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19-11-13柯鹏

报刊精萃 2019年5期
关键词:数学教师教学活动数学知识

柯鹏

湖北省郧西县观音镇双掌坪小学

一、前言

新时期下,伴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实际中,为了引导小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上,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研究,小学数学教师就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取现代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法,调动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可以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得更加主动、积极,以此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构建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加喜欢任课教师,同时也愿意参与到该教师所教的课堂上,因此,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尊师重道”观念,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自由、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小学数学教师要注意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将学生看做是自己的朋友,主动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日常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并主动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在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肯定、鼓励、支持,不能嘲笑学生的失误,要采取委婉的方式,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并激励学生不断努力。此外,在课后小学数学教师还应该注重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思想观念,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得学生能认同教师,并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

三、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而小学生本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加上小学生很容易被外界事物所吸引,难以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对此,在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可以在情境中更加深入的探索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应用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通过情境创设,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时,在进入课堂后,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这样的情景:小明同学每天早上6 点起床,洗漱吃饭后,7 点半到学校,8 点开始上课,中午12 点放学,晚上9 点睡觉。教师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小明知道起床的时候是早上6 点,睡觉的时候是晚上9 点?他是看什么知道到了早上6 点、晚上9 点?学生纷纷表示小明是看闹钟知道几点的,教师接着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看闹钟就知道是几点了?大家会看闹钟吗?知道闹钟上面的数字、长针、短针都代表着什么吗?”这时有的学生就会表示不知道,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时间”的知识进行探索,就会获取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可以从生活的视角对知识进行思考,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在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也应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将数学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指引学生用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同时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进行反思,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时,为了让学生灵活的认识、应用元角分的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将学生常见的超市购物现象引入课堂上,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相应的角色扮演,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成超市收银员,让一部分学生扮演成超市购物者,学生通过购买各种物品,收银员为其计算总共花费金额,通过这样的活动设置,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还能让学生对元角分有更加全面的认知。

五、充分借助多媒体构建高效课堂

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应用最为成熟的一种教学手段,将其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通过形象的视频、声音、图片、动画等将知识展现到学生面前,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圆的面积”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指引学生对圆的认识、圆的周长等知识进行回顾,然后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对圆的面积这一新知识进行感知,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暂停、回放等作用,指引学生对圆的面积公式进行推导,帮助学生可以区分开圆的面积与圆的周长公式差别,在此基础上教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巩固练习题,促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圆的面积知识,并且能通过实际问题灵活的应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六、强化师生互动

好的課堂必然是互动性课堂,在实际中,小学数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要构建互动性、生成性课堂,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促使学生可以对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互动,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不足,能让教师更加针对地对学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提高。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广角—推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置趣味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引,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合作交流,最后教师对各组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并指引学生共同归纳知识点,加深学生的理解。

七、总结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现实需求,采取多样化、综合化的教学方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可以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知识生成中,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教师教学活动数学知识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终身学习,终身发展
混合研修模式下的初中数学教师共同体成长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策略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