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波衰落信道下短时突发信号的检测技术研究∗
2019-11-13樊锦涛高金龙李思瑞
樊锦涛 满 欣 高金龙 李思瑞
(1.海军工程大学 武汉 430030)(2.92664部队 大连 116000)
1 引言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进步,短时突发通信[1]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通信方式,因其具有传输时间短、起止位置隐蔽等优点,越来越受到军事通信领域的重视。
很多学者对短时突发通信信号的检测作了研究,提出了多种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类:时域算法和变换域算法。在时域算法中:王旭东等[2~3]提出来基于信号的自相关累加,实时性较好,但低信噪比下性能差;Hsiao-Hwa Chen[5]提出了双窗口滑动算法,使得门限的选择与信道增益无关,可以设定固定门限,只与信噪比有关。在变换域算法中:Stefannia Colonnese[10]等研究了利用高阶矩的短时信号检测,算法复杂度较高。
但是上述算法的提出大多针对高斯信道,而本文针对短波信道[14]稳定性差、衰落严重等特点,对比分析了自相关检测算法以及谱熵检测算法的性能,并通过引入容错机制来提升衰落信道下的检测概率。
2 短波信道突发信号概述
2.1 短波信道模型
短波信道是一种多径衰落信道,在传播过程中易受到噪声损耗、多径效应、多普勒频移等影响,形成衰落信道。根据上述的信道特性,我们选用Watterson模型[4]。其系统框图如1图所示。
图1 中,M 表示路径数量,各输入信号经过时间延迟和衰落函数调制,再与加性噪声及干扰叠加后输出。
图1 衰落信道系统框图
其中,a 表示信号幅度,Δφ 表示相位偏差,Δfc表示载频估计偏差,T 表示信号的周期,h(τm)表示多径衰落信道函数,M 表示多径信道总径数,sl表示第l 个周期所传输的符号。
2.2 短时突发信号概述
目前,在短波频段中应用最多的短时突发信号(以下简称短波突发信号)是单音串行信号,具有如下特点:
1)持续时间较短,本文所研究的短波突发信号,其持续时间不足以支持常规的连续模式信号处理技术。
2)各突发信号和突发间隔长短不一,这是由分组数据包的长度和传输信道的质量所决定的。
3)各突发信号的起始和结束位置不确定。突发模式下的数据传输,一个完整的报文需要通过若干个突发数据包来传送,所以接收方必须确切地知道每个突发信号的起止时刻,才有可能将数据还原。
3 衰落信道下的短时突发信号检测算法
3.1 自相关检测法
自相关检测法是将信号延迟τ 后进行自相关运算,运用信号与噪声的不相关特性来进行检测。假设信号采样后为r(n),自相关运算点数为J,则自相关运算为
如果r(n) 由待检测信号s(n) 和噪声w(n) 组成,则得到:
当只有噪声时,可视为噪声功率谱密度为N0的高斯白噪声做自相关运算:
当存在待检测信号s(n)时,
继续对Rs(τ0)做取模运算:
这表明信号的自相关函数模值与载波频率和载波初始相位无关,并且该求和项的个数k由J和T共同决定,即:
上述分析表明:当有信号时,其自相关函数值较高;没有信号时,自相关函数取值接近零(对于非零延时单元)。因此可将其自相关函数值跟阈值做比较,来判定信号的有无。阈值选取采用SDM 自适应估计算法,依据信号的特征进行排序、求商、取最大值后确定取值。
首先按升序对检测函数Rr(l)(l=1,2…L)重新进行排列,得到新数列Rsort(l),该数列前部较小的值对应噪声,后部较大值对应信号。将数列中相邻两点相除得到:
在噪声与信号的分界点b 处,取得最大值thr,这就是我们噪声与信号的分界点:
3.2 谱熵法
谱熵法采用STFT的幅度计算算法得到每个频率的归一化概率密度函数,进而求出观测数据中所含有的信息量的大小。
STFT 变换是一种最常用的时频分布,先加一个平移窗函数将信号分成若干段,每一段采用傅里叶变换,假设信号为r(t),窗函数为γ(t),定义为
设置长窗的优点是可以满足更多的信号点数,频率分辨率较高,短窗的优点是时间分辨率相对较高。常用的窗函数有汉宁窗(Hanning)、高斯窗(Gauss)、矩形窗(Rectangle)、汉明窗(Hamming)等。
选取两个滑动窗改进谱熵法,步骤如下:
1)对m 点数据进行STFT变换
上式w(n)为长度为N 的滑动窗口,h 表示相邻窗口之间产生的样点数,其大小会影响检测概率和计算量。
2)计算实际谱熵
3)设置两个相对静止的能量窗a(n)和b(n),长度值为L。设r(n)长度为N ,滑动窗长为K ,则体现段。
4)计算a(n)和b(n)的比值
4 检测结果仿真
假设某一短时突发符号速率为2400Bd,采样率为9.6Ksps,在观测时长700ms 区间内共包含6800 个样点,其中200 个有效QPSK 符号形成的突发样点数800 个,持续时长约83ms。信道为瑞利信道,多径延时矢量为3.2×10-10s,平均路径增益矢量为1dB,最大多普勒频偏10Hz。噪声为加性高斯白噪声,信噪比为20dB。
图2 自相关法检测结果示意图
采用自相关检测算法时,假设数据宽度P=100,每一组自相关函数个数J=100,所以共有68 个自相关函数组,检测效果如图2所示。
采用谱熵法时,假设STFT 窗长度为100,滑动步进50。检测效果如图3所示。
图3 谱熵法检测结果示意图
5 检测性能分析
5.1 信噪比对检测概率影响
设置信噪比动态范围为0dB~20dB,步进2dB。对两种检测算法进行2000 次蒙特卡洛仿真实验,得到各算法的检测概率随信噪比变化的曲线,如图4所示。
图4 信噪比对检测概率影响曲线
观察可知:
1)两种算法的检测性能随SNR的增大而增大,最终趋于平稳。
2)SNR 较低时,谱熵法有相对较高的检测概率,自相关法检测概率极低。
3)SNR较高时,两种算法的检测性能均有大幅提升,但谱熵法略优。
5.2 容错机制对检测概率影响
在实际情况中,因为信号检测只是初级的侦察,很多情况下不需要进行精确的截获,只需大概地检测出短时突发信号的起止位置,所以我们在检测算法中引入容错机制。将N 点容错定义为如果检测结果与正确的起始位置相差在N 个采样点之内就判定为正确。我们研究了不同容错机制对两种算法的检测概率影响,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容错机制对检测概率影响曲线
图5 中实线代表5 点容错,虚线代表20 点容错,三角线代表自相关检测法,星号线代表谱熵法。观察可得:
1)相同容错机制下,谱熵法的检测性能依然优于自相关算法。
2)提高容错机制后,自相关算法的检测性能基本没变,而谱熵法得到明显提升。
3)容错机制存在一个门限,经过多次实验仿真得出,在突发信号长度为800 个样点时,容错门限为20 个样点效果最好,门限继续提高,对检测概率的影响极小。
6 结语
本文研究了两种用于检测短时突发信号的算法,并通过Matlab 进行了仿真实验,通过分析影响实验结果的几个因素,比较各算法的优缺点,形成结论如下:自相关检测法虽然高信噪比时的检测效果比较好,但是在低信噪比时检测性能恶化比较严重;基于变换域的谱熵法抗噪声能力强,检测性能比较好,但无法精确检测短时突发通信信号起止时刻,通过引入一定的容错机制后,能有效地克服该缺陷,显著改善检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