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木有本心(外一题)

2019-11-12刘薇

北极光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东台草木森林

⊙刘薇

自然是一份温婉情绪的落脚点和栖息地。自然文学是书写自然之美,在喧嚣的城际奔波中还你一个岁月静好的田园梦。

从中国最北的大兴安岭一路向南,细雨微濛中来到东台市黄海森林公园。竹林、水杉、湿地、空中栈道、森林诗屋,行走在这片寂静的林地,间或几声鸟鸣,心情就被浸润在这片空濛里。草木有本心,此刻,眼前的草木就是曾经知青的一片情,黄海边站立起这片树林,站立起曾经的知青岁月和悠远诗意。忆起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一种开在山间寂静的自然之美。

就想说,自然文学创作首先是书写自然之美。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用自然之美唤醒沉寂的心灵。巴勒斯《醒来的森林》是部一自然散步的笔记:“林中的鲜花,在等待着鸟儿们的归来,蒲公英在等燕子,紫罗兰在等棕林鸫”。普里什文《林中水滴》是优美的散文交响曲:“看得到露珠闪动颜光,听得懂落叶的风扬舞动”;利奥波德《沙乡年鉴》是荒野诗人写给我们的自然之歌。融入自然,才会书写自然。2010年,我参加“走上高高兴安岭·穿行伊勒呼里山”大型采风活动,创作了散文《兴安之巅》《绿色南瓮河》《古里生态部落》,书写了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大兴安岭粗犷、豪放、原始的自然之美。

书写自然之美是自然文学的使命,突出地域特色,挖掘地域特色,才能百花齐放,各领风骚。“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草木繁花都有自己的季节,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之美。普里什文《大自然的日历》是俄罗斯的语言百草,展开四季,书写俄罗斯城乡、森林里的趣事和历史逸闻。怀特《塞尔伯恩博物志》是生态界的圣经之一,他笔下美国的动物界富有活力而生机勃勃,动物们自由自在地快乐生活。此次笔会,就有人说,越是熟悉的地域,越是自己创作的阵地,比如,东台市申遗成功的条子泥肯区,很多人都在创作主题歌,可总是缺少内在的精髓。当地的作家姜桦挥毫而作《东台条子泥》一唱而红,写出了特色,写出了情感,因为他是歌者,用心在为家乡歌唱。《到十八站去》是我在《北方文学》发表的一篇文章,古老的十八驿站,满街的大红灯笼,驿站情缘,勤劳勇敢的鄂伦春族,万年前的旧石器遗址,浓郁的地域特色跃然纸上。

文以修心,文以言情。自然文学的字里行间里要感悟自然,感悟生命,感悟自己。列那尔是法国家喻户晓的文学家,他创作的《自然纪事·胡萝卜须》给胡萝卜以灵性,他这样写道:“假如他们能给你洗脸的话,你的脸色一定很红润”。缪尔的《夏日走过山间》有句话:“你要阳光洒在心上而非身上,溪流穿驱而过,而非从旁流过”。自然文学创作里浓缩了哲理和感悟。《流动的相思》是我写给蓝莓小镇阿木尔的,蓝莓酒庄里留下深情: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北极蓝莓蓝,人见自流连。又如《且以深情寄呼中》结尾处:最冷小镇,心却温暖,心若相知,天涯亦咫尺。人与自然的情感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无言的草木立传,就像“生命的秘密水知道”,上善若水任方圆,心中有情,笔下有景。风中有树即风景,风中有沙亦风沙。抚摸一下自己的风景,她能感受到你的爱抚,会像花朵一样向天空怒放。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东台之约

东台因着首届中国自然文学笔会的召开,一下子从遥远的黄海之滨走进了我的心里。西汉时期,东台先民“煮海生盐”,当年“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后汉书》有言“东楚有海盐之饶”。马可·波罗也在游记里写到:“在城市和海岸的中间地带,有许多盐场,生产大量的盐”。东台与我最初的记忆便是这浓郁的海盐文化的起源地。浩瀚的黄海,广阔的滩涂,茂盛的盐蒿草,勤劳而智慧的东台人撰写着灿烂的“盐文化”历史,先后在此任盐官的北宋三位名相晏殊、吕夷简、范仲淹,艰苦创业,留芳千载。工程浩大的范公堤还在,“秋天响亮惟闻鹤,夜海朦胧每见珠”的诗句还在;“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晏殊的感怀也还在。东台与我更是催发诗意的地方,心里多了份与东台相约的向往。

一路向南,东台以如丝的细雨迎接我们。漫步于黄海森林公园,感悟润物无声的美。从悠长的景观长廊走过,杨树、水杉、银杏、竹林在细雨中愈发清新靓丽。同行的文友是盐城人,他知道这林子的历史,50年前这里曾经是一片滩涂,几代人不懈努力才使得这里绿树成荫,林木成行。如今,森林覆盖率达到90%,是全国沿海地区最大的平原森林,更是太平洋西海岸湿地上一颗璀璨的绿宝石。我们在一片林地前驻足,这是“知青林”,是众多知青集体的记忆,给这林地浸染了人文气息。文人或许偏爱竹,面对这十多公里的竹林长廊,面对这几十种观赏竹,很自然地就想起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一个人在竹林里弹琴,或者扬天长啸,发乎本心,无人惊扰,该是一种空明澄静的心绪吧。

拾阶而上,我们走在空中栈道,抬头仰望,天树合一,人间胜境;向下俯瞰,湿地如带,花草吐艳,不愧是最美栈道。细雨渐歇,各种鸟鸣从森林深处传来,隐隐地能看到飞影掠过,想象着鸟儿雨后初霁展开翅膀飞翔的样子,恍如鸟鸣山涧中的情愫。

夜幕降临时,文友们相聚在森林乌托邦,古色古香的两层木屋,哥特式的尖屋顶被绿植缠绕,鲜花绿草簇拥下“森林诗屋”的牌匾让大家眼前一亮,纷纷开始选择要交流的诗歌作品,古典的钢琴曲在空气中缓缓升腾,一杯清茶,一曲古乐,一群诗友,一位诵读者。黄海森林公园之夜在诗意中氤氲。散落在林中的木屋群落里露出点点灯光,那是旅人与森林交流的眼神,每个木屋都有个好听的名字,或是杉语,或是星语,恍如童话里清朗美丽的草原。

相对于黄海森林公园的温婉秀丽,东台条子泥湿地则是粗犷野性,几经沧海桑田,有种穿越时空的旷远和苍茫。每一条泥土的折痕里都述说着往昔的故事,鸟儿歌唱相爱,涛声阵阵为之起舞。退潮了,我们赤足走在条子泥的身边,手中的相机捕捉沿海珍奇鸟类的轻盈身姿,忽然就潮起潮涌,升腾的浪花追逐着我们返回的脚步,瞬间淹没刚才的沙滩。陈主席很有感慨:爱如潮涌。是的,这就是爱,突如其来,轰轰烈烈,继而又缠绵悱恻,轻抚心间。

东台从来都有爱,台城西郊古运盐河畔,董永七仙女文化园正在在讲述着千古奇缘。380岁的老槐树依旧枝繁叶茂,曾经的媒妁之言成全了牛郎织女,感谢土地公公成人之美,槐树旁的土地庙里又有多少有情人许下诺言,喜结连理。有爱的人群是幸福的群落。走在东台新街时,这种感觉愈加浓烈,新街花木繁盛,小桥流水,民富闾和。古老的风车昭示着悠远,各种特色小店又展示着时代的发展。高粱酒、鲜豆皮、桑叶茶,老人悠闲地编制着竹篮,树荫下摆放着自家的绿色菜蔬,一派安乐、怡然。在世外桃源的氛围里参观垦殖文化馆、乡史展、农村供销社旧景复原,心里多了分温暖和释然,就像穿越在曾经的古镇,正一步步从过往的曾经走到现在。新街,既有人间温情,更有文化底蕴,是一条乡村的文化长廊。有人说,如果回到从前,愿意出嫁到这里。

一路走来,爱上东台。因偶然而相遇,因相遇而有约,全因这是文字之约,是东台之约。

猜你喜欢

东台草木森林
草木深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东台鱼汤面
董郎孝道古今传 有爱东台何羡仙
东台黄海国家森林公园:以绿之名,拓荒出“养心”景致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草木的控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