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月》五唱评述

2019-11-13

对联 2019年2期
关键词:折枝白露半夏

日前,某诗钟社吟哦,发来诗钟作品30首,请我予以点评。虽于折枝我亦是“半桶水”,但“恭敬不如从命”,不敢懈怠,我只得硬着头皮,将自己的看法向钟社吟友一一汇报,谬误之处,还望斧正。

一、合格作品

霜飞柏岭风婆怒;

雪落松山月老欣。

敛絮庭前风过处;

封苔窗下月来时。

篱前把酒风含笑;

竹下烹茶月去愁。

晨雾初升风诱梦;

晚霞已落月勾魂。

扫黑何嘲风作秀;

惩贪愈见月持廉。

以上5首作品词性、对仗、类别等皆较好,如:霜/雪、柏/松、风婆/月老,其中风婆/月老的眼字在30首中非常突出,说明作者在眼字上着实下了功夫;诱梦/勾魂、敛絮/封苔等都非常好,能借前人诗且能化用;更有能将目前扫黑/惩贪入诗,说明作者有“诗歌合于时代拍”的主导思想。但个别字还需推敲。

二、基本合格但值得商榷的作品

江边送客风迷眼;

陌上逢君月醉人。

该首作品中,人指整个人,包括眼、口、鼻、齿等器官,相对人体器官为单位,在类別上分人是总称,眼是总称中的一分子,也叫别称;以总称人对别称眼,此犯折枝总称不能对别称之忌,如花对菊、树对杨,故建议改“醉人”为“透心”。

花开陌上风来早;

柳探江头月挂迟。

此首花是总称,柳是别称,是树中的一种别称,故“柳”改为“树”。本首与上一首从字面、词性来看皆对的不错,基本合格是指词性方面合格,但以总称对别称,属于行话中的“头门刷”(即词宗取诗时第一道工序是将犯忌的诗统统挑出不在评选考虑之内),故作者切勿犯此类错误。

南山白露风声起;

北岭中秋月影升。

此作对仗、词性、总称、别称等皆没错。但南山对北岭、白露对中秋、起对升仍有毛病。从字面看,白露与中秋是描写中秋节与白露这个节气,或有人会理解为“露白”天冷,所以西风、寒风起,如这样理解中秋二字要换“秋深”;或有人问为什么说南山、北岭有露白,秋深且有风声起月影升呢?我用北山、南岭行吗?或将北山、南岭换其他字眼行吗?再换东岱恒山行吗?可见能换此南山、北岭的词很多很多,非诗中所定义的只有南山、北岭,故此四字嵌入诗中理由不足,即使词宗取此句亦在低句之列。

叶舞枝摇风作曲;

波浮影动月寻鱼。

曲对鱼门类相差太远,暂且不说曲对鱼的虚实之别,勉强对上也只算宽对。该作存在另一个问题,是否浪费4字?我用“枝摇风作曲,波动月寻鱼”就可表达差不多的内容了。折枝字数本来不多,嵌字折枝除眼字只剩12字,再浪费4字剩下多少字?诗钟因字少所以要求用字精炼,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多层的意思,用14字只表达3层意思,与用14字表达4层意思,从空间容量讲谁高明得法呢?不言而喻。

山照煦日风摇苇;

舟荡清波月照洲。

山、日、风、波、月、洲皆天文地理类,其中又用苇、洲对上,有的认为此类非工对,苇、洲二字非常刺眼,若能换上同类对同类更好。此在折枝曰“左右相撞”。“照”,出律。

三、存在词性问题的作品

荷塘微语风声细;

画艇轻摇月色浓。

荷塘对画艇门类相差太远,最多算宽对。但该作中,语是名词,此处借用动词,摇是动词,如语也换成动词或摇也换成名词借用动词方工。

我立舟前风拂拭;

君临桥下月随行。

折枝要求动、名、虚、形容词、数词、量词等皆相对(其中数词要求最宽),从语法中讲,主谓、动宾、并列、偏正等皆要相对。该作中,拂拭是并列式,随行是偏正结构,故不行。

以下作品皆存在词性相对不妥的问题:

红叶秋来风景异;

碧枝果坠月光华。

才送初春风景好;

又来盛夏月光柔。

紫竹庭前风韵远;

红梅苑外月华幽。

塞北寒冬风怒涌;

江南盛夏月娇明。

对酒当歌风快意;

临窗泼墨月温柔。

壮士归途风喝彩;

骚人唱赋月偷听。

金秋塞上风和顺;

望日晴空月皎澄。

四、对仗不工的作品

花开半夏风光秀;

叶落深秋月色柔。

半夏,作者原意想表达夏季一半的时间,但半夏亦是中药名,乍读易产生歧义,若要表达半夏用“仲夏”即可,“盛夏”对深秋也行。风光对月色,也有不妥。

佳人相聚风迎客;

美梦连来月满楼。

佳人对美梦,门类不大工;客对楼,相差甚远。

暴雨当前风肆意;

乌云幕后月朦胧。

幕对当、肆意对朦胧,不可。

雁过云端风送别;

蛩鸣菊畔月相思。

雁、蛩动物类可相对。风、日、云天文类,菊花卉类,“菊畔”二字好像不妥,如有出处尚可。

窗下静观风里柳;

门前共望月中天。

风、月、天一类,柳另一类。

五、用字浪费与虚实不对的作品

云山雾水风吹浪;

玉露银霜月送情。

该作同样存在浪费字情况。同时“浪”“情”相对,属于典型的虚实不对。

举眼溪边风拂柳;

低头井底月怜香。

“柳”“香”虚实不相对,宁将“香”改为“蛙”,且井底哪有香?

丹枫舞叶风勤奋;

金桂飘香月喜欢。

“叶”“香”虚实不对,因此二字被列入“头门刷”。

六、引前人原句问题的作品

柳营试马风声起;

虎帐谈兵月影移。

对句工整。该诗钟出自“柳营春试马,虎帐夜谈兵”, 引其中8字入诗,行内话曰“现成句”,虽内涵对仗等皆不错,但折枝不提倡。引8字,再加眼字已凑10字,一首折枝只14字,除10字外作者只作4字,有偷工之嫌。一般地说,也算不成文的规定,上下句各引用两字为最多,此类诗曰“没造工”,不是自己肚里的货。(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也是自己积累的知识。)所以,词宗碰到此类诗多是不取或取低句,新钟友不晓“行规”,偶尔作一两首也是可以理解的。

下期钟题

《归·统》一唱

截稿时间:

2月16日

投稿邮箱:

zm050125@sina.com

来稿注明“对联”字样,不发附件。

猜你喜欢

折枝白露半夏
我们的节气白露
农事 白露
白露 秋分
古方常用之半夏,有哪些功效呢
江城
半夏入药多炮制
白露米酒
金缕衣
花开半夏 Let the flower blooming any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