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村“灯”事

2019-11-13周建道

祝您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家家户户电灯煤油

周建道

“瞎子点灯——白费蜡(啦)”“外甥打灯笼——照旧(舅)”。这些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谚语,在我的家乡——安徽省临泉县土陂乡南三里庄代代相传、由来已久。

小时候,听村里白发苍苍、德高望重、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薛腾云老人说,他打“记事”(家乡俗语,就是能够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起,家乡是“水旱汤蝗,苦甲四方”“蛤蟆伸伸腿,前宅后宅”“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小村子。那时候,只有地主家才有灯,用的是不知道牌子的、戴罩子的“洋灯”。当时乡镇没有通电,地主家一般为烧煤油的台灯,烧的是啥带洋字母的、“没服”(美孚)的“洋油”。县城有电,有钱人家“点”的是电灯,雪亮,就是点不着火。他说他们当时最新奇、最神奇的是啥“马灯”,不知道施了啥“法术”,大风大雨都亮堂堂的,大风大雨都不怕。而乡亲们则家家户户一到天黑,家家户户闭门锁户,整个村庄死气沉沉、不见灯火。实在有急事大事,大家才打灯笼出门。灯笼的蜡烛的灯光很暗,随时会被大风大雨打湿、吹灭。不少村民就是在外出途中迷路,被歹徒绑架、抢劫,甚至丢掉了性命……

“不经过严冬的人,不知道红太阳的温暖;不经过黑暗的人,不知道光明的可贵,红灯笼的重要”。有了灯,才能看清前面的路,才能躲避泥潭深坑,才能躲避种种意外和危险。在那个兵荒马乱、哀鸿遍野的年代了,灯光还意味着远离天灾人祸,意味着家人的平安和幸福。

“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时”,解放前,那些为非作歹、无恶不作的歹徒,可以说是成群结队、层出不穷。他们喜欢在黑暗中横行霸道、敲骨吸髓,而胆小怕事、战战兢兢的乡亲们最怕在茫茫黑暗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一唱雄鸡天下白”,经过一代又一代的牺牲奋斗,家乡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建国以后,当年只有地主家里才能用得起的煤油灯、马灯,逐渐进入乡亲们的家庭。大家都说:“翻身不忘共产党,喝水不忘挖井人。”咱穷人总算有了早起有地种、白天有饭吃、晚上有灯点的这一天……

20世纪70年代,那时煤油非常稀罕,价格高不说,还得要煤油票才能购买。为了省油,只有孩子们读书写字时,家长才舍得用带玻璃灯罩的台灯。大多数家庭,普遍用空墨水瓶制作的小油灯照亮(墨水瓶盖上钻个孔,塞上白铁皮裹棉纱芯),灯光暗不说,还不停的摇晃,特别伤眼。

为了省钱、省油,乡亲们绞尽脑汁:除了灯芯捻得细得不能再细外,就是把灯芯尽量调小一些。只有孩子们做功课时,大人才舍得拧大一些,把灯芯挑亮一些。煤油味儿很冲、很呛人,煤油燃烧的黑烟,把我们的鼻孔熏得黑黑的,乡亲们自我解嘲地说“泥桌子、泥凳子,上面趴着泥孩子,泥孩子、黑孩子,将来出息个(当个)包黑子(包公)”。那时候,我们通过电影、纪录片,看到煤气灯、电灯,就像发现了新大陆,眼巴巴地盼望着哪一天我们也能用上它们。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1979年张庄大队(现在杨方行政村)为我们购置了上海产的煤气灯(具体品牌记不清了)。当煤气灯带到教室时,一下子轰动了十里八乡。乡亲们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安静的学校里人声鼎沸,就像过年一样热闹。当雾状的煤油如喷泉一样喷出,灯泡被火柴点燃,灯光把昏暗的教室照得如同白昼的那一刹那,大家发出了一阵欢呼。这盏煤气灯,可成了乡亲们的“眼珠子”“心尖子”,村民集体大会要它照亮,露天電影要它照亮,冬季河工会战要它照亮,大家说它“无役不与”,有它“无往不胜”!

20世纪90年代,乡亲们通过多种经营、外出务工有了钱,集资通了电,不仅家家户户装了电灯,村主干路还安装了几十盏高大明亮的路灯,把各种煤油灯、“无电村”的帽子扔进了垃圾堆。再后来,乡亲们还用上了设计新颖、外观漂亮的电灯,特别是实用的声控灯、护眼台灯更得到了青睐。文化素质的提高,让乡亲们知道了环保和节约的重要性,纷纷换上了既环保又时尚的节能灯,告别了能耗大的大功率电灯。一到夜晚,家家户户五光十色、五彩斑斓的电灯给古老的乡村佩上了明亮的珍珠。

进入新世纪,乡亲们一靠国家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二靠区位优势,三靠勤劳和智慧,生活水平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富而思源,富而思进”,这时候,乡亲们从缺衣少食、物资匮乏到丰衣足食、应有尽有,对文化知识有了更迫切的需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于是,“人心齐,泰山移”,乡亲们请来专业的施工队,在开阔平坦的村民广场上安装了太阳能为电力来源的LED节能射灯,办起了舞蹈培训班、村民文明学校、乡村大舞台等公益活动,办得红红火火。村主干路、村民广场灯火辉煌、群星璀璨,村背街小巷、角角落落也灯火通明、如同白昼,它们如同一串串珍珠把家乡装点成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而今,当年遥不可及、异想天开的愿望,已经被家乡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快速发展,远远甩在了后面。

“一年一个样,年年变大样”,无独有偶,家乡的道路,越来越好,省道、县道、高速公路,村村通、户户通,让我们的交通越来越便捷;家乡的房屋越来越好,花园式别墅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家比一家宽敞,一家比一家漂亮;智能手机、智能家电、小汽车“飞入寻常百姓家”,太阳能光伏电站,网络化、信息化,让乡亲们的生活比蜜甜,比花儿更鲜艳,比阳光更灿烂……

都说人老的表现是爱回忆过去,在微凉的夜晚,凝望着头上的灯,让我从家乡朦胧闪烁的灯笼,摇曳昏暗的油灯,想到现代工业化的煤气灯,亮如白昼的电灯,再到时尚、节能、环保的节能灯,一点点慢慢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体味国家的进步与富强。

(编辑    王    幸)

猜你喜欢

家家户户电灯煤油
电灯突然不亮了
风往哪吹
正丁醇/煤油混合物非预混燃烧压力振荡特性
高能合成煤油GN-1理化性能及应用分析
家家户户用得上 不用洗洁精的去污“大力士”神奇万洁布 让我这个农民一年大赚特赚
平安到你家
SOCCKET玩球发电灯
未来10年我国煤油消费量将翻番
大红灯笼高高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