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与实践

2019-11-12

鸭绿江 2019年22期
关键词:体态音高律动

王 娟

一、体态律动教学法在中国的传播

“体态律动”教学法的定义及内涵

“体态律动”教学法由著名的瑞士音乐教育家爱弥尔·雅克·达尔克罗兹创立,达尔克罗兹音乐教学法包括三个部分:视唱练耳,体态律动,即兴创作。“体态律动”是其音乐教学方法的核心。“体态律动”是指用身体的律动来表现音乐,学习音乐。其目的是通过自己的感受,情感,身体,行动和意志来体验音乐。这种学习方法不仅调动了听觉、还调动了动觉,二者结合,使人不由自主的律动,唤醒了人类的音乐本能。那“体态律动”教学对小学音乐课堂有什么意义呢?

二、体态律动教学法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意义

小学音乐教育要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因材施教。小学音乐课堂应该在欢乐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创造性的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也使得音乐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一)体态律动对学生学习的意义

1.顺应了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6、7-11、12岁处于小学阶段,这一阶段是儿童长身体以及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的孩子们具有活泼、天真、好动、好奇心强的特质。但受我国教学环境和教育形式的限制,大多数音乐课堂都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致使音乐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很难融入,个性也无法解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积极性降低,甚至失去了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课堂上有效的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正是改变这一状况的一剂良方。然而使用体态律动的教学方法需要我们明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以学生为主,在音乐课堂中加入舞蹈游戏等元素来丰富课堂组织形式,从而达到让学生快乐学习音乐的目的。

2.提升了学生的音乐能力

小学音乐教育作为基础教育,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体态律动以生作为主体,更多的关注到他们的特征和需求。通过身体的动作,让学生将自己理解的音乐用自己独有的方式表达出来,老师只是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

三、体态律动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实践

现如今,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进行教学,专业的音乐知识不再仅仅靠老师的讲授,取而代之的是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专业的音乐知识,促进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

(一)音乐要素训练

1.节奏、时值的训练

节奏是达尔克罗兹的体态律动教学中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节奏源于生活,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寻找节奏。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可以寻找生活中或是大自然中的一些现象,借此来讲授音乐知识。例如,小学阶段的儿童大多比较喜欢小动物,在课堂上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模范一些小动物的叫声,这些叫声都含有一些节奏的元素在里面,让他们在模仿叫声的同时,感知到节奏的内涵。我们也可从日常生活中的走路、跑步等动作来感知时值的变化。

2.音准的训练

要低年级的儿童准确掌握音高,对于他们来说比较困难。如果教师在进行音准教学的时候,采用的是师弹奏,学生跟唱的方式,那教学效果可能并不明显。如果希望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音高概念,运用体态律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主要是把不同的音高和身体不同的高度联系起来,加上不同的动作,通过身体的运动感受到音高,达到训练音高的目的。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入一些节奏的训练,可以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教学,两种训练交替进行。

(二)即兴训练

1.即兴表演训练

即兴表演可以促进音乐思维发展,也是验证音乐思维水平的手段之一。即兴表演对学生的音乐能力要求较高,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音乐感,还考察学生的音乐思维。音乐作品中所包含的音乐要素很丰富,往往不是单一的,包含音高、节奏、音色、力度、速度等要素,即兴表演就要对同时出现的这些要素做出衡量和处理,调动音乐通觉,比如运动觉、听觉以及判断力和创造力等等。

2.即兴创编歌词训练

教师可以给出一段旋律,带领学生唱几遍乐谱,然后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给旋律配上歌词。

教师是音乐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这一环节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训练儿童的发散思维。也可以把学生分成一个个小组,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艺术源于生活,在选取音乐作品时,要选取贴近生活的题材,要符合小学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使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

3.即兴创编旋律训练

进行即兴创编旋律的训练时,教师可以给出第一小节的旋律, 学生编写后面的小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编写创作的歌词,编写创作出旋律。要较好的完成这部分的训练,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的音乐能力。但是个体发展存在差异,学生的创造能力,理解能力,表现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所以有些学生可能无法达到教师的要求。这时就需要教师不急不躁,富有耐心,对学生多进行鼓励,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良的课堂气氛围。

猜你喜欢

体态音高律动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律动世界”展览全接触
“三个经济”律动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
随、律、衡:体态律动教学的三个核心原则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摇摆的玉石 律动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