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MR在小胰腺癌诊断中的经验

2019-11-13陈丹丹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胰腺癌胰腺病灶

陈丹丹

胰腺癌已成为了消化系统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数据统计发现,在将近20 年的进程中,胰腺癌发病率已增长了约1~5倍,病死率已经位居全部恶性肿瘤中的第5 至第7 位,患者5 年的生存率是1%~5%。而目前为止,研究发现,该种疾病主要缺乏的是有效的诊断手段[1-2]。所以,对胰腺癌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进行深入了解,明确小胰癌诊断标准,对于提高小胰腺癌的治疗水平,提高患者的预后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到目前为止,小胰腺癌还没有统一诊断标准[3]。有部分学者认其肿瘤直径应低于4 cm,不管是否有淋巴结的转移或是胰外的浸润均可被视作小胰腺癌。而大部分学者认为肿瘤直径低于2 cm,无淋巴结的转移、浆膜和胰周的浸润者可视为小胰癌[4-5]。本文主要分析CT、MR 在小胰腺癌诊断中的经验及不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及外院50 例肿块直径小于等于2 cm 的小胰腺癌患者,收治时间均在2016 年12 月—2018 年3 月期间。上述50 例患者中有25例男性患者,有25例女性患者,年龄均在62岁至83岁间,平均年龄是(75.3±3.5)岁,体质量在55~80 kg 间,平均体质量为(70.6±5.8)kg,病程在1~10 年间,平均病程在(5.2±0.8)年。其中48 例患者在临床上出现了消瘦、腹痛及黄疸等症状;仅有2 例患者因为体检时发现其体内指标CA-199 高于正常范围,再作进一步的检查后确诊。其中有32 例患者进行了多层螺旋CT的扫描检查,18 例患者进行了MR 检查,另有18 例患者同时进行了CT 及MR 检查。

1.2 方法

CT 检查使用美国GE 公司生产的Highspeed NX/i 或是Philips Intelligence 64 排128 层的CT 扫描仪。经CT 平扫之后,静脉团注100 mL 的非离子型的对比剂,注射速率是2.5~3 mm/s,在注射后的第30 秒、第60 秒及3 至5 分钟内分别进行动脉期和门脉期以及延迟期的扫描,其扫描的层厚是5 mm,每隔2~3 mm 进行重建。当病灶和胰腺实质的CT 相差值低于10HU 时,被定义成等密度,当病灶和胰腺实质的CT 相差值高于10HU 时,被定义成高密度或者是低密度。MR 检查使用荷兰Philips 公司生产 Intra Achieva 1.5T 型的核磁共振的成像系统,其线圈使用Sense body 4通道的体部线圈。进行常规的T1W 及T2W 的抑脂横断面的扫描和T2W 冠状面的扫描,以及DWI(弥散加权成像)横断面的扫描。DWI 横断面的扫描采用单次激发的EPI 技术,同时使用呼吸门控抑脂翻转背景的抑制技术进行扫描;TR/TE 为1 300 ms/70 ms,采集矩阵及重建矩阵分别是160、256,重复次数 NSA 为4;FOV 在350~400 mm 之间,RFOV 为70%,层数为60 层,层厚/间隔为4 mm/0 mm;用2 个x、y、z 轴进行三向综合的弥散梯度场,其扫描时间设定为90 秒。增强通过常规TSE T1W 增强及T1W/WATS的增强扫描。使用的对比剂是钆特酸葡胺进行静脉团注,剂量是0.1 mmmol/kg,注射速率是2~2.5 mL/s。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上述患者CT 及MR 的检测结果,测量各期相病灶的信号或密度,计算各期相图像病灶的对比度(C),C=∣S 病灶-S胰腺∣/∣S 病灶+S 胰腺∣;其中S 病灶和S 胰腺分别是病灶及周围胰腺的信号强度。根据同层b0=0 s/mm2、b1=800 s/mm2的图像,利用软件处理得到各层的 ADC(表观弥散系数)图,尽量的避开伪影、血管及溢出信号区,感兴趣区(ROI)取类圆形,面积约10~20 mm2,计算出肿瘤组织以及胰腺体部和尾部实质的ADC 值。

1.4 数据分析

使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胰腺实质和肿瘤 ADC 值的差异。若组间P值低于0.05,说明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 扫描结果

50 例患者当中,38 例患者在初次诊断中就已获得正确诊断。6 例患者在第一次检查时未发现有病变,在其40 天至110 天间的CT 再次检查中发现病变。3 例患者被误诊成胰头的囊实性的病变。3 例患者存在反复性的发作胰腺炎,被误诊成胰腺炎性的病变,而在36 天后的复查中发现存在弥漫性的肝转移现象,已经失去了手术机会。32 例患者进行 CT 的扫描检查,其中27 例为胰头,2例为胰体,3 例为胰颈。最大的径线在 1.0~3.0 cm 之间,平均径线是(2.00±1.23)cm。表1 中可发现,其动脉期的对比度要显著好于静脉期及延迟期,即P<0.05。

2.2 MR 的扫描结果

18 例患者进行MR 检查,其中有11 例患者进行MR 增强扫描检查。患者的病变部位均在胰头和钩突部位。另外,弥散加权信号的对比度是最高的,和其他的序列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即P<0.05。

上述50 例患者当中,20 例患者可见有双管征,8 例患者出现胆管的扩张,6 例患者出现胰管的单纯性扩张。2 例患者病灶侵犯了肠系膜的上动脉。2 例患者发现门静脉癌栓。经手术切除治疗的患者有40 例,10 例患者进行姑息治疗。

3 讨论

近几年来,胰腺癌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据不完全统计,胰腺癌近几年发病率已由第 20 位上升到了第8 位,其死亡率已占全身的恶性肿瘤死亡率第5位,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6-7]。另外,其发病患者的年龄也向低龄化发展。相关研究发现,病理切片为检查胰腺癌诊断黄金标准,但大部分的患者为发病初期,其无法及时的进行病理切片的诊断检查,因为影像学的检查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及创新,临床上对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有一定的发展[8-10]。现阶段的临床诊断方法主要有MR 检查、超声检查、磁共振的胰胆管的成像检查、CT 检查、血液生化的免疫学检查及穿刺病理学的检查等。临床对于上述患者的根治关键是进行根治性的手术,而对胰腺癌患者行早期的诊断有利于增强胰腺癌临床疗效,显著降低癌症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虽然在临床上对胰腺癌的诊断方法比较多,但常用的方法为 MR 扫描及CT 扫描的检查[11]。

多排螺旋 CT 对胰腺癌患者的 CT 图像经过后期技术的处理之,具有较高诊断的价值,完成患者的增强扫描之后,按照检查的需要,可以通过对肿瘤部位薄层重建,层厚大约为 3~5 mm,能够清楚显示肿瘤形态及其外表轮廓。使用造影剂借助高压注射器行静脉推注来完成患者的三期扫描,可以评估肿瘤各个扫描周期强化的情况,有利于判断患者肿瘤部位的性质,还能分析出患者肿瘤侵犯的情况,进而准确判断发生在淋巴结远近端的转移及其周边脏器的侵犯。对重建的图像后期处理之后,可以合理设计适合的手术方案来评估预后的效果。MR 检查是通过组织间氢原子含量及其存在的方式差异所得到的一种影像学的结果,MR 可以清楚辨别小胰腺癌,进而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胰腺周边血管的侵犯情况以及淋巴结的转移和癌组织的扩散情况,其诊断的效果较传统的 CT 诊断理想[12-13]。

本文研究发现,38 例患者在初次检查中就得到了正确诊断,其余12 例患者被误诊。(1)CT 检查时发现,其动脉期的胰腺肿块对比度是最大的,要好于静脉期及延迟期(P<0.05);(2)MR 弥散加权图像的对比度要高于其他的序列。

表1 CT 扫描结果

表2 MR 的扫描结果

总之,CT检查中等密度的肿块极易被漏诊,在MR检查中发现,DWI 对于患者病变显示及定性上价值较高,将CT 及MR 进行联合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诊断可靠性。

猜你喜欢

胰腺癌胰腺病灶
CT联合CA199、CA50检测用于胰腺癌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探讨
胰腺癌治疗为什么这么难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中华胰腺病杂志》稿约
Optimal UAV deployment in downlink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system: a two-user case
CT,MRI诊断急性胰腺炎胰腺内外病变价值比较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18F-FDG PET/CT显像对胰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胰腺癌相关糖尿病致病基因表达谱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