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第二届全国硕博论坛综述

2019-11-12

杜甫研究学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杜诗杜甫语境

贾 兵

2019年8月8日—11日,由中国杜甫研究会、四川省杜甫研究中心、四川省杜甫学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主办的“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第二届全国硕博论坛”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召开。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广西大学等单位20余位学者和硕博研究生,以及来自日本冈山大学的下定雅弘教授参加了此次论坛。论坛由致辞、研讨、总结、颁发证书四个环节组成。

论坛致辞环节,由四川省杜甫学会秘书长彭燕主持。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副馆长方伟、日本杜甫学会会长下定雅弘、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刘明华分别致辞。方伟副馆长首先代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对与会学者和同学表示热烈欢迎。他认为学习研究、传承弘扬杜诗艺术与杜甫精神,是我们草堂人的荣幸,更是我们肩头的重任,“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他希望此次论坛能够碰撞出智慧与真理的火花。下定雅弘教授对近年来日本杜甫研究情况,尤其是日本杜甫学会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学术活动作了详细的介绍,并向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捐赠了两期《杜甫研究年报》和一套《杜甫全诗译注》。刘明华教授在致辞中深情追忆了1982年随曹慕樊先生参加草堂举办的首届学术年会的场景,并引用“江皋已仲春,花下复清晨”以况当日之境。他认为杜甫草堂作为文博单位举办这样的论坛活动十分难得,“小而精”“一对一点评”的论坛特色,必将与刘跃进先生推动的“杜甫读书会”一道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青年治杜学者;相信不久的将来,杜甫研究新锐一定会从中产生。

学术研讨分四场讨论。本次论坛共选拔出10篇优秀论文,内容涉及杜诗文本、杜诗批评与接受、杜甫生平、杜集文献、唐代诗歌等多方面研究,以下分别加以简述。

一、杜诗文本研究

关于杜诗文本的文章有2篇。文本细读的方法在这些论文中使用较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丁震寰《“蜀主窥吴幸三峡”解》一文,通过对“蜀主”与“窥”字的含义分别进行考察,结合诗歌文本,认为明清学者对“蜀主”和“窥”字的批评多有不妥;并认为南宋以后三国的正统观念发生了变化,使得明清学者多推崇杜诗的《春秋》笔法。徐希平教授在点评中认为该文以小见大,旁征博引,视野广阔;对词语的解读详实可靠,如对“窥”的解读与三峡之实境相符;对“主”和“帝”的分析值得肯定。同时他认为论文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文章在对所引郎瑛观点进行解读时,忽略了最重要的“蜀汉”政权的正统问题,颠倒了先后主次,转而讨论“主”和“帝”;文章的各个标题之间逻辑关联度不够,结论略显仓促;文章对于唐人正统观的论述过于冗长;在引文方面存在转引的现象;在论述时应当注意避免使用情感色彩过于浓厚的词语。

杨清瑞《末句物我的隐与现——略论杜甫咏物五律的末句书写》一文,认为杜甫咏物五律结句在整体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因时而变、因题而变,呈现出隐与现的差异性艺术效果,以此形成物我兼备和寄寓深长的特点。杜甫在充分吸收前人成法的基础之上,加以创变,下括中晚唐,形成了咏物五律结句书写的范式。王猛副教授认为此文能够运用新的文学理论,从咏物律诗的角度切入杜诗,加以创新性分析,较有新意和价值。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在使用“末句”这一概念时缺乏清晰的界定,且学界一般习用“结句”;全文在论述物我关系这一复杂性问题时,未涉及到“情、物、我”“物境与人境”之间的关系讨论;对于一些重要的结论,径自引用,未能追溯其史料源流,如程千帆、张宏生先生《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读杜甫咏物诗札记》一文认为杜甫咏物诗“借物自喻”的观点实际渊源自仇兆鳌《杜诗详注》;全文对杜甫咏物五律这一诗体的探讨,忽略了五古与五律之间的关联,绕开了诗体正变这一重要问题;文章对核心议题“杜甫咏物五律句法”的分析不足,在对杜诗进行解读时,多下断语而缺乏具体历史场景的分析,显得泛泛而论,缺乏必要的证据;此外还存在表述不严谨等问题。

二、杜诗批评与接受研究

本次论坛收到杜诗批评与接受的文章最多,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杜诗接受史研究仍是热点。杜诗艺术批评方面,周华《论叶燮对杜诗“意”与“法”的批评》一文,详细论述了叶燮借助传统诗论中的“意”与“法”两个概念,以《玄元皇帝庙》《丹青引赠曹霸将军》为例分别从单句内外、全诗的总体结构,对杜诗创作作了具体而微的分析;并认为叶燮真正彰显出了杜诗创作的高超独绝之处,由此影响了其在诗歌发展、诗歌创作、诗歌批评方面相关理论的生成。王燕飞副教授认为叶燮十分推崇杜甫,所著《原诗》具有较高的诗学价值,因此该文的选题具有一定价值。但是文章对其核心概念“意”与“法”未作合理的定义,在写作时可借鉴王奭嗣、仇兆鳌等人的相关研究;全文在语言表达上略显晦涩,并建议多读名家经典学术美文;文献征引上,建议少引“诗话全编”之类的二手文献,引用《原诗》时可参考蒋寅先生最新的注本;文章缺乏学术综述,不能清晰地看出论题的价值所在。

关于杜诗接受方面有3篇论文。程瑜《〈秋兴八首〉的古今次韵现象》一文,回顾了宋代以来历代文人次韵《秋兴八首》的情况,近现代部分以报刊为主要文献来源,并做了量化分析,文章认为思想共鸣、技艺摹仿与诗才比拼是《秋兴八首》历来赓扬和不休的三大驱动力。房锐教授认为《秋兴八首》作为经典组诗,其次韵现象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该文在既有的研究基础之上,仍然存在着不少缺憾,如论题较大,使得行文不够集中,建议选取某一报刊或某一写作群体重点介绍,《顺天时报》的编辑团体涵盖中日双方人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民国时期女诗人群体也很特别;全文描述性语言过多,评述性内容较少,使得文章深度不够;写作技巧比较欠缺,文章各个小标题有待商榷,行文的逻辑关联存在问题,不少地方存在表述欠妥、语言华而不实的现象;文献使用与征引方面,建议扩充文献,对正文出现的夹注和使用错误的标点符号进行修正。周裕锴教授认为文章的第三部分标题与实际情况不符,“建国后的次韵书写”非“宁缺毋滥”,实为“万马齐喑”;引用前人观点论证问题时应注意是否恰当;当代盛行次韵《秋兴八首》现象可能与叶嘉莹先生有关。

李江才《论山谷词之学杜》一文,认为山谷词在语词典故、句式句意和情感风格三个方面对杜诗有所借鉴,梳理了山谷诗、词学杜的异同之处,并认为山谷的词学观念、“以诗入词”的创作风气、影响特大的山谷诗作、学杜类型狭窄的弊病、两极分化的词学评价和“词中老杜”的接受传统,共同影响了山谷诗、词学杜的同调异趋。潘殊闲教授认为山谷词学杜这一论题较有研究价值,文章具有一定深度,在文本细读上较为成功,尤其对“词中老杜”这一传统说法的再评价值得赞赏。当然论文也存在混淆“词中老杜”与“词学老杜”两个概念;引文格式不规范,如摘要部分出现注释,标题序号运用不当,引用文献与原文不符,表述不清等问题。周裕锴教授认为文章在结构上应作调整,可分为山谷诗、山谷词、山谷诗词比较等三个部分,同时注意论证与观点之间应相互支撑。

杨春萌《王禹偁对杜诗的接受及相关问题——解读“子美集开新世界”的三重语境》一文,针对“子美集开诗世界”这一诗学公案,从历史语境、文本语境、研究语境三个角度加以讨论,文章认为在宋初“崇杜”风气尚未滥觞的整体气氛下,王禹偁“学杜”而实未“宗杜”,因此无法超越前人对杜诗“集大成”的评价而看到杜甫推陈出新的开拓性,钱锺书先生《容安馆札记》《宋诗选注》两书对王禹偁学杜的看法并不一致。彭燕副研究员对论文的文本解读部分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认为文章讨论的重点应该放在这个部分,并从学术史的层面对“子美集开新世界”做一个梳理,从文本语境、历史语境、研究者语境来讨论,加以同情的理解。王禹偁学白居易是一个常识,可一笔带过;历史语境一部分着墨过多,建议用两三百字交代清楚即可。周裕锴教授认为文章引用台湾学者蔡振念的观点时,未能加以辨正,“仁宗时诗圣地位的奠定”以及“道学的兴盛造成杜诗受到空前推崇”的说法有待商榷;《对雪》《感流亡》两诗实为白体,而非学杜之作;王禹偁不少诗作如白居易《新制布裘》那样,属于“白居易式的惭愧”。

三、杜甫生平研究

关于杜甫生平研究的论文有1篇。张思茗《“朋党”之名与“忠义话语”——肃代之交杜甫凭吊陈子昂等人诗事发微》一文,梳理了肃代之交杜甫的行迹,该文认为在肃宗排斥玄宗旧臣的背景下,杜甫因谏救房琯背上朋党污名,远走陇蜀。代宗即位后,形势发生变化,杜甫意在出仕。他用“终古立忠义”一语称赞陈子昂谏诤无私、公忠谋国,借之为自己受污的过往正名,也为重返朝廷提出理由。文章最后对陈子昂、郭元振、薛稷、赵彦昭等人在权力更迭中如何进退作了简要分析。孙尚勇教授认为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具体的历史语境,对于杜甫写诗的现实目的与深意进行了有力捕捉,杜甫与陈子昂具有可比之处。同时,他认为杜甫抗颜疏救的政治原因还可深化;写作上,对陈子昂、郭元振、薛稷、赵彦昭等人的分析可置于杜甫之前;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可点出具体的时间地点;谏官身份与“忠义”并非等同,相反会更多地带有政治目的,“忠义”远高于谏官的职责;杜甫在洞彻政治形势、政治上的敏感性远超常人。

四、杜诗文献研究

关于杜诗文献研究的论文有1篇。刘欢《宋代杜诗异文校勘与经典文本的生成——以杜诗赵次公注为中心》一文,认为宋人在讨论和勘定杜诗异文时,并不盲目迷信旧本,而是坚持从文本分析入手,择善而从。这种“由训诂统辖校勘”的方式在杜诗赵次公注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其勘定异文的标准主要来自对杜诗诗义表达、写作规范、创作技巧、诗歌风格、后世接受等方面的总结。赵次公对杜诗的校勘是在先见影响下进行的文本筛选,同时也反映了杜诗在离开作者进入公共阐释空间后被自觉或不自觉地改造并经典化的过程。刘明华教授认为该文属于杜诗异文与经典文本形成的个案研究,对诗文字词与整体的理解认知难免陷入阐释上的循环,宋注择优,每出己见的校勘风格反映了宋人求真求美的校勘理念,当前杜诗异文约有8000余处,具有较大的研究空间。他认为文章的题目过大,可集中于某一现象进行深入分析;部分文段有阐释过度的现象;可增加对赵次公的校勘能否回归到杜诗本身的探讨。另外,论文撰写过程中要有问题意识。

五、唐代诗歌研究

关于唐代诗歌研究的论文有2篇。李鹏飞《李白“以古为律”与“以绝为律”探议》一文,认为李白的律诗中有两种变体现象,一是“以古为律”,二是“以绝为律”。相较而言,两种变体在语意重复、不拘格调方面具有相同点,在用语方式、章法结构、意境风格方面并不一致。虽然两者都不大符合律诗的体制要求,但是前者的艺术效果自然圆转,赢得了不少诗论家的认可;后者未能达到诗境的浑融一体,常为人所诟病。张海副教授认为选题有挑战性,目前学界关于“以古为律”与“以绝为律”的分歧较大,两者之间多有交叉。文章对明代诗论家批评李白律诗变体的论述,应置于明代唐诗学“正变”背景之下加以分析;对于文本的解读存在一定的失误,在叙述“以绝为律”时未能综括历代诗论家的观点;结论过于主观。

任哨奇《唐长沙窑瓷器题诗艺术分析与探源》一文,认为长沙窑瓷器题诗在表现方式上喜用“叠字、重字”,部分诗歌存在“一与多”的对立结构与描写,以及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套语”与固定格式。从文学风格与内容题材来看,其与六朝时期流行于荆楚地区的荆楚西声有着艺术上的承袭性。王红教授认为文章选题较好,学术综述较为全面,学术态度谦恭,语言平实,无遽下断然之语。但是该文缺乏对“五言绝句”的定义,难以划清其与民间乐府歌谣的界限;文章涉猎虽广,但欠缺学术延伸,可增加与文人诗的互动,与汉乐府、白话诗、民间歌谣之间的关系问题的探讨;文章叙述过于平实,偏学术笔记,可加以精细构造,开出新知;此外在文字表达、语言逻辑、注释规范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周裕锴教授在四场讨论之后,作了补充发言。他认为10篇文章总体上质量较高,并告诫青年学者“前人已言我则寡言之,前人未言我则谨言之”,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历史语境下进行研究,文本是开放的,相信通过青年硕博的努力,必将开创新时代杜甫研究的新局面。

徐希平教授在最后总结中说,此次论坛发言时间充足,畅所欲言,此外邀请到了日本的下定雅弘先生,使得论坛具有了国际性。论坛选题广泛,视野宏大,新见迭出,尤其是运用大数据和文史互证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分析效果。他建议诸位学子在以后的论文写作上态度应认真谨严,加强学术规范,论述应扣紧主题,详实有信,表意准确;在运用西方文艺理论时,应注意与论文本身相结合。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举办此次论坛正是杜甫精神的延续,必将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杜诗杜甫语境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登高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贫困无田杜太守
绝句
从源于杜诗的成语看杜诗的锤炼艺术
从“春秋五例”分析杜甫诗歌含蓄的表现手法
跟踪导练(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