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居地区朝鲜族现状及思考
——以黑龙江省鸡西市朝鲜族乡村调查为例
2019-11-13王俏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王俏 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吉林延吉 133002
一、人口流动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打破了城乡分离及地域界限,人口流动成为普遍现象,各地各民族间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全方位地进行着物质与文化方面的交流。朝鲜族人口流动分为:国外流动,国内流动。国外流动即人口流向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国内流动则由乡村流向城镇,由小城镇流向大中城市,由东北地区流向沿海发达城市,足迹遍布全国。
在兴光朝鲜族村,我们采访一对70多岁的朝鲜族老夫妇。在采访中我们得知,他们有两个儿子,一位在深圳,一位在沈阳,都是自己开工厂做生意。其中一个儿子是因为妻子被高薪聘请到深圳当老师,自己也放弃了稳定的工作。通过采访我总结出他们人口流动的原因以及人口流动后所引发的问题。
(一)人口流动原因
1.国内外高经济水平的吸引
20世纪80年代,韩国经济发展较快,其劳动力的流转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从最开始的劳动力输出国转变成了一个劳动力输入国。早在1985年,韩国就短缺非技术工人,进入90年代以后现象愈加严重,因而,韩国注重引进外国劳工。同时伴随韩国经济的崛起,工资急剧上涨,这对语言、习俗相似的中国朝鲜族产生了较大的吸引力。1992年,中韩建交后中韩两国的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韩国人来中国投资经商或旅游,这给朝鲜族提供了就业岗位,为朝鲜族进城务工经商提供了机会。国内外经济的飞速发展,高薪资成为他们出走的原因之一。
2.通婚及婚后家庭因素
随着朝鲜族外出务工人数的逐年增加,朝鲜族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他们与不同民族或是国籍的人接触,接收新鲜的思想和事物。只能与本民族通婚的传统思想也早已被打破,他们通婚的主要民族和国家为汉族和韩国。和汉族通婚是因为散居地朝鲜族大多与汉族杂居且精通汉语;而与韩国通婚是因为同文同族的人文缘故和涉外婚姻所带来的连带效应等多种因素。
婚后家庭因素也成为人口流动的诱因。朝鲜族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让发达城市和其他国家公司争相聘请,高额的报酬以及优厚的待遇让他们难以拒绝。婚后一方去其他城市或是国家务工,夫妻间难忍异地之苦,加上外面更好地发展和优质的教育,久而久之,配偶及其家人也会随之过去。
3.朝鲜族自身优势
众所周知,我国朝鲜族是由邻国朝鲜迁徙而来的民族。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他们越江迁移至中国东北 ,在东北地区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在颠沛流离的环境中显示了较强的适应力。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能够及时获取信息并准确地理解政策,思想观念转变快,改变现状意识强,无论走到哪里朝鲜族所具有的这种适应力都能帮助他们更好的适应新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充分发挥了他们语言的优势以及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精神,因而能够大胆离开传统聚居地,走南闯北,流向世界各地。这种精神也传给了他们的后代。
(二)人口流动引起的问题
1.人口外流,劳动力缺乏
在明德朝鲜族乡我们采访到了乡长和书记,在他们的介绍下我们得知全乡有8个村,其中5个为汉族村,3个为朝鲜族村。3个朝鲜族村虽在籍人数为2800多人,但实际在乡人数少于200人。鸡林朝鲜族乡情况也大致相同,原先有1万多人,现在只剩下2000多人。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大部分体力好、有头脑的朝鲜族青年农民相继到沿海城市、发达国家打工,剩下年事已高的老人,他们无法承担过多的劳动力。
2.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
由于年轻人大量外出,尤其是大量育龄妇女到省外流动甚至嫁到外地,导致当地朝鲜族人口出生率逐年减少。出生率下降随之带来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在采访明德朝鲜族村中得知在村中60岁以下的都算年轻人。在走访此村的过程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小孩和青壮年,都是年事已高的老人,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
3.对下一代教育的负面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朝鲜族女性外出挣钱,对朝鲜族家庭稳定和孩子的教育产生影响。首先是家中的孩子不能过上正常的家庭生活,这在他们的教育成长方面是一个较大的缺陷。另外,在国外打工的父母,习惯用金钱来弥补由于不能照顾孩子而产生的歉疚感,由于年幼和孤独,孩子把大量零用钱花费在与学习没有太大关系的事情上,影响他们全心投入学习,助长他们不良的消费习惯。而由于女性人口流动而导致的离婚率上升,更让孩子缺少了完整家庭的关爱。大多数留守儿童都是跟随家中的老人生活,而隔代教育往往都是过度的宠溺,容易使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迷失方向,更有甚者会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朝鲜族乡村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及一些企业对于朝鲜族乡村建设都十分关心,投入大量财力来支持。资金固然重要,但在我看来,对于朝鲜族乡村的建设最要的就是两点:一是要利用当地优势及朝鲜族特色文化,发展经济;二则是要保护好朝鲜族传统文化,让它得以传承。
(一)发挥自身优势,带动经济发展
1.水稻技术
因当地地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为水稻土且土质肥沃,再加上朝鲜族的水稻技术,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带动经济发展。在采访明德朝鲜族乡乡长时,他说:“当地有耕地4.5万亩,人均4-5亩左右。现在朝鲜族村农民种地的不太多,他们以土地流转的方式,流转到附近的汉族村和合作社,这样实现土地的集中管理,集中管理之后出现优化水稻生产基地,比如说有鸭稻、鱼稻还有蟹稻。通过这样的方式,米质提升上来,大米实现了翻倍甚至几倍的增长。”利用此种方法种植的水稻,不仅减少了人工拔草的费用,粪便还能作为有机饲料代替化肥,鸭、鱼、蟹还能啄食杂草代替了除草剂。
2.发展旅游业
不论是在兴光朝鲜族村、明德朝鲜族乡还是鸡林朝鲜族乡,值得欣慰的是我们还能看到朝鲜族传统的建筑——草房子。在与明德朝鲜族乡乡长的访问中得知,他们有意将此地住在草房里的老人安排在楼房里,将草房子维修保留。并且有开发商愿意在此地发展旅游业,创办朝鲜族民俗村。此举不仅能保护朝鲜族传统文化,还能带动此地经济发展。
(二)传承文化,打造朝鲜族特色乡村
1.节日文化
为了传承文化,打造朝鲜族特色乡村,鸡林朝鲜族乡举办了朝鲜族民俗节稻花节。在稻花节上有精彩纷呈的朝鲜族文艺演出和传统结婚典礼,还有朝鲜族传统文化体验和饮食展区,可以品尝朝鲜族特色饮食、体验朝鲜族乐器。在体育活动区,可以观看荡秋千、摔跤、跳板等朝鲜族特色传统体育项目及足球、排球等项目比赛。民俗节的创办不仅可以提升此地知名度,发展旅游业,创收经济;还可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小孩子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所了解。
2.大型运动会
朝鲜族酷爱体育运动,各地朝鲜族都有定期举办各种类型体育运动会的传统,有全省、全市、全县、全乡规模的,也有综合性或单项性比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场面热闹。在明德朝鲜族乡,他们有自己的活动室,可以打牌,还看到了门球的场地,他们会定期举办比赛。在比赛板上可以看到,有红火、五星、曙光、永良、新光,这些村组成的队伍。
不论是节日文化还是大型运动会,一方面是朝鲜族自身的热爱,另一方面也是想通过这些活动更好的宣传其文化,建设其乡村。
(三)朝鲜族乡村建设中的问题
在采访及调查过程中,我发现在朝鲜族乡村建设中有两方面应值得注意。一方面是开展旅游业中民俗村建设上;另一方面则是人才挖掘培养上。
在兴光朝鲜村,有一个1950年代盖起来的草房子,接受采访的一对老夫妇说,他们家的位置在村的中间,村里要建民俗博物馆,想拆了他们家的房子。但因为这间草房子是其父母亲手盖建的,其92岁的老母亲不愿离去,才没有拆掉。草房子的存在其实就是一座“博物馆”,它更能真实的反应出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如果朝鲜族乡村在建设过程中以此种方式建设,只能让朝鲜族的传统文化消失的更快。这些草房子应该更好的维护起来。
在与明德朝鲜族乡乡长交谈过程中得知,虽然他们大米优质,但却没有品牌优势。全国都知道五常大米,但其实无常大米好多都是这里的大米拿过去的,由于早些年没有品牌意识,所以只能以高品质低价格卖出。因此乡里缺少有专业才能的人,把大米品牌经营,这样参报价格等各方面也有优势。将村里的地集中,通过卖来引导种,调动他们种地积极性,增加了收入,为朝鲜族乡村建设提供更多的经济基础。
三、民族教育阵地现状
朝鲜族一直以来都十分重视教育,从迁移到东北后就开始兴办书塾和学堂,可以说过去只要有村庄的地方就会有书塾。但是随着经济水平上升,出于现实的考量,家长更愿意将孩子送到外面接受教育,导致朝鲜族学校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少,最后只能无奈关闭。
(一)学生数量萎缩
在鸡林朝鲜族乡我们来到了鸡林朝鲜族学校,这是全省唯一一所乡(镇)级朝鲜族中学。在采访其校长林春国中我们得知,学生数最多时达到1000多人,现在只有9个教学班,学生数共59名。我们来到小学所在的班级,这个班级中仅仅有3名学生。学生数量的急剧下降,与现代社会的开放性及流动性以及越来越大的生存竞争压力有关。很多家长为了增加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的竞争砝码, 努力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只好舍弃本民族的学校,将孩子送往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更好的汉语教学的学校去读书。
(二)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也是当前朝鲜族学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鸡林朝鲜族学校现在有教师25名,汉族教师10名。教师数量少,教师队伍补充力不足。朝鲜族教师的老龄化严重,近年来没有来过年轻的朝鲜族教师,朝鲜族师范类学生不想来,因为朝鲜族教师有语言优势,其他地方有更好的发展,这里的工资低,仅2000元左右,三年转正后工资才有所提升。相对来说汉族刚毕业的大学生更愿意来这里。
(三)特色课程开展
学校在课程开展方面不仅仅有民族学校都有的“小班化”、“双语教学”,还会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课程。少数民族学校是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主要阵地,有责任、有义务扛起发展朝鲜民族教育的大旗。
以鸡林朝鲜族学校为例,在传承民族文化教育上,学校有“五个学会”理念,即学会民族礼仪、学做民族饮食、学会民俗游戏、学会民族歌舞、学会民族乐器。让学生们自主选择,在实践中体验并学会民族文化。并且学校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12月份开始展开“民族文化”体验月活动。其目的是希望在体验活动中让学生升华民族文化认同感。特色课程的开设不仅是希望学生可以通过实践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来弘扬朝鲜族的传统文化,文化传承还需从孩子开始。
四、总结
通过此次黑龙江省鸡西市散居地区朝鲜族乡村的调查,不仅仅让我看到沿途朝鲜族乡村美丽的景色,更多的是透过景色所感受到的民族深厚的底蕴以及人文情怀。虽然我们来到的是朝鲜族散居地,但是朝鲜族人身上的热情好客显露无余,一路上不论走到哪里,只要有需要他们都积极配合我们,协助我们完成调查。尽管调查的时间不长,发现的问题可能深度不够,但是此次调查让我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