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缘续千年, 中斯文化交流历久弥坚

2019-11-12沈健

世界知识 2019年20期
关键词:中斯锡兰科伦坡

沈健

提起锡兰红茶,大家都不陌生,它与中国安徽的祁门红茶、印度的阿萨姆红茶和大吉岭红茶并称为“世界四大红茶”。锡兰红茶来自斯里兰卡,据说当年英国殖民者为了替代不景气的咖啡种植业,尝试在海外殖民地引种来自中国的古茶树,在斯里兰卡取得成功。1972年锡兰正式更名为斯里兰卡共和国,“锡兰红茶”的品牌仍被保留,成为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出口商品之一,也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干净的茶叶”。

斯里兰卡有“印度洋的一滴眼泪”之称,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自古以来,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交往从未中断,汉武帝时期就有官方使团到达斯里兰卡,东晋高僧法显曾在此停留两年,郑和七下西洋六次来到这里。“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境界在斯里兰卡有着神奇的体现。

这次来斯里兰卡,重点探访了法显当年居住的地方——斯中北部的阿努拉德普勒。清晨离开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繁忙的机场,汽车首先驶上一条“中国路”。这条连接科伦坡机场和市区的高速公路是中国在2013年援建完成的,全长25.8公里,被誉为斯里兰卡“国门第一路”。当前法显到达斯里兰卡的路则充满艰辛。

公元399年,65岁的法显从都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寻求戒律,历经十多年艰辛,最后到达斯里兰卡停留了两年,才返回中国。2018年中央电视台曾拍摄并播出三集中纪录片《佛国记——法显西行》,再现了那段促进亚洲文明交流和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旅程。

其实,法显从天竺南下,本来是打算取道海上丝绸之路归国的。但当他到达斯里兰卡的时候,看到佛法盛行,认为这里才是保存了最纯净佛教经典的地方,而阿努拉德普勒正是当年的古都和佛教圣地。法显的著述记载,当时城中有僧侣数千人,庙宇数百间。于是,他决定留下来,潜心研究和翻译佛法经典。如今,在法顯曾居住的无畏山寺,后人为他立了一尊铜像,由斯里兰卡当地居民守护。

法显出发之时走的是陆上丝绸之路,返航时则取道海上。他从斯里兰卡搭乘了一艘可容纳200多人的商船回国,记下了船上搭载的琳琅满目货品:书籍、宝石、珍珠、香料、丝绸,等等,可见当时中斯贸易之繁盛。法显带回中国的佛文经典为两国后世的文化交流种下了因缘。

到了隋唐宋元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达到鼎盛,大量商船在这条海路上穿梭,中国的瓷器、斯里兰卡的宝石都是各国商旅钟爱的货品。明清时期,郑和下西洋又将中国与斯里兰卡的交流推向了新的高潮。中国电视剧《郑和下西洋》曾数次在“锡兰山国”展开剧情,而“锡兰山国”正是今天的斯里兰卡。1409年,郑和第二次下西洋途经斯里兰卡时,在加勒的一处寺庙举办盛大布施活动,立碑勒文以垂永久。这块石碑如今被珍藏在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里,成为中斯友谊的历史见证。

中斯缘续千年, 友谊历久弥坚。乘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东风,中斯友好合作的故事开启了新篇章。这几年斯里兰卡经济形势不错,越来越多的高楼在科伦坡建起来,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厅、莲花电视塔等标志性建筑都是中国帮助设计建造的。科伦坡在建的大型商业金融居住区“海港城”也由中资兴建。

电影是极富魅力的重要交流窗口,这对中斯关系也适用。热门电视剧《延禧攻略》的导演温德光于2007年摄制的《晚安,科伦坡》是中国首部在斯里兰卡取景的电影,也是两国建交50周年的献礼之作。

此次斯里兰卡之行,我们在科伦坡遇到了一位名叫维木希·加亚桑达拉的青年导演。维木希在辗转多国学习电影后,最终回到斯里兰卡。他拍摄的影片《世界之间》在2009年获得第66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主演是中国演员黄璐(曾在《推拿》中饰演小蛮)。维木希说,他几乎带着黄璐走遍了斯里兰卡所有风景优美的地方,他很羡慕中国和印度合拍了电影《大唐玄奘》,希望有一天能和中国同行合作,把法显在斯里兰卡的故事搬上银幕。

几千年前,位于“东方十字路口”的斯里兰卡历经十多个世纪的洗礼创造出灿烂的宗教、艺术、绘画、雕塑文化,也磨砺出斯里兰卡人和平与宽容的善良秉性。和维木希一样,许多斯里兰卡人期待中斯合作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实惠。

猜你喜欢

中斯锡兰科伦坡
放了我
爆炸过后
“大众”日
LNG动力拖船将采用瓦锡兰主机
中船瓦锡兰发动机(上海)有限公司新厂开业
瓦锡兰将为集装箱船提供BWMS
《飘》中斯嘉丽的“双性同体”意识
瓦锡兰为中国政府公务船提供推进设备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