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倒闭潮涌现?
2019-11-13黄耀鹏
黄耀鹏
创立3年、仍为自动驾驶技术初创公司的Drive.ai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多少因为它的创始人之一一一前百度首席科学家、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权威学者、美籍华人吴恩达。
最迟在今年3月份,Drive.ai开始在硅谷寻求买家报价。不过,吴和担任该公司总裁的妻子,早已在今年2月脱离该公司的运营。6月25日,苹果公司以“较低价格”收购了这家处于困境的公司。该公司“最后办公日”将是6月28日,而其技术骨干早已在过去的几个月逐渐流失。
这家公司发生了什么?苹果接盘又意味着什么?
投资低潮的典型牺牲者
Drive.ai不是倒在资本寒冬的第一家,自然也不是最后一家,但它的知名度和骤起旋伏,仍然引发了大洋两岸的普遍关注。
2017年是这家公司的高光时刻。这一年,它完成两轮共计7700万美元融资,估值一度达到2亿美元。而据说苹果的收购价低于7700万美元,也就是说,投资人录得实亏。
同年早些时候,Drive.ai就完成了一次震惊业界的雨夜无人驾驶路测。该公司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技术能力,刷新了人们的认识。而大公司,诸如Waymo对能见度较差的天气条件,都持谨慎态度。
Waymo的专家们认为,深度学习的内部机制不可观测(黑匣子),用深度学习训练自动驾驶系统,可能导致未知结果。不过,质疑不妨碍Drive.ai声名鹊起。
去年,Drive.ai在美国完成两次小规模商业部署(试运营),向得州达拉斯提供定点摆渡和自动驾驶打车服务。此举同样让人惊讶该公司的雄心。后来也传出要在新加坡测试,并与Lyft合作等消息,终无下文。
有人认为,美国对中资收购政策收紧,扼杀了Drive.ai这样的创业公司。其投资者中间,中资背景的风投表现出的热情,远超过对岸的同行。
但硅谷逐渐形成的共识是,短期内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自动驾驶技术商业部署。科技公司的总裁和技术负责人,已经不再预言近期前景,改为诉说自动驾驶面临诸多问题:算力、热环境、场景的通用性和监管压力。
汽車厂商也持同样看法。曾经喊出豪言壮语的各大厂商,都在模糊自动驾驶汽车的上市时间,或者在已经确定上市的车型宣传上,备注“特定的、受限的适用范围”。
早已可见、日益清晰的技术瓶颈正在打消投资者的热情。相比而言,投资机构们因为“大气候”不好而捂紧口袋,则不是主要因素。
大型公司变得务实
没有产品落地、缺乏资金支持的初创公司,被收购已经是次优的结果。而不缺乏资金的大型科技公司,对待旗下自动驾驶项目,也在收缩资源、调整计划,转向较易实现的技术方向。
苹果就是其中之一。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每半年更新一次的自动驾驶技术排行榜上,苹果的技术表现总是令人气闷。加州DMV的路测报告,也给出同样评价。人们一度怀疑“泰坦计划”已经被取消。
不过,收购Drive.ai的举措表明,苹果没有放弃“泰坦”,放弃的只是造车计划,而自动驾驶技术项目仍然存活,只不过以规模稍小的方式进行。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对Drive.ai品牌不感兴趣。这笔交易被冠以“招聘式收购”,苹果以小代价,在Drive.ai的“尸体”上挑挑拣拣,选中了一些技术人才及其附着的知识产权,而此前这些知识产权显然属于Drive.ai。这无疑表明,在收购谈判中,Drive.ai居于明显的弱势地位,苹果可能是惟—有诚意的出价者。
苹果对Drive.ai实现的一些技术细节感兴趣,就像在穷邻居的“后院拍卖”中拾得一副旧望远镜。是否派得上用场,苹果也说不准。但是,苹果放弃软硬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改为研发自动驾驶软件系统。今年年初,苹果对自家自动驾驶研发团队进行了200人左右的裁员,而现在仍然在招聘自动驾驶和机器人人才,
这种矛盾行为,反映了苹果放弃了短期内进行任何实际部署的可能性。但转向“自动驾驶软件套件”开发意味着,苹果和百度以及领先者Waymo挤到一条路径上去了。显然,这很不“苹果”,但现实正在迫使它改弦更张。
没人说得出,自动驾驶的资本寒冬还将持续多久。2014-2016年在投资风口上成立的一系列小公司,大都将被寒冬吞没。除非他们找到避风巷一一被大公司并购。但苹果的收购方式,则直接肢解了初创公司,使后者及其技术方案不复存在。
Waymo长达十年的实践未能落地,表明自动驾驶的“本地智能”路线陷入瓶颈。Drive.ai不过是这条路线上个头较小的牺牲品。5G部署带来的“云端”方案,可能会指向新的技术可能性。不过,上一个风口的自动驾驶初创公司,基本活不到那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