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剧艺术的现状与传承保护

2019-11-14

剧影月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淮剧剧团剧场

淮剧是江苏省三大代表剧种之一。2008年入选国家非遗,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淮剧产生于民间,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经过几代艺人的薪火相传,积累了大量的优秀传统剧目,具有较高的观赏性与审美价值,是我国戏曲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独特的艺术奇葩。

我省现有建制的淮剧团13个,盐城是淮剧的故乡和发源地。在全市830万人口中,淮剧与全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休戚相关。目前在我市境内有淮剧专业团体6个,分别为江苏省淮剧团、盐城市淮剧团及建湖、阜宁、射阳、滨海县淮剧团,还有一个专门从事淮剧艺术研究的江苏省淮剧博物馆。

一、淮剧艺术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江苏省淮剧团和江苏省淮剧博物馆,是传承和保护淮剧艺术发展的重要主体。多年来剧团坚持面向群众演出,是全国现代戏演出基地。改革开放后演出的《打碗记》《奇婚记》等多部现代戏,获得过中宣部、国家文化部等多项大奖。近年来演出的现代戏《太阳花》《唢呐声声》《宝剑记》《祥林嫂》等,连续五届入选省舞台艺术精品节目。在演出市场相对疲软的情况下,省淮剧团每年坚持演出达200多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白玉兰奖得主陈澄,连续多次随中国文联代表团赴西欧、香港、澳门等地演出。2016年10月,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上,省淮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淮剧《小镇》,获第十五届中国文华大奖,并于12月30日亮相习近平总书记等七常委出席观看的新年戏曲晚会,由此实现了淮剧艺术从高原向高峰的登攀,也圆了盐城广大艺术工作者多年孜孜追求的梦想。

与省淮剧团一样,盐城市淮剧团同样演出成绩丰硕,创作演出的《菜籽花开》《半车老师》《送你过江》等现代淮剧,先后获国家、省艺术节大奖,成为国家艺术资金重点扶持剧目。阜宁县淮剧团《十品半村官》获省第三届艺术节优秀演出奖,射阳县淮剧团瞿学凡获2019年上海白玉兰奖,其它如建湖县、滨海县淮剧团也取得不俗的成绩。

二、我市在发展淮剧中实施的保护措施

2008年淮剧被列入国家非遗,由此揭开了全面保护淮剧新的一页。为了保护淮剧这一文化遗产,近年来我市就淮剧的传承保护做了一系列工作。主要体现在政府、剧团、民间三个方面。

一是出台政策扶持淮剧。市政府每年下拨专项资金100万用于淮剧的传承保护,明确省淮与淮剧博物馆为保护基地。从2012年春,市政府在市区的核心区域聚龙湖畔,兴建总投入达2个亿的文化艺术中心综合体,一个容纳可千人座席的现代化剧场,新建2100多平方米的淮剧专业博物馆,正常开展淮剧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

二是做好淮剧人才培养。一方面将主创人员送出去进行培训,与知名导演、编剧等采用签约办法,引进高层次艺术力量加盟淮剧新作品打造;另一方面做好新生力量培养,与盐城高等师范开展联合办学,财政每年对参与培训学员补助学杂费和生活费。各县对淮剧新人的培养也出台相应政策。

三是推进淮剧保护传承。为扶持淮剧事业,全市各淮剧团主动与一些企业与企业家联谊,为淮剧艺术发展争取资金。在重点地区和学校,开设淮剧课,让传统淮剧走进校园。目前在建湖、阜宁等地,有80多所中小学将淮剧引进课堂教学。

三、必须重视淮剧发展的瓶颈问题

淮剧作为国家级非遗文化,在我市虽说得到一定的发展与保护,省、市淮剧团与各县淮剧团也相继取得不俗的成绩,但由于受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人们审美情趣的转移,也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直接影响演出市场的开拓和淮剧的生存发展,结合调研我感到市、县专业淮剧团普遍有五盼:

一是期盼出台具体的政策文件。传承保护淮剧,各级政府为此做了大量工作。但一些地方还停留在领导重视层面,说起来重要,执行起来也完全看一任领导的意识。现仍缺乏一种真正的保护传承长效的法规文件。我们期待能有一部保护性法规文件,在淮剧的传承保护方面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保护路径,发展举措,在各级领导层中形成共识,出台保护的具体办法,不因领导的变动而变动,让淮剧文化成为我们的根与脉。已经实行改制的团体,由事业转为企业客观上对人才缺乏吸引力。期盼有明确的政策扶持,让现有演职员安心、放心、凝心聚力为淮剧发展贡献力量。

二是期盼有培养淮剧的专业学校。艺术在于传承,培养艺术顶尖人才和优秀的演员,必须经过系统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尤其在今天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没有一定的文化艺术支撑,是很难打好基础、促进人才成长的。盐城过去有鲁迅艺术学校,有一批资深的淮剧老师进行系统的教学传授,盐城淮剧界的梅花奖得主大都经过学校系统的专业学习。目前各淮剧团的当家小生、花旦及知名演员也全都经过鲁艺学校系统学习,如今鲁艺撤并,这是重大损失,我们呼吁能单独恢复这一学校建制,而不是走现在的代培之路。

三是期盼有用于实习的专业剧场。现在青年演员演出缺少场地,老百姓看戏需要一个专业欣赏的剧场,而不是广场。他们期盼有高质量的文化享受。戏剧讲究的是灯光、布景、服装、道具及幻灯字幕,大广场只能是看看热闹。现市区现有不少公共场所由于机构撤并而空闲,完全可以安排二至三个点将此改造成中小型剧场,供观众观看淮剧,让剧团也有一个实习演出基地。而大剧场演出成本太高,一般剧团根本演不起。现在的老城区缺少剧场,群众反响强烈,年年都有提案,但得不到解决。

四是期盼重视淮剧艺术的发展现状。目前专业团体生存不易。相当多的剧团存在“四无”,即无专职编剧,无专职导演,无音乐设计,无舞美设计,同时缺少灯光、音响、服装设计,一有重大演出都需要依赖外请专家,费用支出不堪负重。待遇低也是困扰剧团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拿省淮剧团来讲,青年演员月薪也就3000多元,这不利演员专心致志钻研业务,影响一部分青年演员的积极性,希望能出台一些鼓励人才成长,有利艺术发展的扶持政策激励举措。

五是期待在非遗传承人政策方面能有突破。仅我市目前有国家级淮剧非遗传承人2人,省级5人。期盼能否从实际出发,明确一批市级传承人,由市财政拿出一些资金进行资助,为他们建立工作室,培养以师带徒的实习基地,出台一些奖补措施。

传承保护好淮剧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也是所有淮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江苏省淮剧博物馆一名工作人员,面对这些现状,我们将不回避矛盾,不惧怕困难,尽已所力,积极呼吁,勇于担当,奋发进取,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保护好淮剧艺术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淮剧剧团剧场
试论淮剧表演程式的传承和创新
“回归人民”与“走向城市”:山西城乡两栖戏曲剧团生态模式初探
淮剧还好吧
浅谈推进淮剧进校园常态化
开心剧场
户思社副会长会见日本新制作座剧团一行
浅谈贫困山区专业剧团内部制度建设与执行现状及对策
英国 布里斯托尔老域剧团
开心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