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之变幻
2019-11-13
上世纪六十年代,是我们国家和人民最为艰难的年代,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历经连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北方干旱,南方水涝,农业大幅度减产。从城市到农村,人民生活非常困难。而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我们的苏联老大哥,又要我们赔偿欠债,且要用我们最最紧缺的猪肉、牛肉、鸡、鸡蛋等食品抵债。因而,从中央到地方,只好勒紧裤带过日子。各种物资非常紧缺,特别是粮、油脂、肉食、棉更为稀缺,没办法只好凭票供应,粮油烟酒糖茶菜肉食、肥皂、香皂、胶鞋、甚至豆腐、粉丝都得凭票购买。当时的票证多如牛毛,谁也说不清有多少种票证。总之,只要购买东西,基本上都得凭票。
那年每人仅发1.7尺布票,只能作补丁用。我家5人发得8.5尺,我妈说,用6.5尺给我做件衣服,剩余2尺作补丁用。我则提议给姐姐做件像样的衣服,姐姐初三就要毕业了,不能让青春年华的姐姐初中毕业了还穿旧衣服。全家都同意我的意见,姐姐穿上了红花格子的新衣服,光彩照人。
后来恢复到每人每年发1丈7尺布票,也就刚好够成人做一套衣服。那时的布料是纯棉布,可不耐穿,不到一年就破了,只好补补丁,补丁破了就再补上一块。那时的顺口溜: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那年头穿补丁衣服是再普通不过的事了。当时最好的面料是卡机布和灯芯绒布,虽然都是棉布,但厚实耐穿。毛料也有,但非常贵,普通人是穿不起的。我那时刚参加工作,最奢望的就是毛蓝卡机布衣服,但不容易买到。后来托熟人走后门,终于买到了布料,穿上了毛蓝卡机布衣服。妻则喜欢灯芯绒,左等右盼,货一到就去排队,花了3个多小时才买到,请缝衣社做成一件紫红色姊妹装衣服,了却了一桩心愿。
进入八十年代,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取得初步成果。经济形势逐步好转,各种物资供应也多了,科技也在进步,人造纤维布也开始上市了。不收布票,但价格不菲,比棉布耐穿多了,也吸引了一些人购买,我特羡慕当时流行的的确凉衬衣,男人穿着非常耐看,绿白相间的条形花纹,美观不说还非常耐穿。由于刚参加工作,月工资仅20多元,刚够买一件,只能奢望了。后来云南纺织厂生产出一种叫滇纶的人造纤维布,价格虽然比棉布高,但不收布票,也就能吸引很多人购买。我也买来做了一套衣服,确实比棉布牢实多了。当时没有成品衣服卖,只能买面料拿到缝衣社量体裁衣定做。
到了八十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不断地深入,国家经济进一步好转,市场上各种物资供应充足丰富。国家取消了实行多年的农村肥猪派购政策,包括粮、油、肉食等在内的一切票证全部取消,市场完全敞开供应。从此由计划经济走上了市场经济的道路。随着化学工业进一步发展,人造纤维市场逐步占领了市场,取代了棉布。成衣制造业也逐步兴起,而缝衣社则日益冷清、门可罗雀,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最后只好退出历史舞台。
进入二十一世纪,服装行业蒸蒸日上,农村、城市服装商店林立。什么涤纶、腈纶、聚酯纤维布衣服应有尽有,有混纺的、有百分之百人造纤维的、也有纯棉的,但反过来纯棉的价格比人造纤维的高出好几倍。
服装样式很多,大、中、小号齐全。男式服装大多为西服、夹克之类,上世纪流行的中山装已不多见了。西服、夹克价格不低,听说有上万元一套的,但在我们县级城市,最高也就几千元、上千元一套,一般的也就几百元一套。虽然贵一些,但现在的衣服耐穿,几年也穿不破,穿旧了总得换新的。
女式服装样式、花色品种可就多了。每个商场商店里花花绿绿、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什么短裙、长裙、连衣裙、风衣……我也说不清有多少种样式,反正一上街,就看见女人们穿着各色各样衣服,人人打扮得花枝招展,像仙女下凡一般,让男人们看了心动神往。有一位女同事曾对我说:“天天买衣服,却天天没得穿”。我听了不解地问道: “此话怎讲?”她解释道:“款式变动太快了,穿不到半年看着就觉得土了,赶不上潮流了,只得又买。”
我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参加工作就穿中山服,一直到九十年代,已经三十多年没变过。到西服刚上市流行时,我心动了,但一问嫌价格高,舍不得买,还是再等等吧。又过了几年,西服已经很普遍了,西服价格并没有跌。妻子一再劝说: “你一个知识分子还老土,一点不会赶时髦”。我笑着说: “土了才接地气呢”。我一咬牙,花了半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套,穿起来还挺精神。到后来,夹克也很流行了,我的经济条件也好多了。西服有了,夹克也有了,现在我的衣服多了去了,有儿子买的、有女儿买的、有妻子买的、也有我买的,穿之不完、用之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