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一碗糖稀饭

2019-11-13

金沙江文艺 2019年10期
关键词:稀饭大舅糖果

我家的茶几上摆放着一盘糖果,有夹心巧克力、夹心软糖、大白兔奶糖、酥心糖、薄荷糖、棉花糖……记得这些糖果摆放已经有些时日了,总放在桌子上无人问津,于是我对正在收拾屋子的母亲说: “妈,这些糖果怕是要过期了,不要了吧。”我边说边去收拾桌上的果盘,母亲急忙过来制止: “死丫子,败家,这么金贵的糖果,咋个能说扔就扔。”

我知道,母亲对糖果的情结源于那一碗糖稀饭。

在我儿时依稀的记忆里,每年清明的时候,母亲总要带一些祭品,熬一锅香甜的稀饭,然后拽着我和妹妹走过一段崎岖蜿蜒的山路,去山腰上那一堆堆小山一般高大的黄土前祭拜。对于这些,不谙世事的我内心充满了不解和好奇。后来,长大些了,我终于能读懂母亲看到那一堆黄土时抑制不住的哀伤和悲痛,我才知道我的外公,我最亲的人就孤零零地躺在土堆之下。看到母亲哭泣,我的眼泪也忍不住流下来了,心里溢满了无尽的伤感。

在我的情感深处,随着母亲伤感依恋的描述,外公慈爱的面容渐渐刻入了我幼小的心灵,并伴随着母亲年复一年的念叨而更加清晰和明朗。我深爱我的母亲、心疼她提到外公时的不舍,因而对外公的情结也日渐浓郁。

外公的童年几乎是在贫困与饥饿中熬过的,那样的年代,贫穷与艰难在他宽厚的心灵烙上了深深的印记,让他一生孜孜不懈地追求充裕而富实的生活。外公生活的年代,整个国家从上到下都在搞大集体生产运动,世代生活在农村的外公和外婆每天都要起早贪黑到公社上去挣工分,辛劳一年下来,粮食也就勉勉强强够全家糊口。

虽说生活辛苦,家里经济状况窘迫,但在母亲八九岁的时候,从来没有离开过大山半步、饱受了饥饿和贫穷折磨的外婆外公和太奶奶争执了好几天之后,最终还是执意让母亲到学堂上了学。母亲后来告诉我,去上学的第一天是她童年记忆中最为开心的日子,因为疼爱女儿的外婆用自己平时都舍不得穿的一件花灯芯绒衣服为母亲改制了一件漂亮的新衣。那件衣服虽说是改过的并且有些宽大,但在母亲眼里却如获珍宝,每次穿在身上自然也舍不得脱下来。童年时代的母亲只有这么一件穿得出门的衣服,穿脏了以后就只能在夜里脱下来,然后披着破旧的床单费力地用皂荚水洗干净了晾起来,第二天一大早高高兴兴地穿了去上学。

平日里,由于外婆和外公忙于搞生产,无暇照顾幼小的孩子,于是母亲上学时就多了一个任务,那就是背起她最幼小的弟弟去上学。尽管童年充满了困苦和艰难,但母亲已经感到很满足。只可惜好景不长,那样的年代,要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劳动力是少不得的,母亲磕磕绊绊读到三年级的时候,不得不失望地辍学了。

那样一段半饥半饱的年月,孩子是最受不了饥饿的。有一次大舅实在受不了饥饿的煎熬,和村里一个比他大的孩子偷偷摘了生产队上的一个小南瓜想去烧了吃,结果被生产队的会计发现后抓住了,说是要在他脖子上挂着那个瓜,写上 “我是贼”的标牌在晒谷场上站三个小时。外公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急忙赶来了,一生不甘忍受欺辱的外公后来气不过就和会计吵了起来,接着把站在谷场上两腿发软的大舅拽回了家。那一次,在生产大会上,可怜的外公被队上以莫须有的罪名批斗得精疲力竭、两眼发花。我那一辈子从没有人在背后戳过脊梁骨的外婆,怎受得了这样的侮辱,她内心里的整个世界仿佛都陷入了黑暗中,心力交瘁的她就连死的心都有了。想到三个年幼的孩子,外婆最终还是坚强地挺过来了。

那一年撒小秧的季节,乍暖还寒,老实本分的外公因为公社要栽秧,大坝涵洞打不开,水性颇好的外公便独自承担了下水查看的任务,寒冷的湖水,让人不寒而栗,但是身体结实的外公顾不了那么多,一个水猛子就扎到水底检查涵洞的情况,因为外公水性好,不多时就把涵洞打开了。但是因水太寒,外公回家后一病不起,家人们便把他送到乡卫生院诊治,医生诊断说是伤寒病,伤寒病在那时是无药可治的。外公知道这病反正也治不好了,家里还有五个未成年的子女,在医院里还要耗费家里的钱财,所以一再坚持回家里用草药治疗。本来就贫困的家,此时更是雪上加霜,没钱治病的外公只能躺在病床上靠外婆到山上采来的草药维持病情。

十多天后,外公的病情一天天加重了,终于没能逃过病魔的恶爪,奄奄一息的外公临终前说想喝一碗糖稀饭。外婆不敢有丝毫的怠慢,心急火燎地找村里的公社社长说情,说想去借点红糖来给外公煮糖稀饭。可是外公终归没能等到出去借糖归来的外婆……这件事一直成了一家人永远无法愈合的心病。

后来,养家糊口的重担落在了外婆一个人身上,天长日久,积劳成疾,外婆得了哮喘病,但是她还是以一种农村妇女骨子里的韧性,历尽艰辛把五个儿女养大成人。多年后,儿女们虽然都成家立业了,但是外婆家的经济条件依然不太好。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婆的哮喘病越来越严重,以大舅家和众姊妹们的经济条件,没办法给老人去更好的医院医治,大舅和姨妈们只好四处问药,给外婆带回各种治病秘方和草药,但是收效甚微。外婆终于在五十岁的时候,带着一身的痨疾去世了。老人的离世,给大舅和姨妈们的打击非常大,身体本来就不太好的舅舅病倒了,继而得了严重的肺炎……

若干年后,改革的春风吹遍了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大舅不但治愈了肺炎,而且还种上属于自己的几亩田地。除此之外,善于钻研的大舅还开了一个小型的机械修理厂,舅妈在家又搞了几样副业,收入逐渐增多了,生活也日益好转了。大舅后来又把狭窄、阴暗、潮湿的土坯房换成了一幢三层楼的小洋楼,还添置了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大舅的气色也因生活质量的提高而一天天好了起来,一改前些年忧郁的神情,脸上逐渐多了些红润。

前一久,趁我休假期间,便开着车陪母亲去看望六十多岁的大舅。几年没有回舅舅家,眼前的一切都让我感到乡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宽敞的水泥路取代了原来狭窄的弹石路。一路上,幸亏有导航引路才得以顺利找到舅舅们村里,曾经偏僻贫穷的小山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眼前的一切不由得让我内心翻腾:高高矮矮的小土坯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砖瓦房和小洋楼;坑洼湿滑的山路也不见了,一条宽阔整洁的新建水泥马路直抵家门口;小卖部变成了商品琳琅满目的超市;曾经吆马放牛的草地,都变成了烤烟示范基地……

不知是太久没有回来的缘故呢,还是小山村的变化太大了,要不是母亲跟着,我都不认得大舅家的家门了。此时非彼时,大舅家的砖瓦房也一样换成了一幢漂亮的三层的小洋楼,看着眼前的一切,我都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门口迎接我们的舅舅看到我一副疑惑的表情,忙说: “傻姑娘,站着做什么?快进来吧,外面热,屋里有空调呢!”。我带着喜悦的心情走进屋里,只见布置温馨的屋里摆上了新式的冰箱和29寸康佳大彩电,一组舒适的布艺沙发懒洋洋地卧在客厅里,正说着话,桌上的手机响了,我寻着手机铃声看去,原来大舅用的还是智能手机呢。

大舅一边和我们说话一边从冰箱拿了果汁,摆出许多甜点糖果,然后乐呵呵地聊开了: “现在的日子就是好过啊!以前地主家的生活怕还不及一般农村家庭的一点点,你看每一顿饭都有肉吃不说,还变着花样呢!要是你外公外婆还在人世的话,也可以好好享福了。”大舅说着这话的时候,眼里又掠过了一丝忧伤。一旁的舅妈忙接过大舅的话说:“是呀,你看现在国家的政策就是好!种地不用交公粮,还有多种政府补贴,农民有了养老和医疗保障,就连贫困户都住上的洋房,再也不用担心没好日子过了!娃娃们上学更不用交学费,国家每个月还给学生娃发生活补贴,农村有了老年活动中心和文化室,村子里最穷的一户人家都住上了小洋楼,这日子哟真是一天比一天强哟!”

说话间,舅妈进厨房端来热乎乎的冰糖银耳莲子粥递给我和母亲,笑呵呵的说: “来,尝尝吧!你舅舅喜欢吃粥,我只好每天都变着法子给他煮。”我尝了尝,香甜可口,我又想到了外公外婆当年因为一碗糖稀饭,心里又有了几许遗憾。如今,无论乡村还是城市,家里的饭桌上,都是变着花样,鸡鸭鱼肉不在话下,瘦肉粥、黑芝麻糯米粥、八宝粥、猪肝粥、枸杞银耳粥……那是应有尽有,愁的是怕你吃不下。

看着母亲和舅妈给外公外婆遗像前摆放的银耳莲子粥,我想,外公外婆在地下得知我们如今这富足的生活,一定会感到欣慰吧……

猜你喜欢

稀饭大舅糖果
大舅的一百元
大舅的一百元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与大舅会酒
稀饭凉了
观察:糖果找不同
一碗甜稀饭
雨季里的糖果湖
放坏了的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