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德育状况与对策研究

2019-11-13苏堤水

报刊精萃 2019年5期
关键词:道德教育德育课堂教学

苏堤水

福建省晋江市尚志中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发展,大多数教师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为此,忙着准备课,找材料,批改作业,结果,教师和学生都非常累,因为太多的任务,教学效果非常低。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十分重视德育的教学效果,希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变课程的改进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困难的教学模式。

一、与时俱进,转化课堂主体

在当今的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更加合理,教学的目的是提高课堂效率,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解放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该站在引导的角度,就像一个优秀的主持人,通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引导语言,启发学生进入德育的世界,而不是教师一味的讲生活的记录,通过机械的重复来获取知识。教师应改变以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在背诵和阅读的过程中,假装理解课堂内容,而是通过深入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体验。教师也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思维,给他们独立发展的空间。而不应该把道德教育变成统治性的课程,不要让道德教育成为扼杀学生个性的罪魁祸首。教师在课堂上,要把主导地位转移到学生身上,自己愿意做绿叶,用自己的经验来引导学生,融入到德育教材中去探讨,体验成长,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二、亦师亦友,提升教学效率

为了在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必须与学生保持密切的关系。如果,老师总是板着脸去上课,那么,学生肯定不会喜欢这间教室里学习;相反,如果老师可以与学生们在生活中做朋友,在教室里又是一个很好的老师,让学生自己有强烈的依赖,使学生愿意接近老师,相信,理解老师,那么课堂气氛一定是温暖的,松紧适宜的。即使,德育教科书是无聊和乏味的,学生社会经验不够,但只要教師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很好的,它也能够吸引学生主动探索和讨论未知的领域。教师在课堂上,应降低自己的态度,真正关心,接近并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情感,指出学生的疑问,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允许他们给出不同的答案,因为,道德教育本身,并没有固定的答案。但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形象,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思想学习,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多措并举,抓好课堂教学

好校长是一所好学校。好老师是一门好科学。因为,教师是领导,学生是士兵,只有一个好的指挥官,才能领导士兵赢得战争。尽管教师在课堂上,放弃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但他们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良好的课堂秩序是保证教学任务高质量、高标准的基础。无论教学内容有多具体,教学工具有多少,教学环境有多好,教师都应该把课堂作为一件艺术品来精心设计和组织。在教学方法上,可以灵活多变,多措并举。初中生充分能够直观地判断教师是否认真备课、筹划、是否有真正的才能,如果教师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可,那么,课堂效率一定是事半功倍的;教师应善于利用网络技术及时向学生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在学生游戏的帮助下,教师应该设置相同的课堂教学布局和游戏,如,王者荣耀,学生喜欢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利用流行元素的潜力,将时尚、流行的概念放入教学活动中,甚至可以使用广告流行歌曲作为一个话题,然后,让学生用道德教育的角度来评估歌曲内容和作者,歌手,所以,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学用结合,提高综合能力

因此,德育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理想观和世界观。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了解课文内容是德育的根本。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每一课都应该从生活中找到一些例子与学生交流,培养学生养成看新闻的好习惯,养成关注民生的习惯,培养学生理解自己周围的事情,为了摆脱应试教育的痕迹,突出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等方面,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迎合祖国学生未来的需要。在中学德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建立一个与学生密切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新的教学模式,真正实现提高道德教育的教学质量的目的。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尤其是在校学生,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犯一些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当学生做错事时,教师必须将学生的情感教育与严格管理相结合,才能达到应有的目的。如果只注重情感而忽视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就会偏离情感教育的目的。关心学生不是放松要求,也不是溺爱和偏袒。在关爱学生的同时,教师也应该用标准规范学生的行为,用严格的考核督促学生进步。教师的重要职责是通过教育和管理两种不同的手段来实现,帮助学生认识并提高自己,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在实践中,要积极倡导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制度约束与思想教育并行”、“制度建设与建立制度”的教育方法,维护制度的严肃性,达到制度管理的效果。同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考虑学生的承受能力,采用“灵活”的方式,不仅让学生努力克服和改正自己的缺点,也让学生了解老师的心,找到希望和骄傲,这是更实用的教育方法,也更能达到实际效果。

猜你喜欢

道德教育德育课堂教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研究二十年:回顾与展望
以“道德教育”为主线的学校德育研究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德性培养:道德教育的应然选择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