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托伐他汀联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心衰临床分析

2019-11-12储红斌

安徽医专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拮抗剂射血阿托

储红斌

心衰是在心肌梗死、心肌病、炎症等因素作用下使心肌的结构与功能出现异常变化,最终导致心室的充盈和泵血功能不足。而慢性心衰(CHF)指的则是持续的心衰状态,患者常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腹水等症状,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高消费性[1]等特点,随着病程发展,CHF会从左心衰竭发展为最终的全心衰,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临床主要通过病因治疗、对症治疗来达到改善症状、缓解病情的目的,护理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治疗的主要手段为重新构建心肌功能与改善心脏供血模式等。阿托伐他汀可以对血浆的胆固醇与脂蛋白水平起到抑制的作用,从而降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有利于提高对心脏的供血能力。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研究阿托伐他汀结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治疗心衰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8 年1 月-12 月收治的84 例慢性心衰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依据盲选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2 例。实验组男性42 例,女性42 例,平均年龄(57.7±6.6)岁,平均病程(3.25±3.14)年;对照组男性40 例,女性44 例,平均年龄(53.8±7.2)岁,平均病程(3.25±3.14)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与病程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自愿参与并签订知情协议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确诊依据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2]。患有慢性心衰患者的年龄为50~80 岁;心功能中的LVEF不得超过50%。②排除标准:对实验数据有影响的患者;实验研究中,对治疗心衰药物过敏者;肾功能不全、精神类疾病等患者。

1.3 方法 ①对照组:患者使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口服,1~2 次/d,10 mg/次;酒石酸美托洛尔口服,2~3 次/d,12.5~25 mg;螺内酯;口服,1 次/d,20 mg/次。治疗持续时间为3 个月。②实验组:患者使用阿托伐他和汀结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进行治疗。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同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20 mg/d,1 次/d。治疗持续时间为3 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LVED、LVES、LVEF)的比较。②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LVED、LVES、LVEF)的比较 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LVED、LVES、LVE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LVED、LVES明显高于实验组治疗前,LVEF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LVED、LVES、LVEF都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水平的比较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前组间比较,bP>0.05

时间 组别 LVED(mm) LVES(mm) LVEF(%)治疗前 对照组 65.87±12.08 44.99±6.75 0.67±0.09实验组 55.35±12.31b 34.97±5.65b 0.78±0.18b治疗后 对照组 69.54±12.75 44.87±7.21 0.69±0.09实验组 57.31±11.58a 38.75±5.98a 0.86±0.12a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的比较

组别 n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左室射血(%)实验组 42 125.35±17.99 64.68±11.35 39.17±13.21对照组 42 155.35±14.31 79.64±13.45 49.24±11.54 t 8.4578 5.5089 3.7206 P <0.001 <0.001 <0.001

3 讨 论

慢性心衰是临床上伴随着并发症常见的疾病,该病的发生率多集中在中老年人群,由于中老年人群的身体各种组织与器官功能的下降,患有慢性心衰的概率也就随之增大。慢性心衰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呼吸困难,可能造成患者的死亡。所以,采取适当的治疗对于慢性心衰的恢复是极为重要的。目前临床上主要以有效的利尿剂对其进行治疗,不仅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症状,还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3~4]。

在医学的发展中,发现能够造成慢性心衰的机制是由于外界与内在因素的影响,致使人体内的活性物质的合成与分泌提高,而提高的活性物质具有专属性,且仅仅在心肌中起作用。当心肌受到损害,在重建时最易引发慢性心衰。故对心肌的重组进行有效的抑制,能够明显的减少慢性心衰的发生。阿托伐他汀属于他汀类药物,阿托伐他汀治疗慢性心衰的优势[5~7]:阿托伐他汀具有抑制炎症的作用;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心肌增厚的作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抑制G蛋白偶联的信号向心肌的传送,其使基因的表达发生错误,生成纤维细胞;阿托伐他汀具有对动脉粥样斑块逆转。阿托伐他可以提高血管中的NO的分泌,而且,阿托伐他汀对于心肌重组的构建起到限制性的作用;阿托伐他汀具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阿托伐他汀减少慢性心衰的发生率,并且服用较多的阿托伐他汀还可以减少房颤疾病的出现;阿托伐他汀具有降脂的作用,阿托伐他汀能够减少血栓形成概率、保护血管内皮。阿托伐他汀与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作用机制不一样,分开使用效果不明显,但是,阿托伐他汀结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药效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治疗慢性心衰作用效果明显。本研究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LVED、LVES、LVEF水平、收缩压、舒张压、左室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阿托伐他汀结合神经内分泌拮抗剂,用于慢性心衰患者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拮抗剂射血阿托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
治疗心力衰竭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LCZ696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