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满记忆的米缸
2019-11-13524400广东廉江市第三中学巫春奂
524400 广东廉江市第三中学 巫春奂
奶奶家斑驳的老屋墙角,摆着一口大米缸,上面用木板盖着,木板上已铺满厚厚的灰尘。这是一口瓦缸,缸体已经严重掉色,缸上布满划痕,缸内早已被各种小昆虫占据。它没有华丽的雕刻,简单朴实得如一位静静地安度晚年的乡村老人。望着它,我不禁陷入悠远的回忆。
在我幼年时,这个米缸是我的百宝箱和快乐屋。一旦家里人不在,我就化身为江洋大盗,把家里翻个底朝天,每次都会从这个百宝箱里找到令我惊喜的宝藏——糖块、大米、米饼、面粉、腐竹等必须在干燥的地方保存的食物。到秋收季节,大人们就会将碾好的大米倒入缸中,倒的过程中细小的灰尘不断升起,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片金黄,犹如天庭一般。年幼的我总觉得此时天庭掌管五谷的仙人们降临人间,有了他们,我才能吃上喷香可口的米饭。我最喜欢将手插入米中,里面温温的,我忍不住将手伸进米中,再抽出来,来来回回,像练铁砂掌一般,心里被快乐填满。
小时候,我家的米缸还有一个功能:将木板放在米缸上面,它就变成了我们一家大小吃饭的桌子。那时,我们家的房子很小,所以我们都在米缸盖上吃饭。母亲经常会从米缸里取出面粉,然后在米缸盖上将面粉揉成面团,再将面团擀成薄薄的面片,切成面条。米缸滋养着我们的生命,成为我最温暖的记忆。
有一次,我在米缸里找到一张小小的黄纸片,上边印着麦田里的打谷机,还印着几段文字。我好奇极了,跑着拿给奶奶。奶奶接过去看看,说:“这个啊,这个是粮票,在我那个年代可珍贵了。”奶奶紧紧握住手中的粮票若有所思地说:“以前柴、米、油、盐这些东西都得靠粮票换,我们那代人每个月拼死拼活才领到十张八张票据,换回来的粮食还不到半缸,家里几口人全靠它养着,没了它可就啥都没了。”说完,她深吸了一口气,抬起头笑着说:“放回米缸里吧,有了它就有了粮食,有了粮食,日子才能过。如今日子好了,也不能忘本。”
我轻轻地触摸着手中的粮票,抹去上面薄薄的灰尘,仔细观察着上面的梯田与打谷机。原来,这个老米缸不仅承载着我快乐的童年记忆,还曾经维系着祖辈的生命,更承载着一家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如今,大家伙的日子越过越好了,老米缸还在,一张发黄的老粮票也压在缸底,里面盛满了几辈人的记忆。米缸见证了岁月的变迁,也和我们一起守望着幸福的生活。
简 评
时光匆匆不停留,但总有一些物件成为人们记忆的载体,它可以是一张照片,一件衣服,一本书,一支笔……作者独辟蹊径,把写作的视角聚焦到老屋墙角的米缸上。文章从米缸的玩具功能、饭桌功能、精神寄托功能三个层次来叙写家人对米缸的幸福回忆。结尾处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米缸犹如一位阅历丰富的老人,它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时代的更迭,是几代人对幸福生活的寄托。整篇文章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付 认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