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女作家项美丽的传奇人生

2019-11-13

中外文摘 2019年20期
关键词:瑟斯邵洵美帕特里克

李 博

项美丽是沈从文《边城》的首位英译者。她一生写了52 本书,至少12 本与中国相关,却很少被译成中文,人们更愿谈论她与邵洵美的异国恋。

1905年1月,项美丽生于美国圣路易斯一个德裔犹太家庭,在五女一子中排第五。

上高中时,项美丽和妹妹因穿短裤上学,遭老师责骂,在回家路上,又被蹲守记者拍照,以“不正派服装”的典型见报。

17 岁时,项美丽考入威斯康辛大学化学系,后转到工程系。最终,她成为该系第一位拿到学士文凭的女生。毕业后,她在一家采矿公司任工程师,可很快就厌倦了自己的工作。

最先发现项美丽写作才能的是她的二姐夫。他把项美丽的家信略作改动,投给《纽约客》,得到主编哈罗德·罗斯的赞赏。罗斯对项美丽说:“年轻人,你颇有才能。你将会比我认识的任何人都言辞犀利。”

自1929年5月在《纽约客》上发表首篇文章,项美丽与该杂志合作67年,共发表200 多篇作品,直到去世前,她还在上面发表了生平第一首诗。

1929年,作为作家达菲·卢梭的女友,项美丽陪卢梭赴欧洲旅游。在地中海邮轮上,她结识了冒险家帕特里克,听帕特里克讲述了自己在非洲游荡的经历。

1930年,项美丽用第一本书《初出茅庐手册》的预支稿费购买了一张三等舱船票,去刚果找帕特里克,和他三个非洲妻子及仆人们在森林中生活了20 个月,还收养了一名非洲孤儿。

1935年,项美丽到了上海。用她的说法,她只是来做几件旗袍。此时她已出版了4 本书。

此前项美丽成为有妇之夫、剧作家艾迪的情人。艾迪表示会为她而离婚,但始终不肯行动。一番激烈争吵后,项美丽与二姐海伦来上海散心。她写道:“(上海)到处是霓虹灯,到处是大块的金色招牌,真是一个俗不可耐的地方。”

到上海后,项美丽决定待下去,恰好《字林西报》(英国人在华出版的、历史最久的英文报纸)原来的女记者结婚走了,便雇用项美丽替代。

不久,项美丽结识了邵洵美,二人开始同居。

美国报纸惊呼项美丽成了“中国人的妾”,中国媒体则将此演绎为才子佳人故事,但学者苏友贞查阅相关英文文献发现,项美丽极少在文章中提及邵洵美。

邵洵美将项美丽带入上海文学圈,两人办了结婚手续。项美丽说:“这算半个玩笑。我们都没把它当真。”

项美丽第一次看到邵洵美吸鸦片,立刻产生“当瘾君子的梦想”,她一年后才染上毒瘾。她晚年回忆说:“我当时年轻,以为吸鸦片是时髦而罗曼蒂克的。”

在香港,项美丽遇到此生真爱——博克瑟斯。他是当时英国驻香港的军官,因钦佩项美丽的文采,曾到上海拜访她。回港后,博克瑟斯结了婚,婚后与妻子生活不谐。

博克瑟斯与项美丽重逢,感情迅速升温,不久有了私生子。限于军纪,博克瑟斯无法公开承认。

日寇攻占香港后,博克瑟斯被关入战俘营。项美丽作为美国侨民,也被关押后遣返。在办理遣返手续时,日本军官颇感困惑,问项美丽:“你是中国人的妻子,为何与英国人生了小孩?”

项美丽回答说:“因为我是坏女孩。”

回到美国,项美丽因关系复杂,差点被当成日本间谍再度入狱。

战争结束后,博克瑟斯重获自由,与项美丽结婚,二人相伴了50 多年。

在《时与地》中,项美丽写道:“我想我也曾是个漂游者,或者我想成为那样的人……我也跟着哈克贝利·芬在密西西比河下游漂流,也跟着汤姆·莎耶一道迷路,四处航行,走遍全世界,结识各种人物,好逃离沉闷的家。”

项美丽没想过成为文学家,她说:“写作在我,是一种有如游戏的活动,不过,我从未想到我正在努力成为一个作家。”

1997年,项美丽病逝,终年93 岁。

猜你喜欢

瑟斯邵洵美帕特里克
遇见奥兹(节选)
出版家、理想主义及其他——读《邵洵美:出版界的堂吉诃德》随感
粉红色的小企鹅
邵洵美:文人中的性情中人
卡梅隆·迪亚兹撞见狗仔 我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