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行动
2019-11-12陆勇强
陆勇强
这是一个新概念层出不穷的时代。
过去几年我们创造出来的概念,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总和。我们已经生活在了一个概念横飞的年代,每一家企业都被人为地贴上了各种概念的标签,你是屬于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你是属于初创型企业还是成长期企业……对于这些不断迭代的概念,其实大家都莫衷一是,心中惶恐不安。许多老板或是被生疏的概念刺激了,他们打“飞的”到处学习取经,希望自己能照“概念”中所讲的那样,站在起飞的“风口”,但最后效果如何只有天知道了。
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不缺少概念,也不缺少停留在口舌之间的创新,而是缺少对创新的一线执行力。阿里巴巴的商业模式当年又不是什么秘密,为什么只有马云以“地推”的方式,即便在被人骂为“骗子”的窘境中,还是一往无前地做;腾讯的商业模式也不是什么秘密,为什么只有马化腾以远足的心态和坚韧的毅力去做了……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
12年前,我经常往返于杭州与上海之间。在铁路上海南站的天桥上,携程网的“地推”人员向我介绍网站如何使用,他们不厌其烦,即便被人斥责,仍然孜孜不倦。这样的“地推”人员还出现在火车站候车厅里、机场候机大厅里……他们就用这样野蛮的推广方式,把一个“独角兽”网站慢慢养育起来。这十多年,我看着它一步步在长大,真的感慨万千。
而这样的执行压力又有多少人能承受呢?
美团外卖现在非常火爆,但许多人都不知道,在全国推广前,他们在北京发了4个月的传单,然后通过传单的反馈数据,建立了数据模型。这样的活,创业精英们能俯下身来去做吗?是不是觉得掉身价了呢?
创新不仅仅只是嘴巴里的一个概念,而是一种信仰。如果你有了信仰,就可以承受更大的压力,甚至苦难。
现在我经常用“滴滴出行”打车软件,每用一次,就要感叹一次,它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给亿万人带来了方便。但说实话,这样的打车模式并非一个伟大的创新,这样的软件设计也不是什么高精尖。按照我对软件市场的了解,程序员编写一个类似“滴滴出行”的软件,并不麻烦,但要让近亿人使用这种软件,那就需要强大的执行力,要冒巨大的推广风险、资本风险,又有多少人敢于冒这样的风险?
创新最可怕的是停留在口中的创新,坐而论道,百无一用。对于创新而言,往往是一万个概念还不如一个行动。
(编辑 郑儒凤 zrf911@sina.com,西米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