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四”时期现代文艺学学科的诞生

2019-11-12祁志祥

文艺理论研究 2019年2期

祁志祥

中国现代美学史的发展,以1928年爆发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论争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以1927年为下限,倡导的是人道主义、共同人性论、唯心论、个性论、审美自律论。后一阶段以“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为标志,虽然有时仍然高举“五四”文学革命大旗,但“五四”文学革命的实质已经发生了变化,人道主义、共同人性论、唯心论、个性论、审美自律论分别为马克思主义、阶级人性论、唯物论、集体主义、遵命工具论所取代(祁志祥,“五四”26)。从1915年到1927年,即“五四”前后这段时期,是中国现代美学学科和文艺学科宣告诞生的阶段。不仅出现了多种《美学概论》(祁志祥,“萧公弼”176),而且诞生了多种艺术哲学专著。本文主要探讨中国现代美学史上第一阶段文艺学科建设的早期状况。

20世纪初“美学”学科在中国落脚生根的时候,其学科定义指“研究美的学问”。艺术是人类创造的美的作品,这个时期称“美术”。于是美学又集中表现为对“美的艺术”的理论探讨,也就是艺术哲学。“五四”之后,一些国外的艺术论著翻译进来,如托尔斯泰的《艺术论》(耿济之译,商务印书馆1921年初版),黑田鹏信的《艺术学纲要》(俞寄凡译,商务印书馆1922年初版),藤森成吉的《新兴文艺论》(张资平译,上海联合书店1928年9月初版)等。在国外艺术学论著的影响下,中国学界出现了最早的艺术哲学专著。如黄忏华的《美术概论》、徐庆誉的《美的哲学》、徐蔚南的《艺术哲学》等。文学作为“美术”之一种(祁志祥,“晚清”57),研究文学之美原理的《文学概论》也应运而生,如刘永济的《文学论》、潘梓年的《文学概论》、马宗霍《文学概论》、沈天葆的《文学概论》、田汉的《文学概论》等。文学概论实际上是艺术哲学的一个特殊且重要的门类。中国现代美学史第一阶段艺术哲学的代表性论著的理论构架如何?其基本主张是什么?它们呈现出怎样的总体特征?我们在这里对此试加梳理和评述,或许对人们认识现代文艺学科在中国的由来及其走向具有参考意义。

一、黄忏华《美术概论》:空间艺术概论

黄忏华(1890年—1977年),曾著《近代美术思潮》《美术概论》等。《近代美术思潮》(商务印书馆1922年9月版),对西方印象主义以来的新兴绘画、罗丹写实主义以来的新兴雕刻和新兴建筑作了研究梳理。《美术概论》(商务印书馆1927年8月版),是对狭义的“美术”——空间艺术所作的最早的理论探讨专著。

“美术,是艺术底一大分野。”(黄忏华 2)“艺术”包括空间艺术、时间艺术、综合艺术。空间艺术包括平面的诉诸视觉的绘画、立体的诉诸触觉的雕刻、以空虚为特点的诉诸运动感觉的建筑。时间艺术包括诉诸听觉的音乐、诉诸听觉视觉的韵文和散文。综合艺术包括诉诸视觉听觉的跳舞和演剧(2)。“艺术”的本质是什么呢?作者比较了柏拉图“艺术是自然底模仿”、莱辛“艺术是美的理想的完成”、席勒“艺术是理性和感性底调和”、黑格尔“艺术是绝对精神底直观的表现”、叔本华“艺术是人生痛苦的暂时解脱”、托尔斯泰“艺术是传达人底感情底手段”诸说,分析了各种艺术起源学说,包括艺术起源于实用冲动和审美冲动,审美冲动包括“模仿冲动”“游戏冲动”“装饰冲动”“表情冲动”“描出冲动”五种学说。在此基础上他指出:“把艺术的起源加以一元的说明的,艺术冲动之外,有美欲。所谓美欲,是求美底欲望,和食欲、性欲合称为人类底三大欲。”“知识欲和道德欲,比三大欲力量弱。但是这两种,是精神的欲望。”“美欲也是精神的”,“可以和知识欲同道德欲并列”,“食欲和性欲”,同属于“肉体的欲望”(11)。“艺术的起源,可用美欲来说明。虽然美欲不光是艺术底起源,然而从美欲生出来的,不用说,主要的却是艺术。”“美欲就是各种冲动同艺术冲动底原因。”(12)“艺术,是人们精神底感情的发现,然而那种感情,不可不是美的感情。”“所谓美的感情,是由美学上所谓美底材料、形式、内容生出来的感情。所谓材料感情,是由色、形、音生出来底感情。所谓形式感情,是由对比和渐层等形式生出来底感情。所谓内容感情,是由自然和人生底一切状态和活动生出来底感情。这些都是美的感情。”“然而不能说美底的感情底一切的表现,都是艺术。”要成为艺术,有种种条件:“必须具有客观性”,“必须是假象”(15),必须是“离开利害关系”,具有“无关(利害)心”的(16)。综合而论,“艺术是美的感情底发现,而那种发现,必须带有客观性,是假象,而且是无关心,又必须带个性,含独创的分子,而且是时代精神同国民性底表现”(18)。

艺术是以美为特征的,因而所有的艺术都可称为“美术”。“五四”前后,是有用“美术”指称一切艺术的情况。但“美术”还有狭义的用法,指空间艺术。黄忏华《美术概论》所讨论的“美术”就是狭义的用法。“普通所谓美术,就指空间艺术说,包括绘画、雕刻、建筑三种,或者只以前两种为限。”(黄忏华 2)全书八章,分别探讨《美术底本质》《美术底要素》《美术底制作》《美术底分类》《美术和别的文化底关系》,同时具体分析了《绘画艺术一斑》《雕刻艺术一斑》。

“美术”所反映的内容是什么呢?是现实的“自然和人生”和“超自然”的想象。这些内容有什么特点呢?“美术[……]是美的情感底发现。”“美术的目的是美。”(黄忏华 34)“美术底内容,以美为主,所以不妨说是自然美、人生美和超自然美。”(22)

“美术”所以美,不仅要求反映的题材内容“以美为主”,而且要求讲求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和原理。“形式的法则同原理,是美学上最重要的事件,不但是美术底形式法则同原理,而且是一般美底形式法则同原理。”(黄忏华 24)这些形式法则包括“反复和渐层”“对称和均衡”“调和和对比”“比例和节奏”“统调和单纯”(25—33)。这些法则大多早在吕澂、范寿康的《美学概论》中便已有论析,是那个时期的共识。

二、徐庆誉《美的哲学》:美的艺术哲学

1928年4月,世界学会出版了徐庆誉的《美的哲学》。该书所讨论的“美”,是作为“美的化身”的所有的“艺术”形态,所以“美的哲学”实即“艺术哲学”。

“美学”“美术”与“美”都有联系,但各有不同。作者辨析说:“美学Aesthetics不是美术Arts,美术与美虽有连带关系,但美术不是美Beauty。这三样东西虽彼此相依为命,然决不可混为一谈。美学是美的科学,美术是美的化身,二者非美不能成,所以美是三者中最重要的一个。本书不命名为《美学哲学》,或《美术哲学》,而曰《美的哲学》,其原因在此。”(徐庆誉 5)全书289页,篇幅在当时出版的专著中算是大的了。除第一章论述“美的根本问题”外,其余各章,均论析“艺术”这样的“美术”。作者指出:“广义的美术,是指‘有美的价值的动作’,狭义的美术,仅指雕刻与绘画二者而言。”(7)《美的哲学》一书所讨论的“美术”是广义的概念,如第二章为《文艺上表美的三种主义》,第三章为《建筑》,第四章为《雕刻》,第五章为《绘画》,第六章为《音乐》,第七章为《诗歌》,第八章为《跳舞》,这些讨论的是文艺自身的审美自律问题。从第九章开始,分别讨论美术与社会的他律问题,如《美术与两性》《美术与家庭》《美术与政治》《美术与战争》《美术与宗教》,此外他还讨论了《佛教的美术》和《基督教的美术》,对《二十世纪的新美术》作了鸟瞰。

作者为何要写作《美的哲学》呢?因为本书所论“美术”对于教化民众、整顿世风具有法律、宗教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导言》指出:“进来国内智识阶级,对于美的问题很感兴味,美术学校的增加,美学专书的出版,以及艺术周刊的传播都足以表示国人对于美学的尊重。”(2)“著者亦赞扬歌颂艺术者之一”,“尤信在民德堕落、教泽陵夷的中国,有提倡美学的必要。非美学不足以振颓丧之风,非美学不足以培国民之德。政治的刷新,人心的维系,虽有法律宗教为之助,然美术感人之深,化民之速,以及慰藉人生之痛苦,恐有非法律宗教所能及者”(2)。看来作者主要是从艺术的社会功用出发写作本书的。而本书的主要价值则在于对艺术作为“美的化身”的诸种形态的审美自律特征的剖析上。

本书名为“美的哲学”,势必首先回答“美”是什么。《导言》指出:“什么叫美?这问题不仅是美学上的一大疑谜,同时是形而上学上的一大疑谜。普通充实的见解,以为美就是美丽,凡赏心悦目的事物,都是美。”作者认为:“以美丽释美,范围太狭。美之所以为美,除美丽以原素以外,必还有许多原素。”(11)在考察了自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康德、黑格尔、格罗塞等人的观点后,徐庆誉总结说:“我以为美的表现,即吾人‘精神活动的表现’。”“吾人的精神活动,即‘知’‘情’‘意’三大心理作用的总称,美是心理生活全部的表现。若仅以‘知’或‘情’代表全部精神活动,未有不限于错误者。”“谓美必基于‘快乐’与‘道德’,固非确论;谓美不容于科学的真理,亦非定评。”“总之,美是精神的产物和生命的本体,非物质,亦非现象;超乎‘时’‘空’之上,而不受制于‘时’‘空’;介乎‘物’‘我’之间,而又统一其‘物’‘我’。”(31)徐庆誉对“美的性质”的这个总结,虽力图避免以往各种观点之偏,但以“精神的产物”界定“美”,仍失之太宽。因为我们也可以说“丑”是“精神的产物”。所以在“精神的产物”之前,至少还需加上特殊的限定才行。然而徐庆誉并没有在这个问题上深入下去,他接着就探讨本书的重心——作为“美的化身”的“美术”去了。

徐庆誉《美的哲学》所讨论的“美术”是广义的艺术“文艺”。所以该书第二章讨论文艺“表美的方式”。文艺“表美的方式”,是“由单纯而趋于复杂、由粗简而进于精微”的,它们由低到高,依次呈现为“三种主义”,即初级的“象征主义”“主知”的“古典主义”“主情”的“浪漫主义”(36)。“‘象征’是一物代表他物或理想的‘符号’。以‘象征’表示理想和精神的主义,即为象征主义。”(37)象征主义表现美的方式起源于东方宗教,不但为宗教所运用,而且由文学所运用。古典主义是“模拟希腊罗马文艺的形式”的文学流派,以古希腊罗马文艺及文艺复兴运动为代表。特色是注重“形式”与“内容”两者的整齐划一。弱点是缺少主体性和个性,千篇一律,“全无生气”(41)。浪漫主义是“承古典主义的衰微,而在近代艺术界中独放异彩者”。其特色“第一是富于‘想象’;第二是富于‘爱情’;第三是排斥古典主义的空客观倾向,而尊重主观;第四是排斥古典主义的台阁风气,而提倡个性的发展;第五是排斥古典主义一切严肃沉静清察的格调,而主张深情神秘奥妙的美术。总之浪漫派的画家和诗人,是想在绝对自由无挂无碍的大自然中,实现其深情神秘奥妙的生涯,不肯为一切不自然的社会、法律、政治的组织所拘束”(43)。在作者看来,“美的价值,以想像的大小为转移。想像越大,则美的价值越高;反之,想像越小,则美的价值亦小”,因而“象征的建筑,其美的价值,不及古典的雕刻,古典的雕刻,不及浪漫的绘画,浪漫的绘画,不及浪漫的音乐,浪漫的音乐,又不及浪漫的诗歌”(82)。

按照文艺表现美方式由低到高“三个主义”的理论概括,徐庆誉依次讨论了“建筑”“雕刻”“绘画”“音乐”“诗歌”“跳舞”诸美术形态。

“建筑亦为象征美术的一种,其起源是始于人生的需要。”(47)象征的建筑主要有“罗马式的建筑”和“峨特式的建筑”。二者的异同是“前者尚‘庄重’与‘紧切’,后者尚‘轩敞’与‘轻巧’;前者尚‘幽静’,后者尚‘敞亮’;前者尚‘几何式’后者尚‘自然’。前者一切户牖的拱形尚‘圆’,后者的的拱形尚‘锐’。”(48)

如果说建筑表现美的方式是象征主义,那么雕刻表现美的方式则是不可一概而论。“雕刻与建筑相辅而行,凡是著名的大建筑,同时必有著名的好雕刻。雕刻的内容,是代表‘精神’和‘理想’,不仅是模仿‘自然’。无‘精神’和‘理想’的雕刻,不能算是有美术的价值。”(52)雕刻并不一定如黑格尔所说的是“古典派的美术”,以作者的态度,也可以是“浪漫派的美术”。雕刻的历史发展呈现为三个阶段。一是埃及的雕刻,二是希腊罗马的雕刻,三是基督教的雕刻。大体说来,埃及的雕刻属于象征主义,希腊罗马的雕刻属于古典主义,基督教的雕刻属于浪漫主义。“埃及的雕刻,非常幼稚,像的轮廓,都是直线,像的仪容,非常呆板,两手下垂,紧靠着身边,非常的拘谨。手指过尖,与普通人的手指相差太远,毫不自然。两脚亦过于扁平,且脚指的长度相同,尤为可笑。至如裸体的雕刻,无甚‘生气’,十分板滞,全无活泼气象之可言,既不能表现人体的‘自然美’,又不能发挥作者本人的‘想象力’,只可算是雕刻的襁褓时期,不能以近代美术的眼光批评之。”(54)第二时期希腊罗马的雕刻,比埃及的雕刻要好多了:“筋肉的表现,全身的姿势,理想的含蓄,衣服的曲折,和手足的位置,都很可观,饶有活泼的精神,与自然的生气。但头部到眼睛大都过于扁平,头发过于板滞,还没有完全打破‘依古法制’的遗传。”(55)第三时期基督教的雕刻,几乎都是教堂的装饰。这个时期雕刻的理想,是以基督教的“爱”为中心。“与其说此时期的雕刻为古典派,宁肯说她是浪漫派;因其所垂示的理想和精神,都是‘主客两观’的调和,与‘天人合一’的真谛,极其活泼自由,并无何等障碍。称此时期的雕刻为浪漫的雕刻,亦非全无原因。”(56)

与建筑、雕刻相比,绘画“表示情感和理想的程度”要“高出数倍”,因为“绘画不像建筑和雕刻一般的板滞,活动的范围甚广,描写的机会亦多,所以绘画成了美术的重心。诗歌音乐,在精神方面,虽有极大的势力,然其直接的和具体的表示魔力,还不及绘画之甚”(58)。接着作者梳理了绘画发展史的三个阶段。

如果说建筑、雕刻、绘画属于空间的美,音乐则“不受空间的支配”,“完全以‘理想’为骨子”。“‘理想’的生命,虽寄托于‘音调’与‘节奏’之中,然音调与节奏,皆非占空间的物质”(74)。比较音乐与建筑的不同,在“前者是以‘理想’为主,后者是以‘象征’为主;前者是非空间的美术,后者是空间的美术;前者的美感,存在于‘听觉’,后者的美感,系乎‘视官’”(74)。音乐与雕刻的异同,在“雕刻尚‘均匀’,音乐尚‘和谐’,都是以总合的观念为目的。雕刻的美,正与绘画的美一样,不是存于一点一线,乃是寄于全体;音乐亦然。若把一个和谐的曲子分成若干片断,不使她连续起来,便不成音乐了”(75)。

诗歌“与感觉界的物质没有什么相干”,“完全以想像为根本”。“其表美的资料,既不是‘色’,也不是‘声’,乃是绝对的‘想像’。不仅诗人自己须富有想像的天才,即读诗的人,亦当有相当的想像力,否则便无从领会诗中的奇妙”(82)。诗歌与音乐一样,同属非空间的表现理想的艺术。“诗歌近于音乐的程度,大于其他的美术;因诗歌与音乐,都以‘音调’和‘节奏’为传美的工具,惟一不同之点,即音乐以‘声’表‘音调’和‘节奏’,诗歌以‘形’表‘音调’和‘节奏’;两者同为‘情感’和‘想像’的产物,同握有生命的权威,和神圣的使命。”(75)诗歌的种类可分为三:“一为叙事诗,二为抒情诗,三为戏曲诗。”叙事诗注重“写实”,“不含主观的情感”,作者自身的“人格”和“理想”,与诗“不生关系”。“抒情诗恰与此相反”,“完全以主观的情感为主”(85)。“至如戏曲诗,是将叙事诗与抒情诗两种体裁合一炉而冶之,一面描写‘客观的事实’,一面表演‘主观的情感’。”(86)

最后分析的艺术形态是舞蹈。但对舞蹈在“文艺上表美的三个主义”中到底扮演什么角色,徐庆誉并未在书中论及。只是在阐述中国和西方古代舞蹈历史材料时说明:“手舞足蹈,是情感兴奋到极处时的流露;换言之,跳舞所表现的情感,有深一层的情感。”(11)大概在作者的心目中,舞蹈属于浪漫派的美术。

三、徐蔚南:“艺术哲学”概念的提出

徐蔚南(1900—1952年),早年留学日本,庆应大学毕业,归国后在绍兴浙江省立第五中学任教。1924年,由柳亚子推荐,参加新南社。1925年来上海,在复旦大学实验中学任国文教员,并从事文学创作,以《山阴道上》誉满文坛,加入文学研究会。一年后在复旦大学、大夏大学执教。自1928年起任世界书局编辑,主编《ABC丛书》,共出版152种。

《艺术哲学ABC》是徐蔚南主编的《ABC丛书》中的一部。该书篇幅不大,共118页,依据法国丹纳的《艺术哲学》第一编编写,试图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诗歌戏剧、图画雕刻,评论小说这些艺术品的特质。可视为丹纳《艺术哲学》的“缩译”或“纲要”。该书最大的价值,是在中国美学界首次提出了“艺术哲学”的概念。上编讲《艺术的性质》,下编讲《艺术作品的制作》。作者秉承亚里士多德以来的传统观念,认为艺术的本质是“模仿”。“艺术的目的仿佛就是尽量准确的模仿。”“诗歌、雕刻、图画、建筑与音乐五大艺术中”,“前三个”“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都是“模仿的艺术”(徐蔚南 6)。“一个雕刻,目的是把一个真的活人模仿得‘活龙活现’。又一幅图画,是以逼真描绘人物风景为目的的。一出戏剧、一部小说,也是要精确地表现性格、动作、真正的言语,竭其所能地要既精确又诚实地显出一个面影来。”(7)

然而,“绝对正确的模仿真就是艺术的目的吗”?就能产生最好的艺术作品吗?不一定。照相比绘画、浇铸的模型比雕刻还准确,但其艺术价值未必比绘画、雕刻高(12)。这说明:“艺术对于对象应该竭力模仿若干部分,而不模仿全部的了。”(17)模仿哪些部分呢?就是“各部分相互间的关系与从属”(17)。“艺术的一个更高深的性质”,“就是使艺术成为知能的作品,不仅是手的作品”(20)。艺术不仅模仿现实对象“各部分相互间的关系”,还表现理想中美的对象,改变现实的对象。“艺术品的特征,是在把那特性,或者至少把那对象的重要性质,尽力表现得鲜明得势。”或者说,“艺术家”的艺术使命是“把那隐去特性的各点削除,选择出表现特性的几点,订正那已改变了的特性,复活那已经消失了的特性”(33)。当然,“艺术也有不以模仿为出发点的,像建筑和音乐就是”,“除了模仿艺术所模写的联络、比例等等之外,艺术还有数学的关系。这个数学的关系是被建筑和音乐所织成的”(37)。

四、本时期《文学概论》述略

经过“五四”新文学运动,文学已从古代无所不包的杂文学、泛文学转变为狭义的美文学。文学以美为特征,成为新文学运动中达成的一个新的共识。1921年5月,陈望道在《新青年》第九卷第一期发表《文章的美质》,1925年3月30日,朱自清(署名佩弦)在《文学旬刊》第166期发表《文学的美》,都是这方面的证明。作为美文学,文学是艺术的一个种类,习惯称“文艺”。与这个时期诞生的“艺术概论”著作比较有限不同,《文学概论》在20年代出版了许多。如伦达如的《文学概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贸易部1921年初版)、胡怀琛的《新文学浅说》(上海泰东图书局1921年初版)、刘永济的《文学论》(长沙湘鄂印刷公司1922年初版)、马宗霍的《文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10月初版)、简贯三的《文学要略》(河南教育厅公报处1925年10月初版)、潘梓年的《文学概论》(上海北新书局1925年11月初版)、沈天葆的《文学概论》(上海梁溪图书馆1926年8月初版)、郁达夫的《文学概说》(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8月初版)、田汉的《文学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27年11月初版)、陈安仁的《文学原理》(广州作者刊行1927年12月初版)、梁实秋的《文学的纪律》(上海新月书社1928年5月初版)等。与此同时,国外的一些文学原理论著也翻译进来,如英国温彻斯特的《文学评论之原理》(景昌极、钱堏新译,梅光迪校,上海商务印书馆1923年12月初版)、日本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鲁迅译,北京新潮社1924年12月初版)、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汪馥泉译,上海书店1925年5月初版,又有章锡琛译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8月初版)等。至此,中国文学告别了过去的泛文学道路,彻底走上了作为“美术”之一的美文学道路。这里我们以上海图书馆可以查阅到的几部《文学概论》为主要代表,来看看早期《文学概论》的文学概念和大体思路。

1.刘永济《文学论》论文学之美

刘永济(1887—1966年)早在1917年任教长沙明德中学期间,即致力于中国古代文艺理论研究,其所撰写的《文鉴篇》,于文艺鉴赏颇多精辟剖析,刊于《学衡》杂志,传诵一时。在此期间,他撰写讲义《文学论》,学贯中西,要言不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并重版多次。该书虽然用文言写作,但它“思考问题、建构体系的方式却完全是现代化的——它秉承的是一种科学研究的范式”(程正民 程凯 19)。首先,该书“清楚地表明自己要探索的是普遍性模式,因此要排除特殊时地的干扰”。其次,该书“表明了作者明确的科学意识”。再次,作者能“有意识地对文学事实与文学研究进行区别”(程正民 程凯 19—20)。复次,该书突破了传统的广义文学观念,肯定了文学作为以美为特征的艺术的一个种类,并对文学这种艺术的审美特点作出了分析揭示。作者认为,文学应以情感为根基,以理性为辅助;它有想像,可以“感乐”“慰苦”,因而区别于一般学术。“文学虽与图画、雕刻、音乐同为艺术,而尤与音乐之感人为近。二者皆时间的艺术,能将人情物态委屈表出,故尤足感人。”(刘永济 13)“文学既为艺术,当然执美为其中心。文学必如何始美,即为今所当论。文学之美,初在能自感,继在能感人。能自感未必专属于文学家,能感人则文学家之专职。自感者,观察之功也。感人者,表现之事也。所谓观察者,即对于人情物态能了悟其因缘结果、判断其是非善恶,蕴蓄于心,郁郁勃勃,既久且多,而后发泄之。所谓表现者,即将心中所蕴藉而欲发泄者,综合而表曝之。前者属于内,故或称内美;后者属于外,故或称外美。然内美必藉外美而彰,外美必资内美而成。两者不容偏废,亦不能偏废。”(13)“细加观察,凡最美而可贵之文学,必具下列四种功夫”:一、道德与智慧;二、情感;三、表现之法;四、精神(78)。刘永济《文学论》对文学感人之“美”的特征的强调,是该书最值得注意的地方。

2.潘梓年《文学概论》:文学是“间接的艺术”

潘梓年(1893—1971年),1925年出版专著《文学概论》,积极投身左翼文艺创作。1927年3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

判断文学观念是不是美文学观念,一个考量指标是看是否将文学视为艺术的一种。潘梓年将文学视为美的“艺术”的一种,并分析了文学这门艺术的审美特征,提出“文学”是“间接的艺术”的命题:“什么叫间接的艺术呢?”作者列举了雕刻(媒介是体面)、绘画(色线形)、音乐(声音)、文学(文字)、建筑(位置)、跳舞(动作)各种艺术样式并指出了各自的媒介后说:“除去文学外,旁的艺术所用的媒介,都是自身就能引起人们美感的感觉的,而文学用的媒介——文字,就不能有这样的直接作用。文学作品引起人们的情感的不是文字自身,而是文字所引起的观念。”(潘梓年 11)文学塑造的形象是观念的形象、想像的形象。文学是通过观念形象去感到人的情感,实现悦人的审美特征的。对于文学之美而言,“情感”至关重要。文学感人的美往往与情感紧密相关,所以情感在强调文学审美特征的时代收到格外关注和肯定。如胡适称“情感”是“文学的灵魂”。潘梓年进而从情感的角度强调文学的审美特征,界定“文学”是“用文字的形式表示生命的流动的纯粹的情感”,并强调:“形式是文字而内容不是纯粹的情感的不是文学;内容是纯粹的情感而形式不是文字的不是文学”(64)。

3.马宗霍《文学概论》:论文学的审美特质

马宗霍(1897—1976年),1925年出版《文学概论》,对“文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作出了新的总结和思考。第一篇《绪论》相当于总论,论析“文学之界说”“文学之起源”“文学之特质”“文学之功能”。第二篇《外论》分析“文学与语言”“文学与文字”“文学与思意”“文学与性情”“文学与志识”“文学与观念”“文学与人生”“文学与时代”的关系。第三篇《本论》论析“文学之门类”“文学之体裁”“文学之流派”“文学之法度”“文学之内相(神趣气势)”“文学之外象”(声色格律)“文学之材料”“文学之精神”。不难看出,该书所论析的文学基本问题是较前诸人更为系统周全的。

“文学之特质”是什么呢?是“慰人”“观人”“感人”。所谓文学可以“慰人”,是指“文学为美术之一,凡美术皆足以刺激人之感觉,而动其喜乐之情,而尤以文学之力为强”(马宗霍 11)。文学可以“观人”,是指“凡人性之善恶,遇之穷通,行之贤不肖,有诸内必形诸外,其发也不掩,而于文学尤然”(13)。文学可以“感人”,是指“文生于情,情生于感,人皆有感,于是文还可以感情,情还可以感人。文也、情也、感也,盖息息相生,因因相续者也”(16)。此外他又论述到文学“载道”“明理”“昭实”、“匡时”“垂久”的功能。这与“文学之特质”在逻辑上有些交叉重合,表现了《文学概论》在草创时期留下的不够成熟的痕迹。

4.沈天葆《文学概论》:论文学的定义和要素

1926年,沈天葆出版了另一部《文学概论》,对“文学的定义”作出了新的解析:“文学是人生的表现与批评;须具有以下的条件:要有最嘉妙的思想,要有魔力似的情感,要有合于艺术性的精神,要有促进理解和激发欣赏的魄力,此外要具有普遍的性质,永久的价值,人生的兴趣,完全的形式”(沈天葆 6)。“文学的分类”包括有韵的诗词和部分剧曲,无韵的散文、小说(46)。“文学的要素”包括“情感”“想像”“思想”“经验”“形式”(24)。具体说来,“情感为文学上最重要的要素,普通言之,可以表达三方面的情,即作者的情、文中的情,和读者的情”(26)。“文学上所讲及的情极多”,“不过有二种情,不得入为文学范围内。第一是自私自利的情”(26),“第二是苦痛放荡的情”(27)。“文情可以分为有永久价值和暂时风行两种;前者是真文学,后者是假文学。”暂时风行的情是“新奇”“时尚”“庸俗”之情(28)。有永久价值之情是“合宜”“持久”“生动”“变化”“品格”之情(29)。文学不仅需要鲜活的情感,而且需要深刻的思想。胡适早已揭示:情感是文学之“灵魂”,而思想是文学之“筋骨”。文学无情感,不能感人,文学无思想,不能高贵。沈天葆指出:“一书而堪称文学,则必含有丰富思想。”(31)“文学底需要,要使思想观念,和人生真理相密合。”(33)文学表现情感与思想,是以想像创造的具体形象为媒介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究竟用什么方法动人的情呢?”这就是“具体底物”。这“具体底物”是由“想像”创造的,所以“这操纵人情的力,即叫做想像”(36)。在肯定“想像”的审美地位的同时,作者具体分析了“想像”的种类,这就是“创造的想像”“联想的想像”“解释的想像”(38)。文学表现的情感与思想,是从人生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验”即“人生”,也就是“我们日常的活动”。“要描写生动有势的文学,非把我们真实底人生,赤裸裸地表现出来”(40)。至于“形式”,即常见的文字技巧、法则之类,这里就不赘述了。

5.田汉《文学概论》:论文学的审美特质

田汉(1898—1968年)以剧作家著称,而他在1927年出版的《文学概论》,则奠定了其文学理论家的地位。该书上编“文学的本质”论及“文学的定义”“文学的特性”“文学的要素”“文学与个性”“文学与形式”诸问题,值得注意。关于文学不同于科学的感人的审美特征,他重申:“科学教人以知识,文学动人以情感”(田汉 8)。

“文学的特性”表现为三点。一、“悠久性”,即美的文学作品的永恒性。二、“个性”,即艺术美的个性差异,如同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恋爱,白居易的《长恨歌》与杜甫的《哀江头》所表达的诗人的情绪各不相同。三、“普遍性”,即蔡元培所说的美的超功利的普遍性。“一切文学美术,不抓住这种使人人共感的普遍性——即千古不变的人情,决不会有伟大的作品。”(14)。关于“文学的要素”,作者分析到“美的情绪”“想像”和“思想”(15)。“美的情绪”即具有悠久性、普遍性和个性的情绪(18)。“思想”指“作者的人生观”(23)。这些论述可视为对沈天葆的补充。关于“文学的定义”,作者在综合了西方各种学说后,指出文学必须具备三个条件:“要使人感动,即由作者的‘想像’‘感情’,诉诸读者的‘想像’‘感情’。要使一般人易于理解,不可取专门的形式。要使读者有一种高尚的愉快,即审美的满足”(7)。

综上所述,1920年代可视为中国文艺学学科最初的诞生时期。黄忏华的《美术概论》提出了狭义的艺术概念——“美术”,用来指在空间中同时并存的绘画、雕刻、建筑,属于狭义的艺术概论。徐庆誉《美的哲学》其实不是探讨美的哲学论著,而是探讨广义的艺术之美的文艺概论专著。徐蔚南的《艺术哲学》尽管比较单薄稚嫩,但它最早提出了“艺术哲学”的概念并加以专论,具有开山意义。这个时期的《文学概论》或集中于探讨文学感人的审美特质,或集中于分析文学作为美的艺术的样式特性,此前“文学所以表人心之美术者也”(金松岑语)“文学属于美之一部分”(黄人语)的观点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泛文学概念的美文学概念得到巩固。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程正民 程凯:《中国现代文学理论知识体系的建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Cheng, Zhengmin, and Cheng Kai.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黄忏华:《美术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7年。

[Huang, Chanhua.

An

Introduction

to

Fine

Arts

.Shanghai:The Commercial Press, 1927.]

黄人:《中国文学史》。苏州:东吴大学堂,1907年。

[Huang, Ren.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Suzhou:Soochow University, 1907.]

金松岑:“文学上之美术观”,《国粹学报》28(1907):1—2。

[Jin, Songcen.“Views of Fine Arts in Literature.”

Journal

of

Chinese

Classical

Sciences

28(1907):1-2.]

刘永济:《文学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4年。

[Liu, Yongji.

On

Literature

.Shanghai:The Commercial Press, 1924.]

马宗霍:《文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28年。

[Ma, Zonghuo.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Shanghai:The Commercial Press, 1928.]

潘梓年:《文学概论》。北京:北新书局,1925年。

[Pan, Zinian.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Beijing:Beixin Book Company, 1925.]

祁志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价值转向及其当代反思”,《上海文化》4(2015):176—82。

[Qi, Zhixiang.“The Value Turn of the May Fourth and New Culture Movements and Their Contemporary Reflection.”

Shanghai

Culture

4(2015):176-82.]

——:“萧公弼的《美学·概论》:中国现代美学学科的奠基之作”,《广东社会科学》2(2017):168—81。

[- - -.“Xiao Gongbi’s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The Foundation of Modern Chinese Aesthetics.”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2(2017):168-81.]

——:“中国‘美学’学科的最初确立——以最早的三部《美学概论》为研究个案”,《社会科学》1(2018):26—39。

[- - -.“The Initial Establishment of the Chinese Esthetic Discipline:The First Three Monographs of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1(2018):26-39.]

——:“晚清美文学概念的破茧”,《西北师大学报》6(2017):57—65。

[- -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 of Aesthetic Literatur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Journal

of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6(2017):57-65.]

沈天葆:《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梁溪图书馆,1926年。

[Shen, Tianbao.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Shanghai:Shanghai Liangxi Library, 1926.]

田汉:《文学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27年。

[Tian, Han.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

.Shanghai:Zhonghua Book Company, 1927.]

徐庆誉:《美的哲学》。上海:世界学会,1928年。

[Xu, Qingyu.

The

Philosophy

of

Beauty

.Shanghai:World Society, 1928.]

徐蔚南:《艺术哲学ABC》。上海:世界书局,1928年。

[Xu, Weinan.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Arts

.Shanghai:World Bookstore, 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