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生命飘出幽香
---浅谈教师道德的自我完善

2019-11-12马凤莲

报刊精萃 2019年10期
关键词:境界心灵读书

马凤莲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回民中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吴忠市 751100

第一种境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坚持自己的阅读

在教学杜甫《登岳阳楼》时,我阅读了《子美诗集》,重新被杜甫那“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推己及人的悲悯情怀,以饥寒之身而怀济世之志,处穷迫之境而无厌世之想”的忧思情怀打动了,这就是重新阅读的魅力,也是我从教十多年来真正走进杜甫灵魂,全面认识杜甫,被他那种中华民族的脊梁所感动!”读书能让我走进伟人的世界,最后,读出自我……被真善美洗礼过的心灵走进课堂时,我们的教学一定会非同凡响,会产生直达学生心灵的震撼力。我们学习《归去来兮辞》时,领着学生在“归去来兮”中激动过;在“文化苦旅”中熨服过。

以读书为支撑,教师可以立足课堂,从从容容播种传道,以读书为信仰,教师可以积极坦然而宁静,明朗的面对人生;以读书为生活,教师可涵养自己的丰富的感情、健全的人格、敏锐的判断,和不竭的创造力,更好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以读书为己任,可使教师的生命之树常青,无声的润泽学生也悄悄的葱茏自己。

只有广收博览,才能信手拈来、应用自如;引经据典,才能妙趣横生、融会贯通;书破万卷,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我们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促生者,心灵的塑造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引路人,我们是不是该尽最大努力追寻胸罗万象呢?所以我们读唐诗宋词、汉赋元曲;读庄老佛禅、魏晋风度;读钱塘余韵、姑苏斜阳;读屈原、李白、苏轼、曹雪芹;读歌德、泰戈尔、莎士比亚、巴尔扎克;读平民百姓、推水卖浆之流。因为我们要站得高,才能把生命读得开阔、灵动、乐观、豁达、鲜亮;才能把人类心灵的广袤与深邃,世界的多样与神奇,世事的无端与诡异,传授给那些求知如渴的莘莘学子们。

教师的读书习惯,会直接影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对书的爱好,使书籍成为学生智力生活的指路明灯,指引学生走向光明。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命。

但读书贵在坚持,古人说得好:贵有恒,何必三更起而五更睡呢?正如张新洲所言:“读书,会因为心中的志趣而播种,会因为毅力的耕耘而开花结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人生有限,学海无涯,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永无止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读书到最后,就深感到自己的渺小和知识的博大精深,要毕生践履,求精图新,倡导一种不断攀登、永远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终身学习,把读书作为人生的内在需求,融化到血液、基因和灵魂中去,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天长地久有时尽,读书绵绵无绝期。这是一种“时人合一”的超越空间的至远至臻的境界。古今中外多少事,一切都付书本中。书籍犹如巍峨的高山,绵延不尽,读书到一定的程度,就会高屋建瓴,对事物的认识就会更深更透,人的心胸就会无限宽阔,显示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宏伟的气魄。这是一种超越自我、超越现实、超然物外的“天人合一”的至高至上的境界。让我们的心灵在读书中升华自由之境。

第二种境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坚持自己的反思

教育反思指的是教师以体会、感想、启示等形式对自身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的批判性思考。它的存在将推动教师的成长进步.促进教育教学行为不断优化。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其“反思”的态度令人敬佩。教学反思的目的就在于让教师通过反思自主调控自身的教育行为,逐渐确立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教育实践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当一名教师能自觉地将教学中的点点滴滴以放电影似的回味反思,并用文字的形式记录时。可以毫不矫情地说,她已经成功了一半。现在,校本教研活动,特别提倡教师的教学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在反思中提升。因为反思是一种真切的内需,一种真诚的要求,一种真爱的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教师注重的是课前和课中,对课后往往重视不够。而实际上,在课后做些教学反思,记些教学心得,却是很有意义的事。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第三种境界:“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增值自己的生命

人生在世,生命各不相同,或一帆风顺,或命运坎坷,或轰轰烈烈,或平淡似水……在这样的生命历程中,我们如何去增值自己的生命,开发生命的潜力,应该是我们广大语文老师思考的。很欣赏周一贯先生对“生命”的看待,许多人惊讶于他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有1200 余篇公开发表的研究文章,100 多册正式出版的教学著述,整整2000 多万字,别说写,光手抄一遍得用多少时间。然而,他用行动道出了心中的答案,那就是惜时,他说,时间的奇特在于珍惜它,可以以一当十,轻视它便以十以当一,在“时间可贵”的人手里,时间便能增值,生命便会增值。大凡对生命热爱的人,对“时间”尤其珍惜。张祖庆老师,一名从海岛走出来的特级教师,满怀着自己的理想,以虔诚之心进行在朝圣的路上。心系学生,心怀教育,演绎教育的精彩。再品一品名师,内心波澜起伏,感慨万千,只要惜时,我们就不会在平时经常地赋闲情、生闲气、聊闲事、扯闲理了。是的,只要你愿意追求,乐趣就在其中。

第四境界:“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拥有自己的课堂

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往往经意与不经意模仿名师的风格,常常到了“欲罢不能”之境地,这其实是“东施效颦”,收效极少。其实,语文课堂犹如一首诗,更似一幅画,既有诗情又有画意。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气质,不同的教学理念形成不同的课堂风格;有的老师讲课像写诗,充满激情,有的老师讲课像写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看似随意,实为有意,有的老师讲课像描画,笔笔精雕细刻;有的老师讲课像写意画,挥毫泼墨,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我们读着永于正的质朴无华,贾志敏的行云流水,勒家彦的腹有诗书,支玉恒挥洒自如,我们还读着窦桂梅的热情奔放,王崧舟的内蕴深沉,薜法根的简约幽默······试问,哪位名师的风格与别人相同?在课程改革的路上,别为了一个劲地模仿,而丢失了自己的风格,或许我们有着不同的知识背景,学术涵养,地域条件,但有一点却是相同的,我们一定要有个人独立的课堂风格,用心地去诠释、用心地去设计你的每一节课。正如周一贯老师所说:“没有缺陷和遗憾的好课”是不存在的,相反“毫无启发的差课”也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必须一分为二地去听课,去诠释自己的课堂。如能像窦桂梅老师所言“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文本我解读”,语文教学就会因“个性”大放光彩了。

读书丰富了内心的体验,拓展了生命的宽度、生命的厚度、生命的密度;反思让教师与学生能心与心地交流,让教师在走进课堂的那一刻,向不良情绪说“不”,教师总以生动风趣、机智活泼、声情并茂的语言感染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的语言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活动的效率,”因此教师的情态、语态都需要好好把握,感受周国平心底的呼唤---“爱使人富有”,因为爱的经历丰富了人生,爱的体验丰富了心灵;回味凡高经常说的那句话“我们这个时代肝肠寸断的表情”,领略艺术带来的美丽震撼与独特的感染力;享受“以爱养爱”到“爱的双赢”的幸福过程。

猜你喜欢

境界心灵读书
三重“境界” 让宣讲回味无穷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品“境界”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爱情的最高境界就是这两个字
唤醒心灵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