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文化自信
2019-11-13□
□
2018已经成为历史,这一年我们国家发生了很多大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的隆重喜庆,落地“乡村振兴战略”的热切愿景,多家网站挣扎自救最终惨淡收场的悲凉,近50家纸质报刊转身离去的无奈……相信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都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但无论世事如何变幻,我们对联人心中的坚守依然,那便是文化自信。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的大问题。”习总书记之语,言犹在耳,自当铭刻于心。
文化自信在哪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每一个平凡日子里
。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是为文化自信;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堪其忧,也不改其乐,是为文化自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贫而乐,富而好礼,是为文化自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是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在哪里?在时代猝不及防的变革下,在行业辗转腾挪的进取中
。新媒体强势介入,当纸媒渐次宣布消亡,《对联》杂志选择穿越沧桑,是为文化自信;《对联》杂志与时俱进,开发手机终端,上线“中华联墨”APP,强强联手优势资源,是为文化自信;当手机屏幕代替了曾经翻开的那卷书页,《对联》杂志重新装扮,典雅登场,继续守候读者,愿伴随您望断天涯,是为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在哪里?在对本民族文化的那一脉温情和敬意里,在对本民族艺术的深刻理解和认知中
。对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他文字无法比拟的、神奇而又有情趣的综合艺术,其两行文字所闪现出的智慧光芒与讲求对称平衡的中国哲学思想异曲同工。《易经》乃中国文化之源,其阴阳思想推动了中国文学史上对对偶、对仗、骈体文、楹联、律诗对句的重视与崇尚。尤其是对联文体的“对称”“和谐”,与《周易》阴阳互生、互根、互依的思想一脉相承,正是中华民族伦理观念、思维方式在文学形式中的体现。对联在中国传统艺术中被誉为“国粹”,属于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相信在中华文化复兴的大潮中,对联艺术必将繁荣发展,熠熠生辉。
“江河之所以能冲开绝壁夺溢而出,是因为其积聚了千里奔涌,万壑归流的洪荒伟力。”
泱泱中华五千年,文化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天不灭我斯文!“匡人”又奈我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