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学陶师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新思路

2019-11-12刘海玲

鸭绿江 2019年22期
关键词:陶行知理念生活

刘海玲

引言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由三个重要的核心思想构成,其一为“生活即教育”,其二为“社会既学校”,其三为“教学做合一”。三者合一,即为陶行知先生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从教育本质到教育方法,都进行了高度的概括。在目前的学习教育活动中,这三个重要的思想仍然具有指导意义,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深入理解,将会大有裨益。本文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一、将“生活即教育”与教育实践进行结合,注重对学生教育的潜移默化

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为人类生活各个方面做了高度的概括。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同样是这样,学生在接受教师教授知识的同时,也在受到来自教师各种无意识行为的影响,这其中不仅仅包括教师习惯性对课堂问题的解读角度,还包括教师在授课时的语言习惯,教师对于治学的严谨态度等与教学关系比较大的行为。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教育观念是对这种现象的一个高度概括。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对于教师一个非常重要启示就是,教师需要注意教学过程中和生活过程中的一言一行,教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授课,还包括了生活细节对学生的无形教育。

二、将“社会即学校”与教育实践进行结合,避免在教育活动与社会脱节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认为“社会即学校”,学校和社会不应当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反对把教育和生活对立、分割开来。现代社会中的学校教学,往往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教育活动和社会现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因为学生迟早是要参与社会活动的,如果将学生的教育和社会现状进行分割,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对社会生活就会有很大的不适应,对学生离校后的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

但是在“社会即学校”理念的描述中,陶行知先生同样认为,“要一个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东西都吸收进来,容易弄假”,这其实也表达了陶行知先生对于学校和社会生活进行结合的忧虑,在现代社会中,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更是如此。学校不能够全面容纳社会的各个方面,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对于学校和社会生活相结合,将学校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积极正确的理念进行结合,才能够对学生起到正面的影响。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教育与社会进行结合的要求,就是将社会中所需要的生活技能、专业化知识与学校教育相结合,使学生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掌握社会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在这一点上,“现代学徒制”就是一个将学校和社会相结合的优秀例证。

三、将“教学做合一”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将实践活动与知识教育进行有机融合

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教育的目的和相应的方法,也就是“教”和“学”是为了能够“做”,“做”是“教”和“学”的目的,而“教”和“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做”。“教”、“学”、“做”应当是三位一体的,而又特别强调了“做”的重要意义。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应当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的方法来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利用实践来巩固知识、加深理解,才会得到好的教育效果。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对于目前的教育者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首先,学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实践的知识基础,无论是普通高等院校还是高等技术学校,其教育目的都是使学生具备社会生活的能力。其次,在实践中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与知识教育通过教师的组织一体化,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所学到的知识用实践的方法来验证、巩固,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归纳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论对于教学方式的重要指导,也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提高认识,将实践活动与知识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提升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结语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虽然是由陶行知先生在半个世纪以前所提出的,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在现代社会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教育工作者如果能够从中汲取营养,深入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正确教育理念,并且和自身的教育活动相结合,与自身教育工作中容易忽略的问题做对照,就能够感受到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对于现代教育活动的启示意义,从而在教育活动中真正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将其与教育实践有机结合,成为一名既具有教育责任心、又掌握高效教育方法的一名合格教育者。

猜你喜欢

陶行知理念生活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录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生活感悟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
陶行知的赏识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