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探讨
2019-11-13疏瑞文石建军
疏瑞文,石建军,何 杰
(安徽理工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安徽 淮南232001)
“新工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强调“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宽口径、厚基础、综合性、复合型”的培养模式[1]。随着教育形式的发展,特别是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我校应用化学专业的整体水平和综合优势不明显。因此,亟待结合新工科建设背景,加强应用化学专业的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教学体系,全面提升本专业的教学科研能力和水平、人才培养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2]。
应用化学专业对创新实践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实践课程教学和理论课程教学同等重要且相辅相成。新工科建设以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实践教学是提高学生工程素养和工程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应用化学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目前,主要问题有:①实践教学没有形成清晰和完整的体系,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②部分专业实验教材老化,实验内容陈旧;③“重理论、轻实践”;④专业实验室建设滞后,部分实验设备老化陈旧;⑤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和实习场所的建设相对滞后[3-4]。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积极推进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
基于应用化学专业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为构建一个能为更多本科生提供更具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创新实践环境,从而使学生获得更多实践环节的培养与锻炼,适应日益激烈的就业压力。因此,必须结合新工科建设对教育改革、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对现有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深入的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建设一个更加完善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经验,针对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的若干措施。
1 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的实践教学理念,摆脱简单的知识灌输、验证性实践教学内容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系统设计和创新实践能力,着重构建一套完整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5]。通过更新实践教学理念和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着力构建一个“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设计+专门化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课程教学实习+专业方向实习+科研训练+毕业论文(设计)+创新研究训练计划”的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近年来,应用化学专业教研室根据新工科建设要求,积极修订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表,增加专业实践课程的学时量,大幅度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所占比例。例如,将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项目的学时提高到80 学时,并组织专业课教师编写成熟度较高的创新性综合实验项目,尤其注重与教师科研课题的有机结合,如表1 所示。通过专门化实验和综合实验的训练,使得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极大提升,在今后的研究生入学复试实验操作和工作实践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表1 安徽理工大学应用化学专业综合实验项目
2 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
为适应新工科建设的需要,必须构建一种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具体包括:通过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各种高分子材料和精细有机化学品的制造、性能及其应用,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其学习兴趣与内在动力;通过积极开展“本科生导师制”、科研训练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科研实践训练,使学生较早地掌握本学科基本的科学研究方法及科技论文与发明专利的撰写过程,并在导师指导下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应用化学专业多名本科生在本学科知名SCI 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和申请国家发明专利;通过设置并更新一定比例的应用化学专门化实验和综合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与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工程训练等实践教学环节来训练学生的设计能力、工程应用能力;通过精工实习、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使学生了解化工企业的现状,熟悉生产工艺流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毕业论文(设计)实践环节来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开发能力;近年来,学院和专业负责人积极走出去和化学化工相关企业进行洽谈合作,建立一批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实践教育基地、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客实验室以及各种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6]。
3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
创新平台建设是进行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是提高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基础条件。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科学研究成本的提高,建设一定数量的专业开放实验室和创新训练实验室很有必要,可以使更多的专业教师和学生融入科研创新工作中。2017 年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安徽省一流学科建设,对于化学工程学院分析测试平台和创新实践平台的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此外,学院可以制定一些鼓励大学生进行创新实践的制度,划拨一定额度的专业创新实践建设经费。通过设置一定数量的小型开放研究课题,供大学生选择和参与科研创新活动。鼓励高级职称教师特别是研究生导师积极吸纳具有科研潜质与兴趣的本科生参与自己的科学研究项目,指导其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完善和丰富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因此,通过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扩大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规模,为培养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具有较强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化人才提供有力的保障。
4 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
每学期开学初,应用化学专业召开教研室会议,制定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落实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任务。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审核完善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计划,并与专业实验室负责人协调沟通,保证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每两周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研讨会,认真听取专业课程任课教师的意见和建议,加强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专业实验教材建设。结合社会需求和专业发展需要,加强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项目的开发与建设,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定期召开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与高年级本科生(三、四年级)的座谈会,及时掌握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动态与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效果,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落实整改,努力提高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质量。通过设计调查问卷表,组织学生填写,并进行汇总分析,组织专业骨干教师认真研讨,提出改进措施和方案,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培养具有较高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门化人才。
5 结论
本文围绕新工科建设对教育改革、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创建和实施一种新的应用化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从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提出了一些具体措施,主要包括: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和制度建设以及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反馈。通过深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构建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具有良好创新实践能力的应用化学专门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