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对手足口病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探讨

2019-11-12何必贤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9期
关键词:手足口病预防安全性

【摘 要】目的:探索儿童接种手足口疫苗对手足口病的预防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22日至2019年3月22日期间我院100例适龄儿童(实施奇偶数法分组模式)为试验对象,对照组的50例小儿不采用任何处理,与家属做好相关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的50例小儿在健康宣教基础上,配合手足口疫苗接种干预。结果:观察组小儿≤24个月手足口病发生率(0.00%)、25-30个月手足口病发生率(0.00%)、≥30个月手足口病发生率(2.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小儿手足口疫苗的接种,能够起到预防效果有效、可靠、安全目的,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接种;手足口疫苗;手足口病;预防;安全性

手足口病可通过密切接触、呼吸道接触、消化道传播,以夏秋季多见,多发生在学龄期儿童[1],主要是因EV71、COXA16等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诱发病毒因子为EV71,早期可表现为口腔、足、手等部位出现疱疹、斑丘疹以及发热,随着疾病恶化,还可引起肺水肿、循环障碍、脑脊髓膜炎、脑膜炎、脑炎等,甚至影响小儿生长发生和生活质量[2],而随着研究深入,导致小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为神经源性肺水肿、重症脑干脑炎,为了减轻对小儿身心健康的危害,还需尽早采取措施干预[3]。而通过早期的手足口疫苗接种,能够有效刺激机体产生抗EV71的免疫力,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而本文在预防手足口病时,采用了不同干预措施,如下文报道。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本次选择的100例适龄儿童均在2017年4月22日至2019年3月22日期间收集,选用奇偶数法分组,各50例。

入选标准:

(1)小儿监护人或家长均对本次试验具有一定了解性,能够配合完成各项检查工作;

(2)小儿年龄≤4岁;

(3)小儿各项资料齐全。

排除标准:

(1)排除对手足疫苗过敏者;

(2)排除存在急性疾病发作期和发热小儿;

(3)排除过敏体质或存在严重慢性疾病小儿。

观察组平均月龄(32.86±6.53)个月,平均胎龄(39.84±2.43)周;性别:男童28例,女童22例。对照组平均月龄(32.52±6.27)个月,平均胎龄(39.13±2.74)周;性别:男童29例,女童21例。两组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处理,与家属做好相关健康知识宣教。观察组采用手足口疫苗接种,在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间隔一个月注射一次,每次0.5ml,连续注射两次。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各年龄段(≤24个月、25~30个月、≥30个月)的手足口病发生率。

手足口病诊断标准:脚掌、手掌出现疱疹或斑丘疹,部分小儿口腔黏膜存在疱疹,存在明显疼痛感,经粪便分泌物检查,可发现肠道病毒71型。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22.0软件处理本次统计值差,当P<0.05,代表存在差异性。

2 结果

观察组各年龄段的手足口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观察组烦躁、腹泻、低热率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2所示。

3 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对医疗要求提出更高要求,在此项策略前提下,疾病控制、预防显得较为重要[4]。目前手足口病是小儿人群常见病,主要发生在3~5岁儿童,以夏秋季节较为常见,大部分小儿在出现手足口病时,可在口腔、足部、手部出现皮疹以及疱疹,随着病情恶化,还可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等疾病,再加上此类疾病发展迅速,若为及时发现、干预,可导致病毒迅速传播,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小儿生命安全和生长发育,对此还需注重预防观念[5]。

分析本次结果,观察组烦躁、腹泻、低热率等不良反应以及各年龄段的手足口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手足口疫苗接种能够有效起到预防作用,可降低手足疫苗的发生,且治疗安全性更高,可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儿童。但本次试验中,仍存在用药反应和发生率,对此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接种时需仔细核对疫苗的有效期、批号以及小儿的接种卡,主要在三角肌区域注射,且連续注射两次,中间间隔1个月,以免引起不良反应[6];

(2)在接种前,需要求家属详细、仔细观察相关知识内容,了解接种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小儿家属依从性;

(3)在接种、储存、运输期间,需严格遵循冷链技术规范,且从控制中心调取疫苗;

(4)在小儿接种完后,需观察30分钟,且嘱咐小儿家属当日不可沐浴,多饮水,保持适当休息,注意放置小儿抓挠接种部位,同时还需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通风,定期对小儿玩具、餐具进行消毒[7];

(5)减少公共场所的接触,保持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且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8]。

总而言之,手足口疫苗接种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价格低廉、预防效果显著等优势,用于小儿疾病预防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且接种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景異,李依恬,初艳慧等.北京市西城区儿童家长对EV71疫苗认知和接种意愿调查[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9):820-823.

[2]姜璎慈,王思源,李颖等.上海长宁区0~6岁儿童家长对EV71疫苗接种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8,34(3):246-249,287.

[3]高丽,陈爱女,赖耀荣等.2016年浙江省象山县5岁及以下幼儿家长手足口病认知和EV71疫苗接种意愿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4):474-477.

[4]李红霞,张文增,陈东妮等.北京市顺义区5岁以下婴幼儿家长手足口病认知情况与EV71疫苗接种意愿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6,27(5):25-28.

[5]杭惠,刘成,覃江纯等.苏州市5岁以下儿童家长手足口病认知与EV71疫苗接种意愿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7,44(24):4442-4446.

[6]高志英,乔学农.2017年北京市西城区什刹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肠道病毒EV71型疫苗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5):600-603.

[7]黄灵,张月华,林晓等.海口地区儿童家长手足口病认知情况与 EV71疫苗接种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8):995-998.

[8]马宇杰.幼儿家长对手足口病EV71手足口疫苗的可接受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48(7):219-220.

作者简介

何必贤(1972-),男,湖北省浠水县人。大学专科学历。黄冈市浠水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管医师。研究方向为免疫规划。

猜你喜欢

手足口病预防安全性
长效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
西药临床应用中合理用药对其安全性的影响
关于桥梁设计中的安全性与耐久性问题的几点思考
奥司他韦口服联合阿昔洛韦乳膏外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观分析
浅谈跑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和预防
360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
全氢罩式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