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英语教育的文化审视研究

2019-11-13张蔷

海外文摘·艺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言英语

张蔷

(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205)

0 引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我国现如今的经济结构形式,我国经济的建设发展与大学生的在各行各业的积极艰苦奋斗紧密相连。在当今世界,英语已成为国际交流的通用语言,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自发地学习英语。英语教育也纳入了义务教育的科目中,成为与语文、数学等同等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尤其是在涉及专业核心技术里面,大多国际性的交流都是英语交流。因此在高等教育里面,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使之满足社会的需求是当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1 高校英语教育进行文化审视的重要意义

1.1 促进高校英语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在现代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一直强调“文化育人”的教育观念。英语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还能将英语用于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增强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和英语核心素养。将所学的英语知识用于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是现代社会市场对于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高校的英语教育应该侧重于英语应用能力以及用于国家的文化学习方面,增强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英语文化和本国文化的融合教学。由于中国学生大多数都是在本国学习英语,因此在教学中要更加注意理解跨文化角度下的英语文化和本土文化。这也是在母语的环境下用英语语言思维方式来重新认识本土文化,将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来进行探讨学习本土文化的新型教育理念。在现代多元发展的社会,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更好地用于日产交际和人文发展是高校英语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1.2 促使高校教学的文化性加强

传统对高校教育的文化研究方向主要是对教育普遍的价值追求,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对高校教育的研究方向逐渐转为教育人文化,通过激发学习兴趣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语言教学是将语言和文化连接的重要工具。因此在语言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英语基本词汇以及语法的掌握,更要注重对于语言自身的文化性质的学习。在世界文化深度融合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教育的价值研究方向也会随着改变。高校教育改革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做出调整。教学评价也不再是局限于考试成绩,更多的是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结合。在文化审视的角度下,教学过程会更加注重语言教学的参与性和实践性、教学过程的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教学以及语言自身和学习者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体验到更多的情感教学和文化体验,提升高校整体教学质量。

1.3 高校人才综合培养的需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社会文化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可想而知,英语在促进不同文化的共生共存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运用语言工具的同时,要从文化视角强调英语作为不同文化融合与创新之间的桥梁作用。因此,在全球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大学英语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也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增进文化理解的有效途径。在多元文化发展趋势下,要在文化理解的基础上实现文化创新和多元文化共同发展,就必须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适应能力。

2 高校英语教育与文化审视的关系

文化审视是从文化的角度来评价高校英语教育。文化的概念比较宽泛,在学术界没有对文化形成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文化是包括人类所有社会活动和精神世界的产物。文化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例如:历史、风俗习惯、文学艺术、价值观等,是在人类长期发展过程中,被人们广泛的认可和传播。高校英语教育的文化审视研究主要是看教学的最终效果能否有效的促进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在文化审视的角度下,英语作为工具性语言,除了自身的交流功能,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底蕴。文化审视强调将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文化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地利用文化的影响,把它和高校的英语教育联系起来,为推动文化的深入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

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外国语学院,里面就包含了对英语的专业教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习新的语言,将语言用于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帮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这也是高校教育改革后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英语作为交流的工具,是学生认识西方世界的重要媒介。高校的英语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导,注重学生文化内涵的丰富,同时加强高校英语教学的文化性,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在高校的教学中要将二者结合起来,既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基础语言能力,也要增强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的了解和应用,促进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

3 从文化审视角度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措施

3.1 加强英语教学的工具性和文化性

我国高校的英语教学一直是强调英语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考核标准严重束缚了高校学生对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上课认真听课,课下完成作业。期末突击一下,就能简单轻松地通过期末考试。而学生真正学到的英语知识有限,也没有培养起学生自我学习英语的能力。英语的学习不仅是作为工具性语言的学习,还要加强英语文化的深层次学习。这也是有效掌握一门语言的重要方面。这就要求高校的英语专业学习必须是对英语全方面的教学,包括英语口语能力、听力训练、翻译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同时还要加强跨文化英语各国背景情况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综合能力和英语核心素养。在教学过程中,高校教育的英语主要作用是进行交际和看懂专业领域的相关英语。老师和学生都应该重视英语的实际学习。课本知识的学习必不可少,因为那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同时还是进一步强调学生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看懂英语相关同义的表达。这也是英语教学工具性的体现。

3.2 转变教学方式,增强英语的趣味性学习

英语是一门综合的学科,也是一个长期学习的过程。大学英语要面临的英语考试很多。学生需要结合自身对英语的学习情况来参加不同的英语考试。英语的学习短时间是看不出学习效果的,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英语学习强调积累,这需要学生不能忽视每个小环节的学习,包括简单的词汇记忆、语法固定搭配以及音标的掌握。因此在繁复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坚持下去,加上英语教学的趣味性不足,使得学生很快丧失了学习的动力。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校对英语的教育教学方法也应该不断与时俱进。如何改善并且创新教学形式使其适应新时代国民教育对学生的素质要求,是老师们在新型环境下需要考虑的。我们主张用多媒体这个媒介贯通学生与老师。创建全新的英语课堂,使学生逐渐使用英语进行说话和养成英语思维的习惯。同时也主张户外教学模式,老师可以尝试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形式丰富的英语活动。例如:英语角、茶话会、英语演讲竞赛等。让高职生踊跃参与,享受英语。增加英语学习的趣味性,让学生自发主动地学习英语,探索英语文化内涵。

4 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社会文化交流的桥梁。可想而知,英语在促进不同文化的共存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和教育是紧密相连的,在高校的英语教育中也要主张英语文化的学习。只有将语言的学习转变为增强知识能力和培养学生核心人文素养才能有效促进高校英语教育的真正变革。要充分把文化的影响和高校的英语教育联系起来,为推动文化的深入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做出积极的贡献。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语言英语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酷酷英语林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