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思路下的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探究
2019-11-13陈仁祥杨黎霞张铸陈星崔晓璐周弦
陈仁祥 杨黎霞 张铸 陈星 崔晓璐 周弦
摘 要 针对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的,将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探究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协同创新培养模式。首先厘清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的与协同创新培养主体,然后分析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构建思路,最后从产学教研一体化培养和培养过程全程协同考核方面对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为我国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与研究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机械类 专业学位硕士 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专业学位硕士在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迅速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是在某一专业领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相应的领域内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作为机械类专业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用人单位对其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创新能力强、实践能力高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将协同创新理念应用于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过程中,进行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探究。
1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协同创新培养主体及培养模式构建思路
根据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协同创新培养的目标、特点及要求,协同创新培养主体是高校与高校、企业、教育管理部门和研究院。在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构建中,需各培养主体共享优质资源,才能实现理论教学、工程实践、科学研究、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培养机制。
在机械专业学位硕士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构建时,必须由协同创新培养主体共同厘清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和学位授予要求,并严格履行各方职责与义务,共同致力于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才能真正培养出工程应用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的专业学位硕士。在培养模式构建中,首先要紧密结合工程应用与企业需求,界定培养目标和任务,划分好职责边界。其次,要以机械专业硕士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梳理培养环节,将培养流程和管理体系有机统一起来。再次,培养主体各方多方协同,记性实践教学平台和资源建设。最后,需严格规范管理培养环节,制定符合专业学位硕士的课程、实践、论文质量评价标准。
2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构建探索
2.1产学教研协同一体化培养过程
围绕产业发展与工程应用能力,以实际应用研究项目为纽带,建设教育教学培养平台,加强校企导师合作,形成实践与理论、课堂内外、校企相结合的一体化机械专业学位硕士人才培养过程。同时,紧扣专业学位导师的责任,以工程实践课题为载体,在培养过程中强化自学和时间能力,重视职业道德及法律法规的综合素质,最终实现面向实际工程应用的能力、理论与素质一体化培养过程。
2.2培养过程全程协同考核
在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后,通过复试环节与专业兴趣等综合考虑,依据学生自主意愿及个人具体情况,采用导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模式,确定课程、实践环节与研究课题等。
针对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特点,在遴选研究生导师时,这招考察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面向工程的应用研究项目、研究经费、企业资源等。即以技术研究开发项目和工程应用研究项目确定导师及其指导学生的数量。同时,鼓励导师和企业高级工程师联合组建年龄、学科、学缘和技能等交叉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指导团队,以提高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
在专业学位硕士考核过程中,依托实际应用工程项目研究,注重研究报告、产品、技术说明书、论文、图纸、方案等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研究能力,实现培养过程综合能力培养与考核。在最终毕业论文与答辩中,不拘泥于论文,可关注技术标准、产品开发、专利以及职业道德与法律素养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
重庆交通大学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以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为向导,利用“交通工程应用机器人重庆市工程实验室”、“城市轨道交通集成與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汽车摩托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中”等科研平台和研究中心实验设备开展相关产品开发,通过与华中数控重庆机器人有限公司、重庆科本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重庆交通科研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立的研究生培养基地开展校企协同进行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
3结语
首先厘清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的与协同创新培养主体,然后分析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构建思路,从产学教研一体化培养和培养过程全程协同考核方面对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进行探索与分析。为我国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的构建与研究提供了参考。
基金项目: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16010);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63068,183086)。
参考文献
[1] 田桂中,周宏根,景旭文,管小燕.机械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重构[J].教育教学论坛,2019(08):235-237.
[2] 李金龙.协同创新环境下的研究生联合培养机制改革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