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文化的渗透

2019-11-12王云龙

鸭绿江 2019年22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民族音乐旋律

王云龙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经过历史长河的积淀,其音乐体裁主要包括“民间歌曲、舞蹈、器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等大类,而民间音乐构成了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即阐述民间音乐的特点及其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通过具体民族民间音乐创编等形式,加强音乐课堂中民族音乐的实践。

一、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色

我国民族民间音乐,其节奏鲜明、旋律富有动感,歌词韵律与地方方言紧密相关,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它是群众性劳动创作的载体,体现了乡土风俗的民间娱乐等大型民俗型活动,如民歌“山歌、对歌”等。它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具有群众性、通俗性;传唱性高,如川剧、河南梆子等。

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包含了大量民族元素的内容,这些都能够激发儿童对于民族音乐的兴趣,深受儿童的喜爱。

二、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价值

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体现着人民的精神、气质、审美等方面。如传统戏曲,承载着历史等人文内涵,体现了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它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小学音乐课堂,通过音乐欣赏、器乐表演、歌唱等形式的教学,树立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体现了新时代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

三、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小学课程教学的实际运用

1.民间音乐创作手法在中小学音乐课堂运用

我国民歌的创作手法多样,如“接龙式”等常见手法,即前一句的尾音和下一句的首音采用一致的结构形式,其创作手法、结构在民歌创作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中小学音乐课本选用了大量具有地域风格色彩的民族歌曲,如《静夜思》、《阳关三叠》、《青春舞曲》等歌曲,体现了此创作手法。此创作手法,可以使旋律的书写更为平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诵读,使学生理解歌词的前后逻辑。同时,歌词中的声调韵律有时与旋律的起伏相契合,而旋律的音调也依从与歌词的结构布局,固二者之间互为依托、不可分割。因此民族歌曲的创作包含了词与曲的两方面,在课堂中教师应格外注意二者创作的内在关联。如,可以适当设计成语或词语接龙的游戏形式,“如沐春风”,学生依次接龙,“风生水起”“起兵动众”等,然后逐步体会到歌词的课本用法,通过歌词与旋律尾音与起音 的联系,观察旋律创作的关联,把文学的词与音乐的律巧妙结合起来,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民族歌曲创作的手法。

音乐创作为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标的能力目标之一,教师应结合作品的内容重难点进行创编,把民族题材的特点深挖掘,把耳熟能详的旋律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作为兴趣材料,使学生感受此种创作手法的特点。同时,课程内容也包含多元音乐文化,要求教师既要关注世界各国的优秀作品,也需加强民族民间和音乐相关的知识文化学习。

2.探索构建民族民间音乐课程体系

根据中小学音乐教育实践,探索构建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课程模块,使民族民间音乐渗透于音乐课堂中。基于以上分析,笔者把中小学音乐课程分为单独性课程、游戏性课程、相关性课程、校园课程等形式。教师可根据不同形式开展教学,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

(1) 游戏性课程

目前很多中小学定期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如合唱比赛、艺术节、儿童节演出等,在这些典型游戏性的实践性教学中,学生通过参赛、参演、备演等方式,学习到课堂没有的社会实践性知识,如聆听、参加民间艺术团体的学习等,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体验式学习,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民族民间音乐的乡土气息,充分了解了地道的民族音乐,使学生从课本中走出来,深入理解民族音乐的文化内涵。

(2)相关性课程

义务教育小学音乐课标中明确规定,在课程教学中应充分挖据与音乐课程相关联的课程价值展开教学:如通过“姊妹文化”,加强学生的音乐感知力;挖掘传统诗歌、文学等作品的美育功能;“古曲今唱”—结合诗词进行编曲,使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彰显。这些都促进了多学科相融合的课程体系建设。

(3)校园课程

中小学充分利用课堂及课外熟悉的环境实施教学,例如许多小学利用课间操进行民族乐器集体表演,或利用兴趣小组成立小乐器课堂教学等,把传统的较为熟悉的场所等,延伸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拓展课程体系的空间。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文化艺术的瑰宝,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民族音乐文化,既是新时代下文化自信的充分体现,也是传承传统民族文化的时代要求,其意义重大。

作为教师,应扎根于民族音乐内容开展教学,通过课程内容体系建构、教学方法等完善,加强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提升民族性音乐的认同感、自豪感,使学生喜爱民族音乐,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民族音乐旋律
春天的旋律
民族民间音乐之于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
传统民族音乐在高职教育中的传承——以高职民族音乐课程为例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吟诵的旋律性初探
冬奥背景下我国民族民间冰雪运动传承研究
高校音乐教育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挖掘
信息技术视域下小学民族民间音乐的教学改革
次仁罗布小说的民族民间立场
大地的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