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戴美帝散文小辑

2019-11-12戴美帝

娘子关 2019年6期
关键词:邓稼先梁思成林徽因

戴美帝

姐姐家的院子

姐姐家的院子,坐落在雁门关北部二十余里的一个原汁原味自然古朴的小村子里。那村庄,远远望去一片绿色葱茏,让我想起王维《桃园行》中的诗句:

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春天里的小村庄,清风和煦,鸟语花香,景色宜人。那袅袅升腾的炊烟,空气中弥漫飘洒着泥土的芳香,使人惬意而陶醉。

春天到来,姐姐家的院子也就生机盎然,别开洞天。院子四周挺拔的垂柳,尽享着春日的阳光。院内的桃树、杏树、梨树、李树的花儿,争相绽放,交相辉映。那嫩得欲滴的绿,那鹅黄,那洁白,那娇艳灿烂的粉与红,随风飞舞,花似锦,香怡人,美不胜收。

为看家护院,姐姐家院子里还养着三只大狼狗,新近又生下三只小狗,傻傻的可爱。当推动院门时,院中的狗就会一阵猛吠。我们快步走进院中,狗犹如相知,望着我们竟不叫了。知道是我们来,姐姐忙从屋内迎出来,大外甥和媳妇听到我们来,也忙从他们屋里出来迎接。此时,奇迹出现了,由他们散养在院子里的百余只鸡,霎时间不约而同地边跑边飞“飞奔”向外甥媳妇。“飞”来的鸡扇动着翅膀,白、黑、枣红、绛红色的鸡毛,以及公鸡尾部闪着金光的墨绿色的翎毛,漂亮的色彩斑斓缤纷,美丽的鸡毛上下舞动,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那场面雄浑而壮观!

清明、谷雨前后,姐姐一家就要开始春耕播种,在自己的数十亩田地里劳作。姐姐还会在院子里种瓜点豆,作务各种菜蔬。

到了秋天,姐姐家的院子就更丰茂,更不同凡响。瓜豆和菜蔬,经过姐姐一家整个夏天和初秋的侍弄,日沐雨淋,郁郁葱葱,果满枝头。嫩绿的黄瓜、青椒、油菜,还有韭菜、豇豆、扁豆,鲜艳的西红柿、圣女果和黑紫的茄子等时令蔬菜,早已成为姐姐一家夏秋餐桌上的美味。

深秋,院子里的向日葵,亭亭玉立,花头宛若金盆,黄得明艳而闪着金光,引来无数采蜜花蜂,那美,远胜凡·高的油画《向日葵》。只要趁时令去姐姐家,还能吃到各种果树上结满新鲜的桃子、李子、杏子和大枣呢。姐姐将院子里的果实馈赠亲朋好友,还将西红柿做成酱,把时蔬晒成干,以备冬日食用。秋日本是收获季节,院子里的玉米、大白菜、土豆也已长成,田里收割回的庄稼,整齐地垛在院子里,丰足而喜人。

冬天来时,姐姐家的院子里会别有一番景象。俗话说,节令不饶人。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本该休整的姐姐一家,就会专注地饲养那百余只鸡了。

洗尽铅华皆平凡

【编者按】

美帝是从阳泉走出去的作家,有许多作家都曾经在阳泉这片沃土上出生、成长、成熟。他们走出了娘子关到了外面的世界,但他们是阳泉的光荣,阳泉的骄傲。

今年,市委要求各单位开展“贴心行动”,就是把与在外的阳泉籍人才的联系建立起来,关心、关爱、关注他们,调动他们为家乡建设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本期刊登戴美帝女士的一组散文,其中就包含了这样一层意思。

文字是思想的物质外壳,能够真实的记录,真诚的表达,不被美轮美奂的华表遮掩,无疑就还原了生活,就有了看似平凡,却能直指人心的东西,美帝的文字无疑就是这样的,很真实,很真诚。

美帝笔下涉猎极广,古今中外,才子佳人,市井乡村,娓娓道来,不温不火,看似不

显山漏水,其实在指缝间已经流出了一抹余香,越品味越有味道:《那一代》中,人生之短相对于历史之长,无法不令人顿生虚无,虚无之后又感慨人生之短,却影响了历史之长。《线条》中,大地深雪,黄土厚雨,也无法掩埋那些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芒,只有看到那些具体的经历,才能窥见曾经走过的岁月本相。《姐姐家的院子》中,那些快要被时光风化的记忆,瞬间又被怀旧的光芒照亮,回到了属于每个人的小院中……

万物皆显温柔,美帝的文字有女性特有的细腻,将过往的人物事件洗尽铅华,还原出历史的真相,人性的本源,文字简简单单,不拐弯抹角,叙述简洁有力,能直切要害,最难能可贵的是,所有文章能化繁为简,短短篇幅,几个人物的一生尽在其中,温暖而有力,平凡而真诚。

美帝的文章,是不是对阳泉文学的繁荣发展具有启示意义呢?! (幼农、讵望)

日出云中鸡犬喧。姐姐一家就是在鸡犬喧中迎接着一个又一个新的一天。姐姐家的鸡,由大外甥和媳妇饲养,只用粮食、剩饭菜汤在院子里散放喂养。鸡们还自由自在地啄食院子里的菜叶和虫子什么的,所以,产出的鸡蛋自然绿色无污染。据说,饲养得当的鸡,初冬产的蛋营养价值最高,是人体所需蛋白质的上品。姐姐家的鸡蛋,蛋黄呈金黄色,煮着吃有淡淡的盐香味。我们每次回家,姐姐和外甥总要给带上百余颗,收入冰箱,美美享用。

姐姐家的院子里还养着奶牛、马和骡子。也有兔子和大鹅。据说,公鸡“逼”蛇,大鹅“逼”黄鼠狼。一贯偷吃鸡和鸡蛋的黄鼠狼,见了大鹅就狼狈地“宵遁”了……有时,院子里的牲畜会争食打斗,鸡还会跳上卧着的马、骡背上嬉戏,看着让人由衷地欢喜。

姐姐家的院子,就是这么丰富、热闹而有趣!

那一代

在纪念五四运动100 周年文艺晚会上,《等待》的故事,让现场观众潸然泪下,泣不成声。随后,这个故事迅速登上网络热搜,不知感动了多少网民和观众。

故事的主人公,是两弹元勋邓稼先和夫人许鹿希。

邓稼先的故事,我听过多次,每听一次都觉得是对灵魂的救赎。每次都感动得泪流满面。好像只有泪水才是向元勋最好的致敬!

1958年,邓稼先接受了研制原子弹的任务。从此,28年间隐姓埋名,“逃离”妻儿,扎根戈壁,生死度外。

28年来,邓稼先率领的科研团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

35 岁出发之际,青春勃发,玉树临风。28年之后,六十出头的他,回到妻子身边,却因常年核辐射,病魔缠身,罹患绝症。

许鹿希万万没有想到,邓稼先的回归,是他仅有的躺在病床上的363 天,这三百余天的病痛与“清闲”,竟是他们夫妻的厮守与永诀。

对许鹿希而言,28年的等待,本以为会换来相依相守,可没曾想天意弄人!

随后,许鹿希用之后的28年,追寻邓稼先28年前的人生旅程,遍访熟知并与邓稼先一同奋战过的同仁,撰写出版《邓稼先传》。

临终前,邓稼先留下了四个字——死而无憾!

是的,邓稼先无憾——为祖国牺牲无憾,为人民奉献无憾,为人生奋斗无憾。而许鹿希为了邓稼先亦无憾,前28年的等待无憾,后28年的追寻无憾。

就在邓稼先进行核弹试验任务期间,已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并与导师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学森”公式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正在艰难地寻求着回归祖国的路线。

钱学森归国的决定,引起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并扬言宁可枪毙,也不让他踏上回归祖国的征程!

他的归国计划遭到当时美国各方的严重阻挠。他突然被限制人身自由,无端被监视、监听电话、查看往来信件等等。尽管这样,钱学森没有屈服。1955年8月,44岁,年富力强的钱学森,终于冲破重重障碍,回到祖国怀抱。

1956年,钱学森与钱伟长、钱三强一起,参与制定我国第一次五年科学规划,受命组建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所——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并担任首任院长。1970年,由他主导参与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发射成功,震惊世界!

在此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他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导弹之父”。

每一次从电视或书本上看到邓稼先和钱学森这些为国家毕生奉献的科学伟人,我都会联想到我那平凡而敬爱的爸爸。

上世纪七十年代,爸爸从戎马倥偬的部队被抽去“支左”,安排在山西某市工作,担任一个局的党委书记。因我们家人口多,政府在分配住房时,按规定将一整排七间平房分配给我们家。可是爸爸坚决反对,硬是将这七间平房中的四间,又分给了单位的另外两大家人。

从此后,我们一家九口人,一直住在靠近路边的三间平房。奶奶,爸爸和妈妈,两个姐姐,哥哥,我,还有两个妹妹,就拥挤在三间平房里。

爸爸为单位职工“自主”腾出四间房子,全家人都觉得爸爸的主张是那么的天经地义,那么的合情合理。

直到爸爸离休以后,我家的居住环境才有所改善,才搬进了干休所分到的稍大一些的楼房里。

那个年代,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多少人为国为民,无私奉献,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那一代人,很真很正,在我心中打下深深的烙印!

那一代人啊,正如那时代的歌中所唱的——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

执 手

你们是一双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璧人。

望着你们年轻,兴奋,喜悦,洋溢着幸福而春风吹拂的脸庞,听着你们无论贫穷富贵,无论疾患灾难,不离不弃的誓言,我被点燃。

祝福你们即将拥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家,拥有全新的生活。

我觉得,家是爱,是责任和义务,也是幸福的港湾。一个爱意浓厚和谐美满的家,需要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辛勤付出,精心呵护。年轻的你们可能会说,我们有爱,有创造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念,有健康而充满活力的体魄,有“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的勇气,亦有“试看天下谁能敌”的豪情,不惧生活中遇到的任何困难,我们会同心同德,一步步创造“家”的奇迹。

我相信。

誓言和决心固然重要,但建设好一个家,认真过好今后的每一天,远非几句誓言那么简单和浪漫,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一步步地探索实践。俗话说,家有千样。并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还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如何才能把看似平淡冗长的家庭生活,过得芬芳精彩,风生水起,是今后摆在你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日子像树叶一样繁多。你们将面对来自工作的压力,还有生活习惯的各种差异;面对偶尔之间家庭成员的摩擦,以及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常琐碎;还须面对人们所说的婚姻中的“痒”等等。这些,也许都会纷扰你们的生活,甚而使你们焦头烂额,烦恼丛生。

不要怕。要勇于面对遇到的困难和来自各方的问题,要相互理解、体谅、包容、担当。家庭生活是不能仅仅用对或错来判断的,生活中也许会遇到来自外界或内部的各种烦难……挺过去,自然云淡风轻,悠然坐看云卷云舒。

多年后,你们会发现,家的意义和生活本身,不仅仅是人生旅程的一段浪漫时光,也绝非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英俊潇洒,玉树临风的青春绽放。它是理想的交融,灵魂的碰撞,是理解和扶持,是敬重和谦让。

当你们老了,头发花白,齿牙动摇,蓦然发现,早已收获了一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亲情。回望彼此,会心一笑,那是幸福。

就这么简单。

《诗经·邶风·击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死生契阔,是漫长的人生;与子偕老,是郑重的承诺;执子之手,是长情的相伴;与子成说,是心灵的坚守。

祝你们——生活如诗,美满幸福!

老 了

古云:

人生智未生,智生人已老。

生智一切生,不觉无常到。

这是蕴含着人生四大悲苦——生老病死的四句话,读来悲悯,耐人回味。特别是“智生人已老”,更令人感慨万千!

老了呀,这是家中长辈的伤感,也是无数年长者的叹惋。一句老了,让我读懂人生,读懂了人世间的悲伤、苦痛。望着长辈以及周边人因老而充满恐惧、无助、孤独和失去自信的双眼;看着那因老而变形的身躯和那蹒跚的步履;听着那因老而受尽病患折磨的呻吟……谁能不伤不痛,又该如何去抚慰。

一句老了,是我人生至此听到最多也是最悲切、最无奈的感叹。

人人都会老,人人终将老。古人云,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还说,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但人只要活过一定的年头,终将会朱颜辞镜,等闲白头,也必然会踏入老了的人生河流。或许是一湾浅浅的小溪,或许是江河湖海;或风平浪静,平缓而绵长;或风高浪猛,汹涌而湍急。然而,能以平静、从容、坦然、自信的胸怀直面老了,能以不带走一片云彩的心态告别过往和从前的辉煌,告别因老而带来的阴暗、悲凉、沮丧和无助的心态,该有多好。

老了,如果能以老而弥坚的姿态呈现,那就更好。

俗话说,少壮轻年月,迟暮惜光辉。又说,少年读书,如日出之阳;中年读书,如日中之光;老年读书,如秉烛而行——秉烛而行,孰与夜行?由于老了,生命中会面对很多原来本不是困难的困难,也不能再逞当年之勇。但老了有老了的人生世界,老了有老了的雅兴情怀。比如,读读书,写写字,唱唱歌,跳跳舞,打打球,下下棋。比如,去游历世界,看云卷云舒……

正因为老了,也更懂得惜时,更懂得珍惜爱和生命中的一切,更知道该要什么——特别是不该要什么。

正因为老了,更有一种竭尽全力只争朝夕的自觉意识和发挥余力的渴望精神。

关于老了,曹操《龟虽寿》说得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老了,虽年轻不再,烟花散尽,那就用一颗壮心去蕴涵那已逝、渐逝和未逝的一切吧。定一个适合老了的“小目标”,哪怕那目标犹如枯老虬曲的树杆上稀疏的点点绿意,只要慢慢地、缓缓地、持久地去实现它,就这样不待扬鞭自奋蹄,优雅从容地呈现那老了的夕阳灿烂,赋予老了以价值和意义。

老了,也有老了的优势。俗话常说,老人通世故,老马识路数。老了,遍历人生际遇,在挫折和教训中生智,在洞明世事中明心,在“批大郤,导大窾”的关键节点懂得顺应自然,在“五十不交言,六十不交钱”的俗谚中感知冷暖,在复归童心的率性与纯真中展露坦诚,生命之无常就不再可怕,同时也必将成就“华丽转身”之人生谢幕。

有人会说,你说得简单,老了,可不仅是有一颗健康的壮心和投射余晖的精神就成。老了,身体健康是大福,可以尽情地发挥余热,充分展示那最美夕阳红。可病患缠身又将如何?给亲人和自身带来的折磨和苦痛又将如何?

没错,前三十年人找病,后三十年病找人。人老了,病找人,病痛是无法回避的,也是无法替代的,只有通过就医悉心诊疗和养护,以适当减缓病痛。不过我相信,有好儿好女好孙辈的真心陪伴和精心呵护,老病中的长辈们,会得以缓解,得以抚慰,会露出欣慰的微笑……

老了,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心态。老了,就要优雅而充满诗意地变老,变老,再变老,好好开花好好谢!

线 条

这是我见过的最美、最精细、最具艺术感染力的线条。

这就是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在漫漫十几年间,对我国古建筑的追逐、考察和保护之旅中,绘制并留给后人的一幅幅古建筑图。

他们是一对才华横溢、学贯中西的璧人。

是他们首创东北大学建筑系,再创清华大学建筑系;是他们坚持长年野外考察寻访古建筑,为我国古建筑的发现和保护做出了杰出贡献。同时,在林徽因的帮助下,梁思成完成《中国建筑史》的撰写,实现了当年立下的“中国建筑史应由中国人书写”的宏愿,同时完成了英文版《中国建筑史图说》的编撰,他们无疑是蜚声中外的著名建筑学家。

当然,梁思成是的。他还曾被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授予文学博士学位。但说到林徽因,从那个年代起,就因为才情,因为美貌,被媒体疯狂炒作为那种矫情并有点“小确幸”式的文艺青年,被一些人诟病为强说愁的“绿茶婊”。两天前,偶尔在百度上看视屏,竟有一段关于“林徽因与三个男人”故事的视屏。看了一下,无非说的是早年她与先生梁思成和朋友金岳霖、徐志摩的那些事儿,为了博人眼球旧饭新炒罢了。只要说到林徽因,媒体就总是离不开那些“风月佳话”,而称其为建筑师或建筑学家的文字却少之又少。

但有一个人认定她是建筑师。那就是她的先生梁思成。1955年4月1日,当林徽因走完51岁人生路时,梁思成在亲自为她设计的墓碑上,写下“建筑师林徽因”六个字。

在我看来,墓碑上更应该是“建筑学家林徽因”七个铮铮大字。

知妻莫如夫。有梁思成对她的“建筑师”的认定,于林徽因来说——足矣。

在那个“烽火连三月”的军阀混战年代,林徽因和梁思成长年累月跋山涉水,栉风沐雨,在野外寻访古建筑,个中艰辛困苦难于言说,战乱带来的不可预知的生命之险,就更不能用寥寥数笔描摹净尽。这其中也绝不会有林徽因的诗《你是人间四月天》中的浪漫: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更何况他们是两个身有“残疾”和病痛的人。梁思成早年不幸遭遇车祸,脊柱侧弯,常年穿铁马甲支撑;而林徽因身体羸弱,经年饱受肺病折磨。

但那诗,情真意切,却是美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考察古建筑的路是漫长的,艰难的岁月和病痛,并不会消磨林徽因与梁思成书写《中国建筑史》的梦想,也不会消磨他们对古建筑的情怀与挚爱。在一次次考察寻访古建筑的过程中,他们用两双巧手,用仿佛“称平”重量的线条,绘制出一幅幅精准科学、惊艳世界的古建筑图。

资料显示,1932年4月以来,长达十几年,他们夫妇以及同道四人,对河北赵州大石桥,蓟县独乐寺,武义延福寺,正定隆兴寺,宝坻广济寺等古建筑;对山西的大同华严寺、善化寺,应县佛宫寺木塔,五台山佛光寺,榆次雨华宫等历史不同时期的200 余处重要古建筑,进行考察寻访测绘。

梁思成曾言,研究古建筑,非作遗物之实地调查测绘不可。为此,他们的考察积累了丰富的我国古建筑经验和成果,为新中国古建筑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后人留下了1800 余幅精美的手绘古建筑图。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考察成果,使我国的许多古建筑得到了世界的认知,并得以重点保护。

当遗忘千年的唐代木结构建筑佛光寺发现时,他们夫妇竟激动得热泪盈眶,流下幸福的泪水。佛光寺的重大发现震惊世界,推翻了日本学者关于中国不存在唐代木结构建筑的说法。

新中国成立后,林徽因与梁思成,致力于我国建筑教育事业,继续用线条述说着他们的人生,组织并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及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等。

而今,我们只能通过网上一张张模糊发黄的照片,来缅怀当年林徽因与梁思成在深山古刹,在偏僻郊野,在古建筑的廊柱之间,访古考察测绘时染尽烟雨风尘的身影。

平直、弧形而纵横交错的线条,在他们手中,变成了科学、艺术和美的韵律。同道莫宗江曾评价,他们对建筑图独具匠心。除了要准确地表现建筑的结构、构造外,还对线条的粗细、均匀,线条的交点等等一丝不苟。他们做出的图纸不仅在学术问题上能表现清楚,具有相当的科学性,同时在画面的构图上也精心安排,从艺术角度来看,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建筑图。

是啊,那些古建筑图中的线条,让我读懂了他们崇高的理想、浪漫的情怀和深挚的感情,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的情感故事,亦让我读懂梁思成的博大胸怀和林徽因异于常人的情怀。

原来,怎么也无法理解扶风弱柳的林徽因,怎么担负起考察古建筑的如此重任?但她却上下自如地“飞檐走壁”,完成着一个接一个的考察任务,在佩服她对事业坚守的同时,更感觉到了她对自己选择的终身伴侣梁思成最真挚最深沉的爱。

梁思成曾说:“林徽因是个很特别的人,她能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调查古建筑,测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确的分析比较;又能探讨英国古典文学或我国新诗创作。她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

他还有一句经典之语:老婆是自己的好,文章是老婆的好。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梁思成说得是。林徽因诗美,文美,人更美。她是一位线条明晰,目标笃定,初心不改,优雅自信,有巨大成就的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学家。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朱自煊说:“现在的人提到林徽因,不是把她看成美女就是把她看成才女。实际上,我认为,她更主要的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建筑学家。”

这才是我心目中的林徽因。

文以载

水火无情。当地时间4月15日凌晨的一场大火,使坐落在法国巴黎市中心的巴黎圣母院高耸入云的塔尖,顷刻间“樯橹灰飞烟灭”,令多少人“长太息以掩涕兮”!

作为“外国人”的我,对巴黎圣母院更深入细致的了解,源于法国大文豪维克多?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

雨果笔下,格雷沃广场上翩翩起舞、美丽善良的吉卜赛流浪姑娘爱斯梅拉达,风流倜傥、聪明睿智的加里,永远的敲钟人卡西莫多,还有圣母院大墙内神父阴郁幽灵般闪烁着的影子……深深刻印在我心里,难以忘怀。

试想,如果没有雨果的小说《巴黎圣母院》,没有这部驰名世界的小说对文化、文明的承载、传播与升华,而今遭遇火厄的巴黎圣母院,还能让整个世界如此震惊,还会令无数的“外国人”如我者这般扼腕痛惜吗?

不是孤例。不止域外。

天下名楼之一的湖南岳阳楼,以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名动天下,流芳千古。特别是《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胸襟和家国情怀,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政人文士的“三观”,也为岳阳楼注入了文化及文明的内涵,使之大放异彩!

而今屹立在洞庭湖畔的岳阳楼,饱历磨难,几经火淬,数度重修。今天的岳阳楼,已然与其原遗迹的规模、整体风貌相去甚远。但在人们的心中,她永远是“范仲淹的”岳阳楼,是《岳阳楼记》里的岳阳楼。

还有矗立在赣江之滨的滕王阁,更因为“初唐四杰”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播寰宇。历史上的滕王阁遍历劫难,屡毁屡建,先后重建达29 次之多,但却无法改变一个“铁的事实”——那就是因为《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么一个活色生香、气象万千的句子,便把她永远定格为“王勃的”滕王阁!

还有“崔颢的”黄鹤楼,以及“王之涣的”鹳雀楼……

文化与文明,生生不息,万寿无疆,无远弗届。

以上是尚有历史遗迹的。也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而且被彻底“吹打”得丝毫不留痕迹。

还记得“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阿房宫吗?

打从中学语文课本里就曾记得,唐代大诗人大文豪杜牧笔下“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的阿房宫。那“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的绮丽景致,那“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的铺张声势……

尽管遭受“楚人一炬,可怜焦土”的文明浩劫,三个月的大火焚烧得一砖一瓦一石一木尽未留存,但却并不影响读者通过杜牧那如椽巨笔所镂刻的《阿房宫赋》,去“穿越”两千余年,缦立远视,一睹阿房宫里“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的历史影像。

实物是文化的一部分,只有注入历史文化内涵的实物,才称得上文物,才能焕发出文明的光芒。实物随时消弭,文明永不磨灭。正因为有了杜牧的《阿房宫赋》,才为后世“复活”了消亡殆尽的阿房宫。

还有欧阳修的《秋声赋》,为世界留住了触物有声却无可把捉的“秋声”。

还有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为世人留下了一个远离尘嚣美若仙境的“理想国”。

反观巧夺天工、惊艳绝伦的陵云台,就没有阿房宫那么“幸运”了。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对陵云台作过简要的记述:“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木扶持之,楼即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

这座盘踞于洛阳古城的高达二十三丈辉煌而精巧的陵云台,始建于魏文帝曹丕之时,却毁坏于其子魏明帝曹叡之手。由于高台“随风摇动,终无倾倒”,可是魏明帝担心它摇晃坍塌,故以大木支撑,却失去平衡,随即轰然倒塌。

唉!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从历史的长河中看,世上没有永远不毁的事物,只有源远流长的不朽文明。因而文化与文明,乃具有非凡的穿越性与穿透力、继承性与承载力。

就陵云台而言,难道就没有像王勃、杜牧、范仲淹之类的文豪巨擘,为之著文吟诵而使之永远流传下来吗?

尽管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王褒,也曾作过“窗开神女电,梁映美人虹”的《陵云台》诗,然终因“稍逊风骚”而没能广泛流传下来,故陵云台便从“文学地图”上渐渐消失了。

所以清代文豪袁枚《谒岳王墓》诗云:

江山也要伟人扶,神化丹青即画图。

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猜你喜欢

邓稼先梁思成林徽因
林徽因《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节选)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彭真:我支持他们的婚姻
梁思成分肉
稼先的故事
林徽因的美,都在这里
许鹿希:有一种爱情叫“国家机密”
此情只应天上有
邓稼先的像遮住夫人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