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漆艺莳绘语言的表现分析

2019-11-13丁玲

锋绘 2019年10期
关键词:金银漆艺漆器

丁玲

摘 要:日本漆器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6000 多年的绳文时代。在日本传统漆工艺中,莳绘漆器是最杰出的代表。

关键词:日本漆器;莳绘

日本漆器的历史可追溯至距今6000 多年的绳文时代。在日本传统漆工艺中,莳绘漆器是最杰出的代表。莳绘是在漆器表面以漆描绘纹样图案,趁未干之时,散撒金银等金属粉,使其附着于漆器表面的技法。

莳绘工艺源于何时,观点不一。一种观点以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御物“金银钿装唐大刀"为依据,认为莳绘源于日本的奈良时代。例如日木著名的漆艺家松田权六在《漆论》中说:“莳绘起源于‘末金镂是用金属粉末和漆混合,然后再描绘的一种泥金漆画,起源于奈良时代。”另一种观点认为,莳绘起源于平安时代,至德川时期就非常精细,达到顶点。

王世襄在《髹饰录》中认为,日本正仓院所藏唐大刀乃中国唐代所制,而且“末金镂"技术也是由中国传人日本的。1996 年,松田权六访问中国时,在观看大量中国出土文物后,借其《漆论》再版之际,纠正了原先的看法。综上所述,日本莳绘应源于平安时代。而莳绘的起源与兴起也正好与砚箱基本同步。

至平安后期,日本莳绘已经脱离中国的影响,拥有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和风格。这个时期的莳绘技法有平莳绘、研出莳绘、高莳绘、肉合莳绘,还有全面撒金钅艮粉、沃悬地、梨子地等技法。莳绘纹样也丰富多彩,从动植物纹样、人物纹样、流水天象纹,到几何纹样、文字纹样、器乐纹样等,包罗万象。

日本传统莳绘在平安时代奠定了基础,又经过镰仓时代、室町时代、桃山时代的发展,到江户时代达到最高峰。

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上,喜好漆器的程度远远超越其他任何民族。按照漆工艺的技法门类便分为:沉金、莳绘、髹漆、螺钿等技术。而日本的漆艺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技法则是莳绘。莳绘艺术则是日本漆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不同发展时期,受诸多外来文化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莳绘样式, 是日本传统工艺的一大徽标。

莳绘又称“丸粉磨绘”,是日本独有的技艺,也是日本漆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考证,莳绘是由较早的中国漆工艺 “末金镂”和“金银平脱”演变发展而来的。“末金镂”始见于汉代漆器的金银彩绘, 古称泥金画, 是用金属粉末和漆混合,然后描绘在漆器上的一种漆工艺。在此基础上日本人还融会了韩国的螺钿工艺和越南的粘贴工艺,发展成了具有日本独特艺术魅力的莳绘漆器装饰技法。主要有“研出莳绘”“平莳绘”和“高莳绘”三种技法。现代莳绘更是涵盖了金属丸粉、螺钿粉、干漆粉等有一定厚度的粉类,无处不散发着特有的魅力。

莳绘讲究雕琢之功,装饰细腻,倾向于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山川、千鸟、藤、樱等事物无不体现着日本特有的审美情趣。历经镰仓、室町时代继续发展,不断吸取中国和欧洲异域文化的养分,到江戶时代,日本的漆器制作工艺无论是图案的创新或髹涂的手法,均已升至莳绘大乘的顶峰。发展到此时的日本漆器在外观上和中国漆器有了更多明显的区别;当其“荣归故里”流回中国,清朝皇帝几乎完全把它当做外来的新玩意儿对待,不但大量购买,还在宫廷专设洋漆坊进行仿造。不同于明清漆器装饰趣味浓郁的花卉动物和繁密的吉祥图案,日本莳绘漆器风格自然、深沉、含蓄。日本作家谷崎润一郎曾这样描述:漆器如果不以昏暗作为条件是不可想象的……黑色、褐色和红色,是好几重昏暗堆积而成的颜色。

“研出莳绘”产生于奈良时代,是莳绘的最早技法。此技法先用漆描绘图案,撒上金银等金属粉及色粉,等干燥以后再在表面涂漆,完全干燥后用木炭打磨。平安时代贵族阶级非常喜爱此类作品,是金银研出莳绘的鼎盛时代。

研出莳绘相比消粉莳绘更为复杂繁琐一些,最大不同在于消粉莳绘图形浮于漆面上,而研出莳绘图形夹在漆层中须研磨而出效果,具体如下:

(1)置目与描稿。铅笔过稿于拓印纸的光面,于背面压平笔痕,再在糙面用莳绘笔攒“烤制过的漆”描稿,用宣纸吸取不均匀处漆痕,搽金粉。

(2)底漆描稿。这个底漆是生漆与黑漆按1比1比例调制,专用于铺底,用宣纸吸去不均匀漆痕。

(3)用粉筒撒银丸粉。莳绘专用丸粉是颗粒状,人荫2至3小时取出修形,使岡面整洁,再人荫8小时。

(4)固粉。固粉所用漆为特制过的漆,即用生漆与樟脑粉按1比1比例调制,这样的漆稀薄而流畅人荫8小时。

(5)罩明。用生正味与黑漆按1比1比例调和的漆通罩画面,人荫8小时。

(6)打磨与推光。

“平莳绘”出现于平安时代晚期,此技法是在纸上描绘纹样后反贴于漆面上,再用漆临摹图案,趁漆未干时撒上金属粉,待干燥后在纹样部分上漆、打磨。镰仓、室町时代多用于表现线条及作为“高莳绘”的辅助手段。

“高莳绘”源于镰仓时代,用于在隆起的漆面上进行莳绘描绘。“高莳绘”的作品与前两者比较,便富有立体感和力度,它是莳绘从平面走向三维立体创作的一个新的突破。

肉合莳绘是在高莳绘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技法,突起与平地相互并用,在表现山峦浮云上更加生动形象逼真许多。

综上所说,日本莳绘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逐步融通中国描饰、填嵌、阳识、堆起诸类工艺,加之以日本漆工的非凡创造。由于播撒材料形状、大小、颜色的不同,撒播疏密的不同,播撒于中涂漆面还是播撒于吕色面的不同,罩明磨显还是摺漆胴擦的不同,高纹、平纹还是暗纹的不同以及工艺的不同、图案的不同,带来日本莳绘美感的万千变化。精细纤丽的日本莳绘漆器已经成为日本文化的国粹。日本学界承认,其“研出莳绘”的原点正是中国唐代金银钿装大刀上的“末金镂”。莳绘的精巧工艺和金银粉的大量使用,形成了日本莳绘豪华绚烂的贵族气质。明治维新之后,高精复杂的莳绘技法盛期无可挽回地结束,代之以简单实用、地方色彩浓郁的髹饰工艺,仍有松田权六、田口善国、大场松鱼等人,以擅长莳绘被评为人间国宝。

日本莳绘与中国贴金、上金、泥金、描金都用金,其大的不同在于:中国传统的贴金、泥金、上金、描金用金箔和金箔粉,只有洒金用金锉粉;日本莳绘用金丸粉、金平粉、金消粉;中国传统的贴金、上金、泥金、描金用金箔和金箔粉之后不再研磨推光,日本莳绘除消粉莳绘之外,用金丸粉、金平粉之后往往或罩无油透明漆再研磨推光,或摺漆再胴擦。日本漆工用金往往严守程序,使历代创造出的莳绘系统渐渐缺乏活力;中国现代漆工用金,参酌日本莳绘工艺,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猜你喜欢

金银漆艺漆器
Semer la graine de la transmission du patrimoine culturel immatériel
燃情岁月金银潭
“三八”节,来自金银潭医院的最美心愿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昔日“气死龙王爷” 如今变身金银山
漆器收藏三问
奇妙的漆艺之旅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青年漆艺师夫妻的幸福生活:悠闲着坚持
漆器匠人坂本雅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