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知识、活教材、活教法

2019-11-13权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26期

权迪

摘 要 教师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直接关系着其对知识与学生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制约着其对课程深刻含义的理解。当前,知识问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传统的知识观将教科书视为“圣经式文本”和现成知识,并以此形成知识的授受关系。然而新课程改革则重视学生的发展和素养的生成,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对于知识传统的认识,重视知识的构建和生成,这样才能正确审视教科书,从而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体现知识的生成性和过程性。

关键词 知识观 教材观 知识传授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知识作为承载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基础。教师对于知识的定义和理解,直接影响其对教学活动的把控。本人认为要想改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以及获得知识的过程与方法,首先要改变教师对于知识本质属性的认识,不再把知识当成是刻板的事实真理,应把知识看成是鲜活的、动态的教学资源;其次是教师的教材观,教材不应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和规定好的知识表象,对教材的理解以及运用也不应生搬硬套、脱离情境,这样才能使教师建立一个正确的知识观,从而采用正确的、灵活的教学方法,使知识与学生的真实情境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习得,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应用、解决复杂情境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1活知识

长久以来,我国的教育一直存在些许诟病,教师总是把教材以及各类教科书当成“圣经式文本”,仅仅把知识当成是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的客观真理,遂将其中的知识原封不动地“告知”给学生,既不对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也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实践探索,不敢对教材做出任何质疑,这样难免会使知识的学习仅仅表现为死记硬背、机械学习。这样的学习模式,对知识本质的理解太过于片面,对知识本质的把握不到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知识具有多重属性,它虽然是客观规律的归纳和总结,但是也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经由一系列的实践过程和经验的总结过程而得来,因此知识不是绝对客观的、真理性的存在,也不是一系列文字符号的组合,只有认识到知识的本质,才能深刻的把握知识的内涵,这样在教学的过程中,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教材上的文本知识,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将这些知识转化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以知识为载体,引导学生将公共“知识”转化为个人知识,从而形成建立在自身情感和价值认可的知识体系,而并非是将知识当成一种无意义的、死板的、机械的文字符号强行植入学生的大脑中。

目前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行,此类现象有明显改观,但是一线教师对于知识本质的理解还是有所缺失,作为一名准教师,我现在要做的就是转变自己的观念,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从知识的多重属性去分析其中的涵义,将“惰性知识”转化为“有活力的知识”,切记不能把课程教学仅仅看成是知识的授——受过程,但是也不能摒弃知识的习得和掌握,身为教师我们要改变和改进是引导学生习得知识的方式,不是知识本身。

2活教材

在课堂教学中,教材是知识的载体,要想改变对知识本质的看法和理解,就要改变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应用。传统课程观认为知识是静态的,而素养本位课程观则视知识为动态的,教材是课程的一部分,但它们是在一个有目的的情境的发展过程中所观察的、回忆的、阅读的和谈论的种种事实,以及所提出的种种观念。

显然,以教材形态存在的课程知识与情境具有密切关联,这种关联赋予了知识以动态品格,也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的认识有所改变,教材只是一种文本材料,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引子,教师不能将教材看作是一成不变的材料和静态的知识。教师对教材的认知也不能仅限于教科书和其他的辅助材料,正如教育家杜威所言:“学生习得知识的过程来源于学生生活的经验……”,学生学习的材料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因为知识的形成是一个自我构建的过程,只有将学生学习的材料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经验就是知识,经验的习得过程就是知识获得的过程。活教材要求教师挣脱教科书的束缚,将眼界放到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中,从其中找到学生学习的素材和资源,同时也带领学生挣脱课堂的束缚,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

3活教法

核心素养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深度融合,不是三者的简单叠加,核心素养指出了课程的意义在于培养学生通过调动知识技能与态度等认知与非认知心理资源,满足特定情境中复杂需要的能力。因此,传统的知识授受、机械训练的教学模式必然不會促进素养的养成。作为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认识到了知识的本质属性和一般特征,就必须将此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深入挖掘知识的价值意义,体现知识的生成性。

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切勿将知识学习与实际情境和现实生活相割裂,必须赋予知识真实情境,还原知识生产的过程,让学生重新探索知识生成的过程,参与到知识生产的真实情境当中,再现知识生产的全过程,这就要求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简单的给学生灌输知识,使用“满堂灌”模式和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应该多使用活泼开放的教学方式,善于使用小组合作探究、案例探究等教学模式,(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51页)鼓励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和再发现,敢于挑战知识的权威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对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完成此过程,而是应该起到引导的作用,促使学生完成知识的习得过程。

我们常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就是说要想学生获得“杯水”知识,教师必须拥有十倍、百倍于学生的“桶水”知识的譬喻,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对教师知识存量的期望。这种教师知识观是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的历史条件形成的。在这种观念下,知识是以一种文本的形式静止地存在着,并只为一部分人所占用。虽然这种论点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这也确实反映了我们教师的部分错误的知识观,教师不是学问的代表,教师所掌握的也并不是社会生活需要的一切知识、信条和价值准则。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对这种观点存有批判性思维,要认识到知识是学生心灵发展的种子,而教师只是促进此过程发展的催化剂,并不是客观知识的持有者和讲授者,这样才能形成正确积极的知识观,进而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出发,改变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良.论素养本位的知识教学——从“惰性知识”到“有活力的知识”[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3):50-55.

[2] 叶波.是“知识放逐”还是“知识回归”——基于课程改革认识论的核心素养再追问[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2):41-45.

[3] 郭元祥,吴宏.论课程知识的本质属性及其教学表达[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08):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