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合作的深层土壤是文化认同
2019-11-12尼德罗
尼德罗
从全球范围来看,当今世界最发达的经济带几乎全部位于沿海湾区。无论是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还是粤港湾大湾区,都概莫能外。
相比前三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最年轻,人口也最多,也可以说是最有潜力的一个。不过,除却上述优点,粤港澳大湾区在建设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合作局面。政治体制、司法体系不同显而易见,而粤港澳三地在文化认同上存在一定的区隔,也不容忽视。
长远来看,粤港澳的居民能否在文化上形成认同。这是决定粤港澳大湾区这棵参天大树能否矗立挺拔、不断茁壮的关键之所在。因为即使是科技创新这样的领域,看似与文化并无直接牵连,但在实际上,文化认同最终可以提供充沛的社会资本,即深入合作所必需的信任、规范与社会网络。
以旧金山湾区的硅谷为例,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珠穆朗玛峰,硅谷的发展最早起源于斯坦福大学周围的社区。这些工程师们白天在各自公司工作,晚上一起在咖啡馆、酒吧聊天。无形之中,工程师之间不但互相分享创新的心得,也互帮互助,形成类似的创业文化,诸如“天使投资”这样的创新正是在硅谷最先出现的。
回到粤港澳大湾区的文化认同,其底层代码中一定有相当比例的广府文化。但因为历史原因,港澳与广东又存在一定的文化差异,这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三地的认同障碍。所以,对于粤港澳三地的管理者、企业和民间力量而言,如何去弥合文化上的认同差异,成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相对而言,政治交流常常有赖于高层运作,经济合作则早已是改革开放40余年三地交流的主基调,在民间文化的交流上,三地拥有各自努力的广阔空间。尤其对于广州、深圳这两座城市来说,扮演怎样的角色才能更好地促进香港、澳门的居民与内地居民的沟通与交流,更加值得深思。
今年2月18日,中央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同时提到了“打造教育和人才高地”与“共建人文湾区”两部分内容。在教育层面,《纲要》鼓励港澳青年到内地学校就读。开放港澳中小学、幼儿园的老师到广东任教;在艺术层面,《纲要》鼓励合作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支持弘扬以粤剧、龙舟、武术、醒狮等为代表的岭南文化。
教育和艺术是促进民间交流的两大“利器”。也因此。今年6月24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节在各方的努力下已经在广州顺利召开。7月中旬,2019年湾区青年创新论坛也在广州中新知识城举办。青年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未来,三地青年们之间进行友好的沟通与合作,是人们最乐意看到的现象。而在这方面,深圳凭借着地理位置和科技创新的优势,已经迈出了更远的距离。
就在7月下旬,深圳企业界的重要代表腾讯公司,组织了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营。这个青年营从2017年开始,每年招募100名来自香港、澳门和广东的高中学生。通过7天的封閉式参观、上课、交流,内容包含科技、媒体、艺术、体育,活动最终促使更多的青年跳出自我,融入群体。颇值得一提的是,在前两届青年营中,来自香港的高中生,已经有数人在高考后选择来大陆的高校就读。一定程度上,这也体现了青年营式的交流之于塑造青年思维的“种子效应”。
很显然,更多的民间交流,更多的文化、教育、艺术活动,最终会让粤港澳的青年有更多的机会,从彼此认识到相互认可,再到集体认同。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目标,但也是一项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的工作。这就是民间交流的特征所在,也是民间交流价值的真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