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2019-11-11吉野源三郎
【日】吉野源三郎
【内容简介】
一个雨天,14岁的本田润一和舅舅在东京繁华街区的楼顶,看着人来人往,心中突然产生从没有过的变化——有许多人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生活着,人类就像茫茫大海中的水分子,他只是其中之一。因为没有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他开始被舅舅称为“小哥白尼”。
当小哥白尼开始思考时,生活中的每一件事似乎都变得不简单了:为什么大家都欺负家境不好的同学?为什么不服从前辈制定的无理规则就要被排挤?为什么约定好的事却难以付诸行动?
舅舅告诉小哥白尼,这不仅仅是他现阶段的困扰,贫富、歧视、欺凌、勇气……在将来的人生中,他将在不同的场合反复遇到这些重大的问题。为此,舅舅特意为小哥白尼准备了一个神奇的笔记本。
奇妙的事情真的在小哥白尼身上发生了。
一
这件事发生在去年,当时小哥白尼还在读中学一年级。十月的一个午后,小哥白尼和舅舅站在银座一家百货商场的楼顶上。
蒙蒙细雨不停地从灰色的天空静静落下,不知不觉间,小哥白尼的外套和舅舅的雨衣都沾满了银色的小水珠,像盖上了一层霜。小哥白尼默默地俯视着银座大街。
从七楼俯瞰,银座大街就像一条窄沟,汽车在沟底川流不息。右侧的车从日本桥开来,从正下方经过后驶向新桥;左侧的车正好相反,驶向日本桥方向。两股车流擦肩而过,时而变宽,时而收窄。电车懒洋洋地行驶在车流之间,看起来就像玩具车一样小,车顶湿漉漉一片。无论是汽车还是沥青路面或是成排的行道树,万物都湿透了,在不知从哪里射来的白昼的光线中闪闪发亮。
小哥白尼一言不发地俯视着,渐渐觉得一辆辆汽车就像是某种虫子。要说虫子,那肯定就是甲虫,一群甲虫正急匆匆地爬过来,而办完事的甲虫又急匆匆地爬回去,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对它们来说肯定是件大事。银座大街渐遠渐窄,不久便向左拐去,藏进高耸的大厦间。那边正是京桥,看起来不就像是甲虫巢穴的出入口吗?急匆匆爬回去的甲虫藏在那里,又有甲虫不断涌出,与它们错身而过,浩浩荡荡地赶过来。黑色的家伙、黑色的家伙,又是黑色的家伙,接下来是蓝色的家伙、灰色的家伙…… 粉末般的蒙蒙细雨依然静静地下着。小哥白尼沉醉在奇妙的想象中,凝视着京桥一带,不一会儿,他抬起了头。被雨淋湿的东京街道无限伸展,在细雨中扩散开来。
这昏暗、寂寞、遥无尽头的景色,让小哥白尼看得心情沉重起来。目之所及,无数小小的屋顶反射着阴沉天空中的光亮,铺展向杳无边界的远方。低平的房屋鳞次栉比,高楼矗立其间,仿佛冲破了屋顶。远处的景物在雨中显得更加朦胧,最终变成模糊的剪影画,飘浮在与天空融为一体的雾中。多么沉重的湿气啊,一切都被打湿了,甚至连石头好像也被浸穿了。东京沉在冰冷湿气的底部,一动不动。
小哥白尼生在东京,长在东京,却第一次见到东京严肃又悲伤的模样。城市的喧嚣从湿气的底部源源不断地喷涌而出,一路爬升到七楼楼顶,但小哥白尼似乎听不见,只是一动不动地凝视着。不知道为什么,他就是无法移开视线。在他的心中,发生了从未有过的变化。
其实“小哥白尼”这个昵称的由来,正和他现在心中的变化有关。
最先浮现在小哥白尼眼前的,是冬天雨中的昏暗大海,也许是因为他想起了寒假时和父亲前往伊豆的情景。他注视着东京在蒙蒙细雨中无边无际地扩散开来,眼下的东京仿佛无垠的大海,矗立的高楼就像冲破海面的岩石,下着雨的天空低垂在海面上。小哥白尼沉浸于想象中,隐约觉得许多人就生存在这片海洋下。
猛然察觉这一想法时,他不禁颤抖了一下。密密麻麻的小小屋顶将大地覆盖,在不计其数的屋顶下竟生活着那么多人!虽是理所当然的事,不过认真一想,还真是有些可怕。在小哥白尼视野范围所及但是看不到的地方,生活着很多他不认识的人。竟然有这么多形形色色的人!在他俯瞰的时候,那些人正在做什么、想什么?对于小哥白尼来说,这简直是无法看透的混沌世界。戴眼镜的老人、留娃娃头的女孩、梳发髻的老板娘、系围裙的男人、穿西装的职员……各种各样的人突然同时出现在小哥白尼眼前,又消散不见。
“舅舅,”小哥白尼开口道,“从这里能看到的地方,究竟有多少人?”
“嗯……”舅舅无法立刻回答。
“如果从这里能看到东京的十分之一或八分之一那么大的地方,不就有东京十分之一或八分之一的人口吗?”
“没有这么简单。”舅舅笑着回答,“如果东京各处的人口分布平均,那就和你说的一样。但实际上有的地方人口密度高,有的地方低,不能根据面积的占比计算,而且白天和夜晚的人数也有很大差距。”
二
月亮悬在空中,安静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小哥白尼突然想到他们和月亮之间有着非常遥远的距离,而一股肉眼看不见的力量越过了这一距离,正在地球和月亮之间发挥着作用。莫名的思绪涌上小哥白尼心头,他对舅舅说道:“舅舅,能给我们解释一下刚才说的牛顿的故事吗?”
有关牛顿的故事,是餐后吃水果时舅舅讲的。他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一边削苹果一边说:“牛顿和苹果的故事你们都知道吧?看到苹果掉落,他就想到了万有引力。但是你们知道他为什么会产生那样的想法吗?”三个人都说不知道。于是舅舅又问:“你们也没有想过为什么吗?”三个人还是默默地摇了摇头。“这样啊。”舅舅歪了歪头。就在这时,苹果正好削好了,果皮掉在托盘上,于是他把牛顿的故事抛在一边,吃起了苹果。
听到小哥白尼这么一问,舅舅也想起来了。“对、对,刚才我们是要说那故事来着。”他停下脚步,点上烟,缓缓地边走边说起来,“那时我刚上小学,某份报纸正月的副刊是一组三色版油画,共有三幅,画的是武烈天皇踢死野猪,孟母剪断正在织的布、训诫儿子,还有牛顿看到苹果掉落后站在原地沉思。
“……武烈天皇的故事最好理解,而孟母的故事也不难……唯独牛顿的故事,当我进一步思考到为什么时,发现糟了,我一点儿头绪都没有……”
“那么,舅舅,你是什么时候明白的?”小哥白尼问。他十分在意舅舅在自己这么大时是否已经弄明白了……
舅舅答道:“我一直觉得是个问题,但也没有执着到无论如何都想解决的程度,结果一直拖到了上大学。”
“啊?上大学?”小哥白尼眼睛都瞪圆了,北见也笑了起来。
“是啊,上大学前我一直都不明白,只是隐约觉得,大概是牛顿在深入思考物理学问题的时候,苹果突然打破了四周的寂静落地,牛顿猛地回过神来,结果了不起的想法像闪电一样一闪而过。”
“难道不是这样吗?”这次是北见问的。
“其实根据专家的看法,从苹果想到万有引力的故事究竟有多大可信度还存在疑问,是否属实也不确定。我上了大学后,有一次询问学理科的朋友,他向我说明牛顿的思维可能出现过的轨迹,我听后才恍然大悟。”
“什么样的说明?”“我们也能听明白吗?”小哥白尼和水谷接连发问。
舅舅慢慢吐了口烟,继续说道:
“嗯,能明白。苹果突然掉下来时,当然是有某种想法灵光一现,但重要的是在那之后。苹果应该是从三四米的高度掉下来的,牛顿开始思考:如果是从十米的高度掉下来会怎么样?当然,四米或十米并没有什么不同,苹果肯定会掉下来。十五米呢?当然还是会掉下来。二十米呢?也一样。一百米,二百米,高度逐渐增加,但就算到了好几百米的高度,苹果也会遵循重力法则掉下。
“但是,当高度继续增加到几千米、几万米,一直到了月球,苹果还会掉下来吗?只要重力还在发挥作用,那么自然就会掉下来,不仅是苹果,任何东西都一样。但月球呢……
“月球不会掉下来,因为地球对月球的引力和月球转动过程中向外飞出的力正好势均力敌。对了,并不是牛顿首先提出天体之间存在引力的。早在开普勒的时代,人们就认为星星和太阳之间存在引力……
“那么牛顿的发现到底是什么?他将作用于地球上物体的重力和作用于天体之间的引力联系起来思考,证明这两种力性质相同。问题在于这两种力是怎样在牛顿的大脑中被联系起来的。”
舅舅说着抽了口烟,弹落烟灰,又继续道:
“正如刚才所说,牛顿看到苹果掉落,就开始思考掉落的高度不断增加,最后到达月球的情况。重力法则原本涵盖的是地球上的物体,只要把掉落的物体原来的位置设定得离地面越来越远,一直到达月球,那么这一物体和地球的关系就不再是地面上的关系,而是天体与天体之间的关系。
“这么一想,小哥白尼,将作用于天体之间的引力和作用于落体的重力在头脑中联系起来,不就十分自然了吗?牛顿认为两者性质相同,于是着手研究,试图证明。
“后来……长期苦心钻研,终于成功证明了万有引力。由此,在无边无际的广阔宇宙中不停绕圈的星星的运动也好,从草叶边缘滴答一声滴落的露水的运动也好,无论天上还是地下,所有事物都能用同一物理学理论解释了。在学问的历史上,这当然是非常伟大的事业……”
舅舅说到这里,扔掉了一直在抽的烟。红色的火光倏地描绘出一道抛物线,随后便消失了。“怎么样,小哥白尼,明白了吗?”
小哥白尼没有回答,而是默默地点点头。北见和水谷也都保持沉默。三个人都不明白该如何表达现在的想法。
舅舅又开了口:“牛顿之所以伟大,并不仅仅在于他设想重力和引力性质相同,而在于他由此出发,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证明了设想……但是,如果没有最初的设想,也就没有后来的研究,因此他脑中闪过的想法也是相当了不起的。
“听完朋友的解释,我深切地感受到,即使是如此伟大的设想,也是从出乎意料的简单之处出发的……将从三四米的高处落下的苹果在脑海中设想得越来越高,高到某一个地步,就会咚的一声迸发出宏大的思考。
“小哥白尼,理所当然的东西并不单纯。就算你认為已经完全明白,一旦顺着原先的思路继续苦思冥想,就会遇到并不明白的事。”
(张云逸摘自南海出版公司《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