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医学影像物理学教学研究与探讨

2019-11-13刘明丽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安徽池州247099

新生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医学影像物理学物理

刘明丽 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 安徽池州 247099

《医学影像物理学》是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以物理、数学和信息技术为基础。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图像处理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医学影像正向着更为全面的医学信息学方向拓展[1,2]。

1.现状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成像系统的类型逐渐增多,涉及的数理知识也越来越广,并且随着数字影像的深入发展,更为复杂的信息技术也在融合进影像物理学中。但是随着高校扩招,目前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非常薄弱,特别是学习影像物理必备的理工科知识。以我院为例,我院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大约有1/3来自高考文科班,有一部分同学甚至长久未接触过其中一些学科。

因此,面对数理等基础知识非常薄弱的高职院校学生,如何使他们掌握医学成像技术的基本物理原理和规律是教师面临的教学难题,

2.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教学内容复杂,学习缺乏积极性

影像物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且多是不易理解的抽象理论,比如,在讲授磁共振物理时,需要涉及到原子核的自旋、磁矩、角动量及进动等物理概念,而在磁共振成像这一章中则涉及脉冲、频谱分析、二维傅立叶变换、快速成像序列等知识【3】。除了需要具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知识外,还需要掌握量子物理学、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知识,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知识往往非常薄弱,这使大部分学生从一开始就对该门课程产生了畏难情绪,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2 课程交叉性强,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由于医学影像教学师资力量不足,各高职院校医学影像物理学的教学任务多由普通物理教师承担,在上课时,物理老师往往会站在物理学的角度思考问题,而缺乏与教学相关的影像知识及医学影像设备应用与维修的讲解。上课过程中也主要是重点抓物理知识点的讲解,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

2.3 教学时数少

高职院校学生的课程结构使得大部分院校面临教学时数少的问题,我校医学影像物理学仅48学时,在如此少的教学时数内要把书中涉及的成像原理全部讲完是非常困难,更没有时间让学生加强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的结合,为学生介绍最新涌现的成像技术。

3.改进方法

3.1 内容简化

影像物理学中的有些内容也许其他相关专业课重复【4】,例如原子核物理的内容会在放射物理与防护课程中详细讲解,这就形成了明显的重复。因此,在影像物理学中,可以简略交待,而将重点放在原子核的自旋、磁矩、角动量等知识点中。

经过类似简化,课程内容可大量缩减。可将这些课时用于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讲授近年来涌现的新的成像技术与成像系统,如热成像、全息影像等。

3.2 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医学影像物理学内容复杂抽象难懂的特点,我们不能一味的填鸭式教学,一味的重复知识点,要借助现在先进的教学手段,将高科技手段和丰富的教学资源联系起来,灵活运用,使抽象的物理过程变得非常直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5】。

3.3 校企合作,“双主体办学”

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和细化,医学影像成像理论的范围越来越大,将所有成像知识包含在一本书、一门课中已不太现实【4】,且医学影像中关于成像的具体应用知识还需要具有临床经验的医学影像操作者来讲解,并且学生要能实地参观才能够有更直观、更清晰的认识。

教育部出台的《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明确提出:“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发展途径。我院从2017年开始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采用“双主体”教学模式:大学二年级时学生进入学校合作的教学医院学习。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影像物理学的教学计划及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将具体的成像的应用,例如CT诊断与检查技术、MRI诊断与检查技术、超声诊断与检查技术等成像的具体应用放在大二教学医院的学习中,在影像物理学的教学中去除。最大化发挥学校与医院各自的优势,共同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4.未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社会对医学影像技术的人才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刚开展教学活动的年轻教师,我要努力提升个人业务水平,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猜你喜欢

医学影像物理学物理
《中国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结合多层特征及空间信息蒸馏的医学影像分割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五)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影像诊断中的合理运用
留言板
动物身上的物理学(下)
AI医学影像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
物理学中的“瞬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