门,让学生不仅欣赏了大漠的美景,学习了多种表现手法,更在坚韧不拔的将士身上领会到一种大国意志。

猜你喜欢

纸笔岑参报平安
“无纸笔”闯关,乐翻天
已亥冬日病中咏竹寄远
山房春事(其二)
单宝塔诗
物极必反等
又恨又爱是岑参
衍纸手工
又爱又恨是岑参
相如还乡
在北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