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舍得”者的回报,是平安
2019-11-12
君自浦东来,新事道不完。这不,言及浦东新区的基层状况,几位记者同行都赞赏此地普遍重视防范,舍得为平安投资。
一个“舍得”,重要。钱不可乱花,但是该花处却须舍得。难忘前些时在《浦东时报》上读到一篇《大团“雪亮工程”让乡村更平安》,说的是大团人如何推进“雪亮工程”——他们根据区域面积和财力情况,在配合新区完成352个视频监控的升级和新增基础上,“镇里和相关村里又新增了80个视频监控”。添加“80个视频监控”,当然得多花钱,他们硬是舍得。落实规定动作,再加自选动作,结果就是地区盗窃发案率大幅下降!
这,既是经验,也是理念。西谚有云:“民众之安宁乃最高之法律。”从群体到个体,安全生活皆属重中之重。马斯洛在需要层次理论中,将安全需要置于人生需要五层次之基础,言之剀切。岂容三天两头,月黑风高,蟊贼肆意逾墙穿穴,歹徒猖獗拦路“双抢”,致使居民寝不安席乎?就是要网格化防范包括摄像头广布,犹如照妖镜高悬,威慑之下则恶人胆寒,宵小缩手。
花了银两,换来平安——眼前有所失,长远有所得,失之在少,得之在大,完全划得来。东汉的许劭,就是那位最早发现少年曹操治理才能,预言其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的名士,曾写下一篇《予学》,阐发给予务须舍得之理:“得失之患,启于不舍。不予之心,兴于愚念。”“予非失,乃存也。得勿喜,失或幸,功不论此也。”眼界高,视野阔,说透了给予和回报的因果性。
平安保障,方方面面,都亟待投入,切忌不舍得。譬如消防工作,反面教训实多。报载有的县乡小厂矿,设备早已老牛破车陈旧不堪,消防通道啦消防器具啦却一概减省,消防员岗位也长期空置,只讲究“赚钱是硬道理”,处处尽皆不舍得。一旦起火则迅即蔓延、难以消弭,悔之晚矣。
其实,有人类以来就有火灾。聪明人自会反思,认清消防的物质基础,不惜代价以阻遏火神滥施淫威。我最感佩的,是以色列人,这个善于创新的民族于消防也不同凡响。你看他们,每一幢高层建筑内皆建有两处可耐受120分钟高温的专用逃生井,且楼内每30米必建有隔温隔烟防变形的防火间,还安装了消防专用的独立发电系统和电话线路,以便火灾断电时高楼内外联系。这一来,成本提高不知多少,但结果是虽地处中东,高温干燥如积薪待燃之区,火灾重大伤亡却罕见。
为民生平安夯实基础,既讲究直接,还讲究间接,即现在常说的“文化化人”。不要抱怨“工作已经千头万绪,何苦再出钱出力,组织什么居民文娱活动”,须知这绝非给你添乱,而恰是提供了一把化解诸般社会治理难题的金钥匙。比如破除迷信,辽宁省某县曾调查当地请巫医治病、请阴阳先生看风水的农户,发现70%以上户主为文盲、半文盲;而乡村里念了大学,平时好读书的,则无一卷入。又如,数据调查表明,街头寻衅滋事之辈,有些是处心积虑,有些则是心血来潮,与青春期浮躁、“力比多”过剩有关。君不见好些社区建起高规格健身、文娱场馆,馆内人头攒挤,街上滋事者难觅。法国人有一句名言:“多造一座足球场,就少造一座监狱。”此无他,盖在一个人的闲暇时间是个常数,观球、健身、文娱的时间,挤去了他无事生非的时间,当然天下太平。
从前读过一条富于哲理的谚语:“舍得宝来宝换宝,舍得珍珠换玛瑙。”我现在想,构筑民生安全环境就是“玛瑙”吧,为之再怎么付出,也总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