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2019-11-13钟晟
钟 晟
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人大福建代表团审议时对发展民营经济作出重要部署:“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帮助民营企业实现创新发展,在市场竞争中打造一支有开拓精神、前瞻眼光、国际视野的企业家队伍”。表明了我国坚决鼓励、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心和信心。回顾建国70年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历程和轨迹,从中汲取经验,探究根源,突破瓶颈,寻找途径,为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痛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地位不断上升,数量从少到多,经济体量从小到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力量,它渗透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部分。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企业数量超过2700万家,个体工商户超过6500万户,注册资本超过165万亿元。虽然民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的经济转型期,它的发展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和障碍,这些障碍已成为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被民营企业家概括为“三座大山”。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企业税负成本过重的痛点、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的痛点、转型升级带来的痛点。
(一)融资难、融资贵
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民营企业。一是银行不愿贷款。因为大多数民营企业规模较小,发展前景不明朗,很多国有银行怕贷出去的款收不回来而成死账呆账。二是贷款手续非常繁杂。民营企业很难提供较有实力的担保,银行不敢贷款。三是期限短、利息高。即使贷了款,期限也很短,对生产经营收益周期较长的民营企业造成不小额还贷压力,不敢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除银行外,民企得到贷款的渠道非常有限。所有这些问题都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大掣肘,是民营经济挥之不去的阴霾。
(二)企业税负成本过重
2019年,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这对部分民企来说是巨大的利好,有利于减轻税负,轻装上阵,有利于在当前经济新常态下做好企业的转型升级。但这只是我国民营企业税负大山中的一角。其他税负如电费、教育附加、“五险一金”、残疾人就业保障基金、工会费等,无形中都增加了企业的负担。随着地价不断升高,企业对土地、厂房的投资成本也是企业经营的巨大负担。导致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的转型升级中。
(三)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
因我国长期以来对民营企业有歧视,加上有些地方仍存在政府的不作为和乱作为等现象。导致一些人对民营企业的财产权很不重视,认为可以随意查封扣押。政府有关部门对无形资产的保护也不到位,导致一些民营企业家担心财产得不到有效保护,不敢扩大投资和经营规模,甚至还有些企业家想方设法将资产转移到国外,到国外投资经营。
(四)转型升级的困扰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许多小作坊式的或家族式的夫妻店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谁掌握了创新技术,能引领行业,谁就站在了桥头。民营企业面临着传统技术的升级改造,企业经营模式向现代化转变等大变革。只有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才能提高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我国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源
(一)政府部门政策的不落实
1、政策落实不到位。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有些部门和地方重制定轻落实。对党和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的大政方针认识不到位,导致有些政策在执行时落实不好、效果不佳。
2、监管执法不到位。政府部门的不作为、乱作为导致民营企业家不敢继续投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在思想上没有充分意识到民营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市场准入、参与市场竞争、利用市场资源、保护产权、保护人身权利等方面还未达到平等保护和为民营经济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在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看得见的政策壁垒和看不见的技术壁垒。在减税降费方面,力度还不够大,支持还不够多。
(二)国际经济形势和我国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有明显抬头的趋势,“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贸易保护主义给我国经济和市场预期带来诸多风险。一些民营企业特别是出口创汇企业也因此受到了一定影响,外贸出口大幅减少,经济体量面临缩小。那些处在出口产业链上的其他相关民营企业也会受到拖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当前,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们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坚期,经济体量的增长速度会放缓,但新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又给民营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在转型升级中,转型方向是否正确,投资是否到位都至关重要,一旦有环节出问题就意味着转型升级的失败。在结构调整过程中,也会有实力强的优势企业胜出。市场的不定因素、结构调整的难度等都会导致部分民营企业产生困扰甚至走向消亡。但国家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也使得民营企业需要逐步适应和改变理念。
(三)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融资难、融资贵方面。对于这个困难,并不能将所有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都归因于银行或政府部门。有些地方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融资不存在难也不存在贵的障碍,但银行不贷款或是企业贷不到款,问题出在哪里呢?就是企业自身存在问题,如企业的产品或从事的行业不符合金融企业投融资的标准;有的企业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不及时还款;有些企业违规使用贷款等。
2、营商环境改善方面。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陆续出台了对民营企业的支持政策,同时为引进民营资金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各地高质量发展的外部环境有了很大提升。但是营商环境的改善,不仅是政府单方面的工作,社会特别是企业自身也有义务改善营商环境,支持政府行为。这就要求民营企业要从企业自身做起,以诚信、高质量、健康为企业的发展方向,实现企业与政府共赢的局面。
三、破解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民营经济遇到了发展的困难和瓶颈,这就要求从社会各方面寻求突破的办法并克服它。只有扎扎实实从以下三方面破解这些难题才能实实在在地让民营经济得到充分发展。
(一)政府方面
1、减轻企业税费和成本负担。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加大减税力度,降低企业负担。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可以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降低社保缴费率,稳定缴费方式。国家可以对民营企业员工的“三险一金”予以适当补偿,既减轻企业负担,又保障了人民的权益。对民营经济投资建设用厂房所属土地的价格可适当规定上限,或不盈利。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降低企业成本。
2、营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要打破各种各样的“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经营运行、产权保护、政策执行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平等的市场空间。
要完善政策执行方式,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政策。政府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加强政策的细化、量化,制定市场调节的相关配套举措,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细、落实,让民营企业从政策中增强获得感。不歧视民营企业,不随意上门苛责甚至敲诈,要坚决反对和纠正以权谋私、钱权交易、贪污贿赂、吃拿卡要、欺压百姓等违纪违法行为。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推动和落实中央对民企支持政策的落地生根。要保障民营企业家合法的人身和财产权益,保障企业合法经营。
3、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近日,多地陆续出台了关于规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工作意见。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落到实处,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领导干部不仅要对民营企业家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而且要积极主动为民营企业服务。要深入民营企业听取他们的诉求,不仅了解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也为执行政府政策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于改进、加强和完善。社会组织特别是工商联要深入民营企业了解情况,代民营企业反映问题、积极献言。
(二)银行方面
1、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将给民企贷款的份额和数量作为考核金融部门的一项举措。未完成的适当惩罚。在贷款业务中要规定优先贷给民企。要建立贷款严格审核制度,对申请贷款的条件仔细审查,不要发生想贷贷不到、不能贷的又乱贷等情况,对贷款实行终身负责制,每一笔贷款都要在阳光透明的情况下发放。要适当降低民企的贷款门槛,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2、应增加中长期贷款等金融产品,帮助民企长期发展。有些企业不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但企业的成本仍然很高,很大原因是因为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期限较短,对有些需长期投入才能见效的行业,无形之中就增加了企业负担。银行应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或推出不同期限的贷款,特别是中长期的贷款,以利于稳定民企军心、增强干事创业的信心。
3、对小微企业适当进行贷款辅导。银行虽然有针对小微企业的产品,但由于宣传力度不够,有些小微企业创业之初,不知道去哪里贷款。他们或选择自筹资金,或到亲戚朋友处借一点。在经营过程中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典当行、投资公司或者小额贷款公司,高额利息和短期贷款无形中增加了创业成本,束缚了自己的手脚。建议银行适当扩大宣传,对小微企业进行上门的贷款辅导,走下去了解情况,切实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三)民企方面
1、完善自身建设。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有些大型民企发展得非常迅速,得益于企业自身的科学管理和现代化建设,在用人的机制体制和企业诚信建设上都能把准方向,将自身的企业建设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结合起来。改进企业的产品让它适合市场的发展和金融企业投融资的标准,合理利用贷款,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
在营商环境的改善方面,也不一味强调政府应该做什么。这不仅是政府单方面的工作,更需要企业自身珍惜良好的营商环境,为经营创造更好的环境。民营企业要从自身做起,守诚信、不欺诈,重质量、保环境,科学发展不投机取巧。实现企业、国家共赢的局面。
2、注重创新研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国家大力提倡经济转型升级的当下,民营企业走创新引领、研发开拓的发展之路,是大势所趋。
一是要注重培养和引进研发人才。人才是决定发展道路的关键因素。民营企业要建立自己的研发中心,如建设技师工作站、技能大师工作室、传统技能人才培养基地、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创新技术人才引进中心。建立有效的激励和评价制度,要注重各类人才的评价激励,大力实施技能提升工程,引导企业参加高层次人才交流会,加快建立完善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畅通人才流动机制、人才创业激励机制。
二是要扎实搞创新,提升经营能力。加强原创性创新是民营企业赢得市场和快速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新时代,不搞创新就是死路一条,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机遇。民企要充分重视创新,要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华为就是这样一家不断创新的企业,可以说它在苹果公司的冲击下一直潜心研究,开创了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在同行业中出于领头羊的地位。所以创新就是企业的生命。
三是运用新兴技术,优化企业生产。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下,民营企业为培育新增长点所进行的战略转型一触即发,而其中新兴技术的综合运用也必不可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边缘计算等技术的运用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谁掌握了这些技术,谁就拥有了发展的先机。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改造必将带来产品和服务的升级换代,也必将进一步优化企业生产过程,形成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和新服务。为我国经济稳步向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