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教育与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

2019-11-13孟昭霞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新生代 2019年12期
关键词:创新性人格大学

孟昭霞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21世纪是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人类面临很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创新成为各个国家生存的法则和竞争的焦点。谁的创新能力强,谁将占得先机,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创新需要有创新性人才,培养人才是大学的一项根本任务,培养创新性人才是当今时代赋予大学的重要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2019年2月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高等学校要“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可见培养创新人才是我国教育界今后一个时期重要的战略任务。

创新人才一般是指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性人格的人才。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智力条件,包括创新性思维、认知能力等因素外,还需要具备强烈的好奇心、创新动机、创新性人格等非智力条件,以及适宜创新的环境。从智力、环境因素角度讲,进入大学的学生一般智力水平相差不大,他们所处的环境也基本相同,因此在智力条件、环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人格因素就成为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教育界长期以来普遍重视学生创新性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人格因素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是目前大学教育中应该重点研究和探索的课题。

1.大学教育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人格一般是指个体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反应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倾向性和可变性。人格的形成绝非与生俱来,除了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影响外,教育也起了特别重要的作用。

从广义上讲,教育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进行身心培养教化的过程,是主动地对人进行引导和培育,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得到发展, 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大学教育与其它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学校教育的最高阶段,担负着向年轻人传递高深专业知识文化、探索新的学科领域、创新发展、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使命。因此和其他教育相比,大学教育的知识更高深,专业性、综合性更强,授课方式更灵活多样,培养创新人才的任务更重】;另一方面,大学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他们拥有较高的智商,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善于学习,有理想、有抱负,但他们又处于成长期,人格尚未定型,思想、情绪易波动,可塑性强。因此大学教育可以以其特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对于处在特定阶段的青年学生进行有目的、有方向的培养教育。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教育培养,不仅可以学习、继承前人的知识经验,也可以陶冶情操、塑造品格、锻炼意志,形成稳定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学生因受到良好的大学教育知识不断增长、思想不断丰富、人格趋向稳定,从而逐渐走向成熟,成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

事实上,大学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和培育。

1.1 教学过程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课程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要渠道。大学的课程教育一般是根据一定的目的和方向,按照专业内容集中时间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使得学生在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形成一定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养成一定的人格特征。实施课程教育的老师是专业教育工作者,他们具有广博高深的学问,经过专门的训练,经验丰富,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因而对学生的培养教育更有方法性、针对性【3】。另一方面,大学是具有独特功能的文化学术组织,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专业的管理者,从而能保证大学拥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和环境,使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4】。因此大学的教学过程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培养比起其它社会环境的影响都更直接、更有效。

1.2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最敬重的人。教师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与学生之间也进行着各种互动交流。一方面,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传授学科知识,同时也必然传递着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另一方面,相比于学生,教师闻道在先,教育背景深厚,又有高深的学术、科研素养,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成就,因此教师往往是学生敬仰的对象【5】。教师个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价值判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教师的态度、思想情绪的倾向性、方向性会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方向。教师对某些事物肯定、赞赏的态度,会激起学生相应的积极情绪,学生会朝着老师赞许的方向发展;教师对某些事物的否定,往往会使学生同样持否定态度,行为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常具有方向性、引导性的作用。

1.3 学校环境对学生人格的影响

学校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对学生的人格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学校的文化氛围、学校开展的各种学术活动、文化交流、讲座报告、社团小组、文体活动等直接反映了学校所倡导追求的价值目标、办学理念、发展方向,学生参与其中,长期浸染,必然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潜在的影响。

另一方面,学校是同龄人聚集的场所,同伴之间的交流、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相互评价、舆论倾向等都会影响学生的人生态度、价值观念、行为效能、心理倾向。积极的群体风尚、舆论评价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扬善弃恶的作用,而不良的群体风尚其作用正好相反。

因此,大学教育在让学生习得高深专业知识的同时,还对学生的价值观、心理品质、行为倾向、人格特征产生深刻影响。相对于其它环境而言,大学教育在学生人格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主动引导的作用,是人才成长过程中及其重要的影响因素。

2.创新大学教育,塑造学生创新性人格

创新人才的成长需要一定的智力条件、非智力条件以及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条件。在智力条件、环境条件相似的情况下,非智力条件就成为影响创新人才成长的关键因素,其中人格因素是重要的因素。

创新性人格一般是指个体在创新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创新任务的完成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的、综合而稳定的个性心理倾向和行为模式[6],是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人格特征。中外大量研究显示,创新性人才一般都具有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思维灵活,有较强的成就动机,独立自信、敢于质疑、敢于冒险、不怕失败、意志坚定等人格特征。

大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在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人格

学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国传统的学科教育方式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单向灌输模式。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掌握着真理和正确答案,学生是受被动的接受者,只能虚心学习、全部接受。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养成了听话、顺从、不敢超越、懒于思考的性格。这样的性格特征十分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创新性人才的最大特征是独立性强,善于独辟蹊径,敢于打破传统、挑战权威。大量研究显示,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习的动机、方式、程度对于创新思维、创新人格的培养具有十分显著的影响【2】。因此,把教学活动与人格培养结合起来,将创新因素渗透到学科教育的各个环节,在学科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7],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以此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行为和思维习惯,使学生逐渐养成创新性思维和创新性人格。

为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教学环节上不断创新,改变过去单一的知识灌输模式,采取灵活多样的讨论式、探究式、开放式等教学方式,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例如采取开放式教学,允许学生随时提问,提出质疑,老师随时解答。对于老师不能解答的问题,要采取民主的态度和学生互相讨论,或者指导学生课后查找资料与学生共同研究;这样既保护了学生乐于探究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一个开放民主的环境里,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状态,主动参与意识增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质疑的人格特征。

或者教师预先充分准备、精心设计某些问题情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讨论,给出解决方案。问题的解决不设统一正确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发散式思维,提出各种解决方法。这样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从多角度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再次,让学生多做自主选择,如自主选择论文题目、研究方向,多布置没有统一答案的研究性的作业,提供多样化的学术交流活动等。让学生更多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主动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格。

2.2 注重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性人格中的作用

教师在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他们决定着授课内容、授课方式、成绩评定、对学生的评价等等,他们有能力通过角色赋予的权力影响学生的发展方向[8]。另一方面,教师以其自身的榜样作用把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对于创新的态度投射到学生身上,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在培养创新人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师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做人上诚实守信,学术研究上严谨求实;同时,教师对于自己所从事的学科领域要具有前瞻性、开创性,意志坚定、敢于创新。一个锐意进取、勇于开拓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必然不会墨守成规。

其次,教师对于学生的创新要积极支持及时肯定,对于学生在创新中出现的错误要采取宽容的态度,及时引导,不苛责、不训斥。教师对于创新的支持和肯定对于学生是极大的鼓舞,学生得到老师的赞许才会信心百倍,才能大胆尝试、敢于创新。

再次,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一直扮演着指导者、管理者的角色,成为权威的象征,学生是被指挥、被管理的对象。久而久之,我们的学生养成了被动保守、崇拜权威、不敢越轨的性格特征。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敢于超越、勇于挑战的创新性人格,就要注意改变现有的师生关系,把老师、学生置于平等地位,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对学生进行支配的领导和权威,而是与学生民主平等。在学习中学生更多的是思考、提问、质疑、探索、寻找答案,老师更多的是倾听、沟通、鼓励、引导和适当的要求。在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下,学生获得足够的尊重,才会更自信,而探索真理的勇气和决心往往来自于乐观自信的性格特征,这是创新人才应有的素质。

2.3 注重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

文化环境通过感染、模仿、暗示等心理机制的作用,对人的自我意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人的思维和行为。良好的文化环境能产生一种影响力、感召力,使置身其中的人思想言行主动趋向环境文化所倡导的价值取向。

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应该是宽松自由的环境,大家民主平等,不设禁区,不设障碍,各种观点能充分表达;积极探索、勇于尝试受到鼓励,偏离常规、标新立异得到宽容。只有在宽松自由的环境里,学生才会更自主、更自信,才能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人格特征,创造的潜力才能得到发挥。

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需要学校长期的文化积淀和多方面的努力。首先学校要树立敢于超越、追求创新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品格为目标,积极宣传、鼓励创新,高度认可和尊重学生的创新思想和创新行为,在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中形成创新的偏好。

其次,要发挥学校管理者、著名学者、教授的作用,他们独特的文化品格、价值观念、治学态度、道德标准,在学生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对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具有是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发挥这些人的引领带动作用,形成尊重个性、学术自由、宽容失败、勇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使学生逐渐养成敢于创新的品格。

3.结语

大学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在我国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今天,国家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开拓引领新时代的发展,大学教育必须承担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从人格角度培养创新人才,就是在大学教育中的各个环节注重改革与创新,在学生的思维和认知中注入创新的理念,使创新成为学生的思维、行为习惯和价值追求,逐渐养成创新的人格品质。这是现代大学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创新性人格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建筑设计中色彩对外立面的创新性应用思考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谈高中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大学》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大学求学的遗憾
冬季体育教育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