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血液里的故园
2019-11-13江岚
☺江岚
一
当你身在庐山之中,看不见整座山的全貌,意识不到这座山对你的作用和意义,或许是一种常态。在国内时,我热爱自己的国家,但从来没想过自己要为祖国做什么。直到漂洋过海,远离了故土家园之后,我才意识到,“祖国”这个词从来不是一个政治口号,或者一个遥远空泛的概念。它是一片养育了你,成就了你,并将始终支撑着你的广袤土地,与你以及你的一切,紧密相关。
上世纪90年代中期,留学生们随改革开放的大潮走出国门,我也是其中之一。每当被问及是哪国人,我们总骄傲地挺起胸膛说:“我们是中国人。”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我们血液里的故园。
二
我虽身在国外,与祖国的空间距离远了,可彼此的依存关系不仅没有变,反而更加紧密。
随着华人群体在美国的实力越来越强大,美国华人移民研究领域出现了一个词——“新移民”。所谓“新移民”,指的就是20世纪中期以后出国留学,如今定居在美国的我们这一批人,是相对于19世纪中叶,那些对美国西部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却备受歧视和欺侮的“老移民”。我们这一代人当中的大多数,分布在唐人街之外,从事着各行各业,其中不乏各行业的佼佼者,构成美国中产阶级内部华裔族群的新生力量。“新移民”这个群体的出现和壮大,与祖国的改革开放同步,他们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中国全球地位逐日提高的直接受益人。
祖国是个人物质利益的深层基础,更是精神世界的最大依托,与个体的生命血脉相连。所以“爱国”不只是一个人成熟以后的理性行为,而是一份与生俱来的家国情感。
一个人,总要在社会中谋求生存与发展,而谋求物质条件的大前提,就是祖国富强。不论身在国内还是国外,若无祖国富强、稳定、持续发展,便不会有个人施展才华的机会。李白之所以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只因他生在大唐盛世,先有了国泰民安,他才得以高唱“千金散尽还复来”;当“安史之乱”的铁蹄一踏过,整个唐朝便再也难见到如此高调的自信与豪放了。
“新移民”能够走出唐人街站起来,是背靠着祖国的经济大飞跃;而我能够在美国圣彼得大学的教室里站稳,穿旗袍喝龙井讲中国故事,也是倚仗着祖国一天天的繁荣兴旺。
是的,没有家,哪有我?同样,没有国,哪有家?
三
旅居美国近30年,无数次看到海外同胞用各种形式所展现出来的,一颗颗对祖国、对故园充满关爱与牵挂的拳拳之心,其中最让我震撼的一次,是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之后。
数以千计的华裔学生,他们在此地土生土长,大多数连中国话都说不顺畅,他们早就被定义为所谓“外黄内白”的香蕉人。然而,正是他们,在各自的美国学校里制作海报,呼吁人们关注、支援灾区;正是他们,将自己平时积攒的零用钱,全部投进了捐款箱。他们对养育了他们祖先辈的那片土地单纯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令人感动。
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刻骨铭心的一年,除了汶川大地震带来的伤痛和考验,同时也承载着中国人最光辉和灿烂的集体记忆——在那个夏天,世界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中国北京举办了!
8月8号晚,我和家人守坐在电视机前,一起观看北京奥运开幕式的实况转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全世界瞩目之下,酌古斟今,重现了中华风物源远流长的水木清华;不仅将长城、兵马俑、丝绸之路等等中国文化元素五彩纷呈地展现,更体现出了经久不衰的泱泱大国之风。
我一边看一遍流泪,等我缓过神发现自己哭的时候,其实已经泪流满面了。之所以这么激动,一是因为开幕式实在太震撼了,二是真心觉得我们的祖国强大了。
第二天,我来到学校,带学生又看了一遍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转播。
当音乐响起,大屏幕上出现击缶的画面,我再次被恢宏的气势震慑住了。随着水墨画卷的舒展,我给这些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们讲:一千九百多年前,蔡伦完善造纸术;古琴音乐有三千年历史;中国水墨画讲究以形传神……
那一堂课,我站在美国高校的教室里,遥看这一场中国历史文化继往开来的华美演绎,对绵延千年、生生不息的中华文化,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有人说,北京奥运会给所有中国人一种力量,让你我能够挺胸抬头地走在这个世界上。我想说,北京奥运会,让我们这些远在海外的华人着实扬眉吐气了一把。
一个民族的向心力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可以将散落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子子孙孙都凝聚在一起,团结在一起。这种向心力,始终牵动着你的心,给你无与伦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