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
2019-11-13李新华
李新华
(新疆库尔勒市巴州第二中学,新疆库尔勒 841000)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提高,德才皆备的全面型人才成为社会发展需求。教育教学改革与社会发相契合,以培养德才皆备的全面型人才为主的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给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大方向。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知识积累、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高中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为学生未来发展成为全面形人才奠定基础。人的素质包括文化素质、身体素质、思想观念、道德素养、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想要提高学生思想素养,需要从数学学科知识特征、学生身心发展特征进行考虑,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探讨,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不断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
1 高中数学教学现状
1.1 教师教学方式落后
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于教学知识、应试技巧的传授,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中基于课本教材,对应试知识点进行展开教学,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难以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育不是灌溉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到学生手上。”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教学理念,体现“学生为主”的现代教学理念,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留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良好学习观念的形成。
1.2 现代教育资源应用不足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我国各个高中学校教学设备越发完善,现代教育资源丰富,如,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资源的丰富,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进步的标志,有效的使用现代教育资源,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思维、学习能力的发展。如,教师在讲解“空间几何”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去对几何图形进行分解与组合,促进学生有效理解图形,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声、像、图、文相结合的特征制作丰富多彩的教学课件,抓住学生眼球,促进学生展开主动学习、主动联想,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另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收集相关教学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目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很多教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旧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落后,没有有效地使用现代教学资源。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作为教学的领导者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知识,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形成了一种束缚,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被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丧失。教师合理应用教学资源,创新课堂教学手段,不仅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性。
1.3 教学评价方式单一
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在展开过程中由于受到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展开教学评价时,以学生学习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方法,将学习成绩好得学生纳入优生范畴。这种评价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缺乏全面性,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量。教学评价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这一因素,使得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的培养,将课堂教学时间都花费在知识教学上,忽视了展开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意义。课堂教学中发展学生综合素质,与新课改教学理念相契合,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成为德才皆备的全面型人才。
2 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策略
2.1 尊重学生个体特征,展开因材施教
课堂教学是面对全体学生,不是对个别学生展开,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一个特定的教学方式,对所有学生展开统一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个性特征难以发挥,学习积极性较低。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点复杂、抽象,学生基础能力、智力水平、学习习惯等会对学生的学习效率产生影响,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个体特征,采用同一教学,那么将会形成两级分化现象。两级分化现象的存在,会造成学生之间的差距问题出现,导致差生的学生学习信心受到打击,甚至于使得差生丧失学习兴趣。另外,两级分化现象的存在,影响教学教学的展开,不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规划,影响教师对教学进度进行掌控,增加了教师教学压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个体特征,展开因材施教是必要的。个体差异不可避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展开因材施教,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能力。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鼓励学生进行质疑,促进学生进行多练、多学、多问。其次,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对每一个学生进行负责,做到不放弃、不抛弃,当发现学生对学习丧失兴趣或是信心时,教师要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与学习的趣味,以此来鼓励学生积极学习。三是教师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展开分层教学。在分层次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层次性较强的教学问题,对个性学生进行针对性提问,如此既能对学习上存在较大问题的学习进行引导,也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课堂学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取得进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展开因材施教,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2.2 引进数学思想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著名教育家米山国藏提到:学生在初高中所学习到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在进入社会后很快便会遗忘,但今后无论他们从事什么行业,那些刻入学生骨髓的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方法将会对他们的工作取到积极的作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引入数学思想方法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内容。如教育家J·S布鲁纳所说:在学习过程中把握数学思想与方法,能使数学知识更易于理解与应用,领会基础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方式是通往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数学思想方式的引入可以促进学生形象思维、直觉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数学学科中采用到数学思想方式有转化归纳,分类讨论、数形结合。转化归纳可以一个较难的问题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一个较为简单的问题,并对其解答方式进行归纳总结,降低问题解决难度。分类讨论可以对每个问题在不同的条件、要求之下的解决方式进行讨论,以此来帮助学生对复杂问题进行解决。数形结合是几何与代数学习中常用到的方式,可以将数与形两个看似完全不相关的内容,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转化,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解决问题。数学教学中引进数学思想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还可以有效的发展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
2.3 展开科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使学生逐渐形成的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压力骤然加大,学生仅仅有想学的兴趣、能学的能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习惯,一步步的进行展示积累、能力发展。学生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学习过程中做到事半功倍,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高中数学学科学习中,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两个阶段对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一是课前展开预习。课前预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这个阶段,教师要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预习过程中,教师应该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对教学的重、难点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为接下来的课堂学习奠定基础。二是课后复习指导。课后复习是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形成良好知识系统的有效方式。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后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帮助学生解决数学知识点多、杂的问题。习惯是绝对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高中数学学科知识点知识教学复杂、抽象,学生想要学习数学,就应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 结语
素质教育的发展,促进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展开,高中数学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高中数学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教学问题,对于提高教学效益,发展学生的学习品质具有负面影响,如教师教学方式落后、教学评价方式单一、现代教学资源应用不足等。本文基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进行探讨,从教师教学方式上提出了三个教学策略:一是尊重学生个体特征,展开因材施教;二是引进数学思想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展开科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