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光卖酒
2019-11-12
王晓光,何许人也?他是贵州省的原常委、原副省长。据悉,王晓光案是国家监委留置的“第一案”。罪有三桩:受贿、贪污、内幕交易。受贿人民币4870万元,贪污500万元,内幕交易炒股赚1.6亿元。2018年9月21日,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双开”。上述三桩罪,都是官员以权谋私的常见罪,虽然数量巨大,并不特别稀奇,但王晓光另有一种买卖——卖酒,却比较少见,是颇具特色的“生财之道”,故值得专门一议。
贵州以出茅台酒而著称。王晓光是贵州省的副省长,自然爱喝茅台酒。他喝酒只喝年份茅台。每有酒局时,王晓光都会吩咐下属,给他准备一箱酒(自然是公款购买)。饭局结束,酒箱里经常还剩四五瓶没有开封的茅台酒。这时,王晓光会交代,把没喝完的酒放进自家汽车的后备箱,让驾驶员平时喝喝。驾驶员们心里明白:哪好意思喝王副省长的年份茅台?这些酒被王晓光运回家中,占为己有。按寻常状况,一月可收集到约50瓶好酒。加上有求于他的人,往往送酒上门,王晓光家里的名酒堆积如山,一年有上千瓶茅台酒进账。
堆积如山的茅台酒怎么办?自己喝,喝不了。王晓光几乎每天都有酒局,外面酒席上已经畅饮,回家自然不喝,送人也不必。只进不出,家里岂非成为茅台酒厂的“外室”?王晓光灵机一动,茅台酒是市场上的紧缺商品,价格不菲。为物尽其用,不妨做点卖酒生意,也不会造成商品积压。王晓光于是给相关机构与企业打招呼,办了四张酒类专卖证书,在贵阳市开了四家名酒专卖店,交给家人打理。王晓光负责“进货”“供货”,由家人销售。进货无需成本,卖出就是净赚。一进一出,举手之劳,长年累月,收益可观。王副省长心里暗暗高兴,生财多了一条门路。
当然,名酒专卖店生意也有清淡时。这时,他授意下属到自家店去采购,用的自然是公款,买来的,多是酒席上拿回来的茅台酒。更好笑的是,由于名贵白酒都是有编码的。一些单位偶然发现:采购的酒让王晓光拿走“喝掉了”,不久又出现在市面上,甚至还由原单位继续采购。如此循环往复,茅台酒进而复出,经过这样一轮巧妙的交换,公家的钞票摇身一变,流进了王副省长的腰包。下属不好意思说破,窃窃私语,王副省长则佯装不知。
王晓光是一个副部级的领导干部,自以为得计,善于做生意,其实却是一名精明而不高明的商人。他做生意头脑活络。大凡有钱都赚,大小统吃、来者不拒。大者如利用内幕信息,买入两种股票。银河科技股价从3元涨至30元。王晓光是先利用市委书记的影响力,向企业家借巨额资金,投入股市,并在高点成功抛售。王晓光的手机上装着炒股软件,只要开盘就不时盯着。他的老婆、儿子是专职操盘手,负责具体的买进卖出。股民口袋里的钞票,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大笔流进了王晓光的账户。4.9亿元的交易额,1.6亿元的净利润,收益率超过了33%。抓大不放小。大象的腿是肉,蚊子的腿也是肉。卖酒,是就地取材的一种生财之道。一瓶一瓶酒放进汽车的后备箱里,一瓶一瓶酒通过老婆、儿子开的专卖店卖出,无本生意,自产自销,收益率是100%。比做股票生意的33%收益率还高两倍,且无亏损风险。
王晓光卖酒,一共赚了多少钱?报道中没有细说,但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在王晓光落马前,因为风声紧,查得严,老婆赶紧把它处理,据悉把家中上百瓶名贵白酒倒入了下水道。倒掉的酒就价值几十万元。由此可见,王晓光多年来卖茅台酒的非法所得,决不会是一笔小数目。
如今,王晓光的茅台酒生意做不成了。他的四家名酒专卖店只好关门歇业。落马后,王晓光曾这样剖析自己——无论做酒生意还是炒股,都知道是违法的事,也曾想过收手。但钱赚得太容易,心中贪念深重,收不住手。伸手容易收手难。这个迟到的忏悔的故事,各位切莫拿来做茶余酒后的谈资。权力一旦变了质,就会衍生出许许多多奇形怪状的事物,也是害人不浅。王晓光做官腐败,害了一家门。从这个案例中,世人还增加了一个见识:反腐败斗争不能因此而鸣金收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