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水面生态渔业转型升级发展报告
2019-11-12范伟
范 伟
(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云南昆明 650034)
“大水面”没有统一的标准,目前是指面积大于333.33 hm2的大型天然或人工宜渔水域,近年来,经过积极发展探索,一些地方发挥渔业净水、抑藻类、固碳等生态功能,协调好生产与生态的关系,涌现出千岛湖、查干湖、洪泽湖、梁子湖等产业升级、生态保护、品牌建设、文化传承等方面相得益彰的大水面渔业发展先进典型。
但有一些地方大水面渔业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水质污染等负面影响。如何协调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索出一条保护水质、适度开发、永续利用、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好路子,是发展大水面渔业亟待破解的课题。
一、云南大水面生态渔业总体发展现状
(一)云南大水面基本情况
云南境内河流众多,根据《云南省第一次水利普查公报》公布的水利普查结果表明,全省共有流域面积50 km2及以上河流2095 条,总长度为6.68万km;流域面积100 km2及以上河流1007 条,总长度为5.21 万km;流域面积1000 km2及以上河流118 条,总长度为2.16 万km;流域面积1 万km2及以上河流17 条,总长度为8500 km。分属长江、珠江、红河、澜沧江、怒江和伊洛瓦底江六大水系,其中珠江、红河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红河、澜沧江、怒江、伊洛瓦底江为国际河流。全省多年平均降水量1258 mm,水资源总量2222 亿m3,排全国第三位,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近5000 m3。
近年来,随着西电东送、云电外送、润滇水利工程的推进实施,云南新建了一大批电站水库和水利水库,为大水面渔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 年12 月,云南湖泊、水库面积约为33.33 万hm2,其中,新建电站库区16 万hm2,湖泊10.67 万hm2,水利水库6.67 万hm2。
云南湖泊数量常年水面面积 1 km2及以上湖泊30 个;10 km2及以上湖泊12 个;100 km2及以上湖泊3 个。总水量290 亿m3,其中湖泊水面面积30 km2以上的有滇池、洱海、抚仙湖、程海、泸沽湖、异龙湖、杞麓湖、阳宗海、星云湖九大高原湖泊。湖泊水面面积约1100 km2,占全省国土面积的0.28%。
云南现有建成水库6051 座,总库容751.30 亿m3。其中已建水库5930 座,总库容337.88 亿m3;在建水库121 座,总库容413.42 亿m3。
共有水利水库4112 座,其中大型水利水库10件,合计库容31.4 亿m3;中型水库220 件,合计库容51.4 亿m3;小型水库3882 件,合计库容40亿m3。水库总面积约为8 万hm2。
共有水电水库1939 座,装机容量5703.38 万kW。其中:在规模以上水电站中,已建水电站1416 座,装机容量2426.06 万kW;在建水电站176 座,装机容量3268.84 万kW,总库容1703.39亿m3,水域面积达16 万hm2。
(二)大水面生态渔业总体发展现状
据2018 年云南省水产品总产量105 万t,湖泊捕捞产量10.63 万t,养殖产量94.42 万t。实际完成渔业经济总产值245.9 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45.9 亿元,渔业工业与建筑业产值22.0 亿元,渔业流通与服务业产值68.9 亿元。
水产养殖面积15.06 万hm2,其中池塘3.73万hm2,湖泊1.35 万hm2,水库9.72 万hm2,河沟1933 hm2,其它800 hm2。网围养鱼340 万m2,网箱养鱼301 万m2,工厂化养鱼128.3 万m3水体。
湖泊、水库、网围、网箱捕捞和养殖产量66.63 万t,占水产品总产量的63.5%,大水面渔业是云南渔业的主战场。增殖捕捞、网箱养鱼、天然渔场、休闲垂钓、库塘精养是目前云南大水面主要渔业生产方式。
(三)云南大水面渔业取得的成就
1.科技增产效果明显。通过实施现代产业技术体系研发示范工程、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新型渔民科技培训工程,承担和启动了大宗淡水鱼、罗非鱼、土著鱼三个产业技术体系,推广了池塘健康养殖技术、大水面增养殖集成技术、网箱集约化生态养殖技术、流水高产高效养殖等十项实用技术。水产品总产量、渔业经济总产值、渔业产值、渔业人口人均纯收入等综合指标实现年均两位数增长。冷流水养殖创造了农业亩产值超过百万元的高效典型,攻克了41 种土著鱼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为云南省土著鱼类资源保护和养殖品种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
2.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有效推进。为恢复水生生物资源数量和种群,大力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2006 年以来,全省投放各类鱼苗3.56 亿尾,其中珍稀濒危土著鱼类0.5 亿尾。通过增殖放流,江河资源明显增多,湖泊资源恢复明显,比较典型的如抚仙湖周围抗浪白鱼已经形成渔汛,多年不见的车水捕鱼情景又重现抚仙湖边。完成了长江上游(云南段)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任务。截至2018 年底,设立水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16 个,设立国家级和省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8 个。积极参与涉渔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指导编制水生生态补偿方案,督促落实各项补偿措施。
3.法治建设不断推进。2011 年5 月,云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通过了《云南省渔业条例》,并于2011 年10 月1 日起实施,这为全省渔业实现科学、和谐、跨越发展从法律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有力地推动了全省渔业“三大安全”水平的提高。通过实施养殖证制度、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制度和水产养殖记录制度,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从源头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水产品质量产地检测合格率高年达98%。以强化渔船安全管理为核心,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生产责任监管措施,连续5 年渔业生产无安全事故发生,实现“零死亡”目标。加强渔业水域环境监测,严厉查处渔业水域污染事故,严格执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种质鉴定、苗种检疫制度,加强放流效果监测评估,无重大生态安全事故发生。
4.渔业功能不断拓展。随着渔业技术的进步和模式的创新,在广泛的生产实践中,成功地总结出“净水渔业、保水渔业、湿地渔业、文化渔业”的新技术和新模式,渔业已从传统经济、数量效益型向环境友好型和质量效益型转变,渔业的净水、保水、生态修复和文化功能不断显现出来。电站库区渔业已成为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和解决库区移民生产安置的重要途径;车水捕鱼、湖泊开渔节、游钓渔业与民族文化相结合,成为了当地旅游经济新亮点和增长点;以大水面增殖捕捞为主要方式的“保水渔业”是水源地水质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种养结合、湿地渔业逐步成为湖泊、农业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的首选内容。渔业功能已从解决“菜篮子”供应拓展到农民增收、旅游观光、库区移民就业、生态治理和文化传承等方面。
二、不同养殖模式下的发展特征
(一)湖泊增殖渔业发展特征
增殖渔业一直是九大高原湖泊主要的渔业生产方式,上世纪90 年代,九大高原湖泊均取缔了网围、网箱养鱼,为了加强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防治工作,云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九湖办”,由省发改委牵头,省环保厅、水利厅负责九大高原湖泊的保护和防治工作,九大高原湖泊成立了湖泊管理局,相继出台了湖泊管理条例,近年来,随着“河长制”的实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都兼任九大高原湖泊的湖长。
滇池、洱海、星云湖、程海每年组织以鲢鳙鱼为主的增殖放流,禁渔期为11 个月,每年有10 ~30 d 的开渔期,开渔期举办开渔节,捕捞证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以收代养,循环返复。江川开渔节被评为2017 年度全国休闲渔业具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据湖管局统计,滇池每年的捕捞产量保持在8000 ~10 000 t,洱海保持在7000 ~8000 t,星云湖保持在2000 ~3000 t。
2018 年大理市人民政府为了保护洱海水质,采取断然措施,发布了除银鱼外禁捕1 年的公告。
目前九大高原湖泊增殖渔业呈健康发展态势,渔业的净水、保水功能逐步得到水利、环保及政府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但是,通过渔获物分析,湖泊鱼类小型化,人工干预导致外来鱼种成为优势种群,水体生态系统、种群结构有待进一步修复与重构。
(二)电站水库渔业发展特征
云南水能资源丰富,随着西电东送、云电外送国家战略工程的实施,金沙江(长江云南段)、澜沧江(湄公河云南段)、红河、李仙江、南盘江(珠江云南段)、大盈江、龙川江等大江大河均已进行梯级水电站开发,截至2018 年12 月已建成电站水库1939 座, 新增水库面积16 万hm2。为了实现“移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移民安置目标,在库区移民后期产业扶持政策的帮扶下,实施“移民”变“渔民”工程,库区网箱养殖、休闲垂钓蓬勃发展,一度成为库区移民转产转业,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近年来,随着水十条、环保督察的影响,云南一些地区出台了“一刀切”网箱拆除政策,库区网箱养殖业受到毁灭性打击。如何协调渔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探索出一条保护水质、适度开发、永续利用、三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的好路子迫在眉睫,是关系到库区移民扶贫攻坚、社会稳定、和生态保护的头等大事。
(三)饮用(备用)水源水库保水渔业发展特征
由于受饮用水源地保护条例的限制,云南大多数饮用(备用)水源均禁止一切渔业活动,有的地方政府出台了更为严格的保护措施,用铁丝网围起来,把水源“保护区”变成了“无人区”,有的地方水利主管部门,迫于蓝绿藻的压力,放养一些鲢、鳙鱼,以渔控藻,形成了一定的捕捞产量。
(四)灌溉型水利水库渔业发展特征
灌溉型水利水库是云南水库养殖的主要场所,2018 年云南水库养殖面积9.73 万hm2,年产水产品38.15 万t,占云南省水产品养殖产量的40.4%,水产养殖平均每亩产量261 ㎏,是云南水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保障。主要以投饲高密度养殖为主,养殖品种为青、草、鲢、鳙、鲤、鲫、鲂大宗淡水鱼为主,也有部分罗非鱼、加州鲈、黄桑鱼、匙吻鲟等名优鱼类。
三、水产养殖不同模式下的效益分析
(一)湖泊增殖渔业效益分析
增殖渔业已成为湖泊“以渔控藻,以渔净水”的重要手段。以滇池为例,每年滇池通过增殖鲢鱼、鳙鱼、高背鲫、滇池金线鲃,每年滇池开渔期为15 d,年均捕捞产量达8000 t,主要渔获物是鲢、鳙、鲤、鲫,平均售价高于市场批发价25 元,实现产值2亿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开湖捕鱼已成为滇池周边人民群众节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渔猎文化传承的载体,为人民提供优质鱼蛋白和经济收入的同时,带给人们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按每吨鱼带出氮36 ㎏、磷9 ㎏计,滇池每年增殖渔业带出氮288 t、磷72 t,净水效果十分明显。自2016 年以来,随着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成运营,每年给滇池补水5.66 亿m3,滇池水质明显好转,增殖渔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捕捞个体较大,鱼类肥满度高,捕捞量逐年增加。渔业的生态净水功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生态功能不断显现,滇池鱼类生物多样性有望恢复,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二)电站水库渔业效益分析
据云南省渔业局统计,2018 年云南省水库网箱养殖面积为301 万㎡,实现水产品产量16.85 万t,平均每亩单产55.9 ㎏/㎡,按25 ㎡标准箱计算,一只标准箱产罗非鱼1.39 t,产值18 167 元,实现净利润5000 元。是电站库区移民转产转业、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Beveridge(1984)利用已发表的罗非鱼和鲤鱼体及饲料中的含磷量和饲料转换系数(FCR),用类似Penczak 等的方法,计算了网箱养鱼对环境的磷负载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从下表可以看出,不同饲料质量,消化转化率不同,饲料磷含量不同,造成磷的负载量有明显差异。饲料系数越大,饲料质量越差,每生产1 t 鱼对水环境磷的负荷(排放量)也就越多。
网箱养鱼的饲料利用率对水环境磷负载量的影响表
2018 年云南省网箱养殖产量16.58 万t 计,按生产罗非鱼饲料系数2 计,产生的磷负荷为3737 t,对水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云南许多地方政府出台拆除网箱的行政命令,有的地区“一刀切”拆除网箱和钓房,给养殖户造成为巨大的经济损失,阻断了扶贫攻坚、移民增收的渠道。
因此,电站库区网箱养鱼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依据环境容量,按照投饲网箱养殖规模严格控制到宜渔水面的2.5‰以下,严格控制投饲网箱的规模和容量,通过生态网箱的改造,加强鱼类排泄物的收集处理,投高饲料利用率,种草种菜减少氮、磷排放等措施,推动电站库区渔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饮用(备用)水源水库保水渔业效益分析
云南饮用(备用)水源水库在现行体制机制下,禁止一切渔业活动,水源保护区就是“无人区”,是极大的资源闲置和浪费。被中央党校列为“两山”理论经典案例的“千岛湖保水渔业”模式也没有用武之地,一些地区对水源地保护的观念和措施亟待改进,云南水库管理的体制机制需要创新。
(四)灌溉型水库渔业效益分析
云南灌溉型水库养殖面积为9.73 万hm2,实现水库水产品产量38.15 万t,平均每亩产261 ㎏,完成每亩产值3915 元。
水库渔业以投饲放养为主,不仅实现水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就业岗位,鱼的粪便和残饵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农作物的生产,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使营养物质在水库养鱼——农业灌溉这一个人工系统中得到充分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大水面水域资源对于内陆省份来说,都是渔业生产的主要场所。自2006 年以来,随着电站水库、润滇工程、滇池补水工程、滇中引水工程的实施,截至2018 年底云南新增大水面宜渔资源16 万 hm2,为云南渔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大水面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2018 年6 月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现代渔业建设工作会议提出推进现代渔业建设要“提质增效、减量增收、富裕渔民”的方针,将生态建设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云南作为全国乃至于全世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极为突出的地区,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工业污染较少,有条件更快更好更早地建成美丽云南。
鱼类等水生生物是人类重要的食品和蛋白来源,其胆固醇低、易消化,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DHA、EPA、硫酸软骨素和虾青素,具有抗氧化、软化血管、降低心血管发病率、防癌抗癌等功效,食用水产品,有利于改善营养结构,增进身体健康。
渔业是低耗粮的养殖业,对粮食并不富有的我国,优先发展水产品养殖应是促进粮食安全的重要国策之一。水产养殖生产的空间主要是池塘、水库、湖泊、河流等区域,不与粮食争耕地,不与畜牧业争草场,在农业各产业中,比较效益高。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对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增加农(渔)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有着重要意义。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途径。
鱼类生长过程直接或间接地摄取利用了水生态系统内的氮、磷、碳等元素。据测算,捕捞或生产1 t 水产品,可从水体中捞出氮36 ㎏、磷9 ㎏。大力发展低碳大水面渔业,推进高原淡水渔业建设,可以促进水域生态系统的修复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有效地治理,为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云南做出贡献。
云南还具有丰富的渔业文化资源,如一年一度的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富宁库区的钓鱼比赛、孟连神鱼节、九大湖泊的“开鱼节”、勐腊弩弓水下射鱼等无不彰显民族渔业文化的魅力,为大水面渔业的发展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休闲渔业,把云南打造成全国及至世界的休闲渔业目的地,成为云南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二)问题与挑战
目前,云南电站库区渔业的发展主要面临5 个方面的矛盾。一是资源的潜力与市场需求的矛盾;二是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矛盾;三是资源开发与综合管理的矛盾;四是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五是开发利用与社会化服务水平低的矛盾。
1.大量投饲,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以罗平万峰湖为例)。罗平万峰湖是1997 年建成的天生桥水电站蓄水后形成的电站库区,水面达816 km2,环绕在黔、桂、滇三省之间。1998 年以来,云南、贵州、广西相继开展网箱养殖,投饲网箱规模一度达到2万多只,不投饲网箱规模达8 万多只。由于长期大量投饲,氮、磷超水体负荷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透明度下降,水白菜、凤眼莲大量疯长,病害频发,养殖效益低下,大面积死鱼现象时有发生,万峰湖水域的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两岸几十万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可持续发展。
2018 年罗平万峰湖网箱养鱼全部拆除,休闲垂钓成为万峰湖的主要渔主转型升级方式。目前,每天有上万人在万峰湖钓鱼,渔获物的制限额度、投入品的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处于无序发展阶段;鱼难钓、抬滑竿现象较为普遍,鱼类资源逐年减少,休闲渔业可持续发展状况令人担忧。
2.大量布置不投饲网箱,产能低下,阻碍航道,影响景观(以百色枢纽工程富宁库区为例)。百色枢纽水利工程是地跨滇、桂两省,是一座以防洪为主,兼有发电、灌溉、航运、供水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水域面积达1.33 万hm2,其中云南占25%,约为3373 hm2。2009 年以来,富宁库区移民自发开展网箱养殖,据统计,截至2018 年12 月,富宁库区鱼网箱规模达10 000 只,其中不投饲网箱8000 只,投饲网箱2000 只,年产商品鱼2 万t。有的移民大量设置不投饲网箱,常期霸占水面资源,产能低下,阻碍航道,严重影响富宁库区旅游景观价值。
3.养殖品种多样,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影响库区水域生态安全(以墨江县泗南江电站库区为例)。电站库区网箱养鱼管理方面存在“一放就乱、一禁就死”的局面。一旦库区允许开展网箱养殖,养什么鱼就是市场说了算,很难进行规范的管理。墨江县泗南江电站库区属红河水系的李仙江流域,自2009 年发展网箱养鱼以来,只要市场需要什么,养殖户就养什么。据调查,目前库区养殖品种有罗非鱼、匙吻鲟、黄颡鱼、叉尾鮰、草鱼、鲤鱼、鲫鱼、胡子鲶、鲢鳙鱼等等。库区钓鱼爱好者反应,渔获物中有大量的胡子鲶和罗非鱼,库区原有自然分布的马口鱼数量逐渐减少;再过几年,泗南江库区将成为人工养殖池塘,原有土著鱼类将濒临灭绝。
影响一个库区问题已经严重,更令人担心的是外来物种随水流将扩散到整个流域,繁衍生息,形成种群,将影响水系原有鱼类资源多样性保护,危及到水域生态系统的安全。
发展电站库区渔业是库区移民转产转业的首要途径,应将库区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放在首要位置。对养殖品种、养殖方式、范围和规模进行严格的管理和限制,结合土著鱼类驯养繁育、苗种生产工作,加大重点本流域、本江段自然分布的鱼类增殖放流和增养殖力度,发展云南高原特色渔业,创建地理标志品牌,实现库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4.资源开发与综合管理的矛盾。新建成的电站库区地处边远山区,水陆交通、渔政码头、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库区渔政管理部门尚未建立,发展面临缺资金、缺队伍、缺装备的局面。库区宜渔水域的开发将涉及库区移民、物流运输、渔政执法、苗种供应、技术服务等诸多方面,面临着综合管理硬件、软件相对滞后的矛盾。
5.分散经营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目前,云南库区渔业还处于分散的家庭经营模式,组织化、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参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的能力十分有限,在将来一段时期,存在着与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
6.财政投入不足。云南渔业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小,近20 年来,财政投入渔业的发展资金只有800 万~1000 万元,技术推广队伍长期处于“有钱养兵、无钱打战”的尴尬局面,电站库区环境容量研究、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库区鱼产力和种群结构等研究项目尚未启动;库区可持续渔业发展技术与模式示范样板尚未建立;苗种生产、技术推广、水质监测、疫病预测预报、质量关键点控制等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与库区宜渔水域快速开发存在矛盾。
五、大水面生态渔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一)向水生生态系统修复转变
对于天然大水面(湖泊),要充分发挥增殖渔业的生态功能。进一步开展水生生物本底调查,加大土著鱼类增殖放流力度,重新构建湖泊鱼类种群结构,建立鱼类种群结构数学模型,构建水生生物监测大数据平台,提高湖库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强水生植物多样性保护,扩大水生植物、水培蔬菜种植规模,打通湖库水体氮磷输出通道。大水面生态渔业从关注捕捞量向生物多样性保护、水生生态系统修复转变。
(二)大力发展“保水渔业”和“净水渔业”
增殖渔业是一项综合效益较高的水污染防治工程。据测算,从湖库捕捞1 t 鱼,相当于从水体中捞出36 ㎏的氮、9 ㎏的磷,可向社会提供优质的鱼类蛋白,增加渔民收入。云南大水面资源众多,但存在观念落后,谈“渔”色变,需要更新观念。对于Ⅰ~Ⅲ类水的饮用(备用)水源水库和天然湖泊,学习“千岛湖保水渔业”模式,以渔控藻、以渔保水,以渔净水,大力发展保水渔业;对于ⅢⅣ~劣Ⅴ类水、湖库资源大力发展“净水渔业”。让云南的水更清、山更美、人更富,成为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金钥匙”。
(三)大力发展大水面休闲渔业
休闲垂钓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渔业人的奋斗目标。人们畅游于美丽的山水间,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是传统渔猎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一竿钓出大产业”是云南大水面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据云南省钓鱼协会统计,云南拥有900万垂钓爱好者,近200 多万钓鱼爱好者对不同层次的游钓场所提出了刚性需求。休闲垂钓、钓鱼运动已成为渔业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成为产业扶贫、产业富民、农旅融合的重要选择,成为丰富城乡居民物质文化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
云南具有水体资源优势、土著鱼类资源优势、自然气候优势、区位优势、历史民族文化优势,具备把云南打造成世界级休闲垂钓目的地的前提条件。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树立红线思维,留足生态空间,以长江大保护,不要大开发为前提,围绕乡村振兴规划,把云南打造成世界级休闲垂钓目的地和游钓天堂。
六、政策建议
(一)全面实施钓鱼许可制度,实现钓鱼与增殖放流的良性互动
钓鱼是人类有史以来就存在的行为方式,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目前,大多数自然水域的管理部门,把钓鱼与捕捞混为一堂,在许多水域禁止钓鱼,这样把管理者与钓鱼者放在了对立面,屡禁不止,“天天上演猫捉耗子的游戏”,加大了社会管理成本,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指数。
云南的九大高原湖泊、主要江河水库均列为一级水源生态红线保护范围,各湖库保护条例中没有明确规定禁止钓鱼行为,这为发展全域休闲垂钓产业提供了法律依据。
鉴借发达国家把捕捞与休闲垂钓区分开,建立健全钓鱼许可制度。通过开展水生生物本底调查,摸清自然水域的鱼类资源、种群结构,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前提下,划出一定的水域面积,新建钓鱼和放生平台,允许人们在规定的范围内休闲垂钓。通过办理钓鱼许可证,对钓鱼爱好者进行关爱水生生物,共建和谐家园的科普宣传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休闲垂钓知识培训,使之懂得钓鱼是对鱼类自然资源的索取,需交纳一定资源补偿保护费(许可证收费);再通过建立完善渔获物的限制制度、投入品的控制制度,规范其休闲垂钓行为,并对渔获物进行统计,为增殖放流提供科学依据。钓鱼证收费实行收支两条线,建立云南省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每年根据休闲垂钓渔获物统计量,按品种开展增殖放流,维系水域鱼类资源的多样性和资源量,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平衡和循环利用,有助于水体健康和水质稳定,有助于实现山水林田湖草命运共同体。保守估算,目前云南钓鱼爱好者500 万人,按一人一年钓鱼许可证600 元收取,可增加非税收入30 亿元,全部用于云南土著鱼类驯养繁育、增殖放流、鱼类资源养护行动,实现钓鱼许可收入与增殖放流的良性互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减轻财政负担,推动大水面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建立完善年度捕捞限额制度
根据对每个水域进行水生生物本底调查,弄清鱼类资源数量和种群结构,将渔船网捕和休闲垂钓实施限额管理。根据每年的限额,科学制定增殖放流计划。
(三)建立投入品的控制制度
传统的台钓、岸钓、库钓、野钓需要钓饵、窝料、小药,对水质和渔获物质量安全会造成影响。必须建立完善的投入品控制和监管机制,鼓励开展路亚、飞蝇钓,规范使用绿色钓饵,限制使用窝料、小药。按照能量质量守恒定律,投入品与渔获物的氮磷保持平衡,对水质没有影响的。
(四)建立渔获物的限制制度
休闲垂钓目的是娱乐,放松身心,不是为了获得水产品。为了杜绝钓鱼作为捕鱼的行为,必须建立渔获物限制制度,就是根据该水体的鱼类资源数量和种群结构,对钓鱼爱好者渔获物的大小、规格、数量进行限制管理。
(五)加强立法,强化渔业行政执法
在建立健全上述制度的基础上,加强立法,明确执法主体和处罚措施,强化渔业行政执法,加大打击无证钓鱼、无序钓鱼、疯狂钓鱼、毒鱼、电鱼的行为,将休闲垂钓纳入法治化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