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空间体验”设计研究

2019-11-11林乐翔

工业设计 2019年7期
关键词:文化

林乐翔

摘要: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趁称为非遗)展示中主题空间体验设计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对设计在非遗展示这一有意识的行为过程中的研究,展示理念是展示设计表伏的出发点,其中设计表达的问题可大致分为“展示什么”“如何展示”的问题,与其相对应的是“非遗展示”“主题空间”的概念,需要对它们做出相应的论述研究。展示理念将通过行为模式、空间组织及技术手段等的配合,完成整个设计过程,这是多位一体,且不是一成不变的设计过程。经由空间组织完成某种理念或能够创造新的概念,达到对非遗的保护、传承,文化的传播、建构与发展。

关键词:非遗展示;主题空间;体验感;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19)07-0103-02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目的

对于展示空间来说,不同的展示类别拥有不同的的展示理念与目的,展示理念是为达到展示目的所产生的设计思考,展示理念或目的的不同,是造成展示设计区别的重要原因。对于非遗展示的概念,杨红在其专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里有过广义与狭义的定义:就狭义而言,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实物展品的有形陈列和动态多媒体以及交互式、多感官的、侵入式的无形陈列,采用阐释、演示、体验等展示辅助手段,加深参观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在发挥保存、传播、研究、教育等基本功能之外,在宣传、弘扬、传承、振兴层面促进非遗的保护。非遗的展示,包括实体空间展示,也包括基于尸C、移动端、平板电脑等的虚拟展示[1]。

本文结合2018年6月8日在福建省美术馆开启的为期十天的非遗展览为例,基于狭义的非遗概念对非遗展示设计的思考,营造主题空间体验感进行分析论述。非遗展示是文化传播、建构和发展的行为途径,传播包含了从通过阐释说明、基本认知(被动接受),到被个人或群体接纳、融入生活(主动接受),再由“主动接受者”向“被动接受者”循环传播,这个循环过程可以是由个体、机构或更大的组织部门来完成,从而达到对非遗的保护、传承、发展的目的。

2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设计理念

非遗展示设计的展示理念始终是围绕保护以及活态传承,展示设计的一切行为都围绕达到这一理念而进行,主题空间是将展示理念赋予空间的一种方式。在进行展示空间设计时首先分析展览场地,对展览动线进行大致规划,根据不同的展示类别进行分区设置以及使用不同的展示手法,根据不同区域展示不同的类别,或是在同一区域内进行有目的的组合展示都会有不同的展示效果。

非遗的门类多种多样并且差异巨大,不同的艺术形态有不同的展陈要求,内容庞杂、形式各异,那么进行设计表达时需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中对非遗的“四分法”川,分为了(1)传统表演艺术;(2)传统工艺美术;(3)传统生產、生活知识与技能;(4)传统节庆与仪式。

本案展览的非遗项目涉及石雕、木雕、藤竹编、纸艺、漆艺与陶瓷等,这些项目属于第二类传统工艺美术,基本上还是以静态的作品为主,体验的关键点在于展示空间是能够与参观者产生外在互动或心理交流的空间。对于展陈空间来说其表达方式不再限定于平铺直叙的静态展陈,而是多元动态的,活的传承。

3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的空间体验营造途径

3.1 语境与体验

探讨如何营造主题空间的体验感,不仅建立在展示空间的组织上,空间所代表的“符号”也在无形中产生影响,“语境”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体验感是人的各感官听觉、嗅觉、味觉、视觉、触觉、以及每个人对世界认知其独有的成长经验而综合的感知觉。例如将非遗作品分别陈列在博物馆、文化中心、历史建筑、甚至是非遗传承人的工作室,都会对观者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博物馆的“权威性”会使观者产生“经验性”的敬畏,这种“经验性”是人长久以来对世界的认知而形成的,历史建筑的“年代感”会使观者产生追忆感、传承人工作室会使观者产生较为亲近的感受等等。这些都是现实中语境转换为体验的结果,要剖析体验的概念,其关键点就在于语境的意义。

非遗作品的“语境”会随着空间语境的变化而得到不同的理解,此次非遗展览是以“家空间”为主题,展馆是总面积为384m2的矩形空间,通过在中心区域模拟家庭功能性空间,区域划分设置为“餐厅区”“茶室区”“书房区”“客厅区”,产生“家文化”的语境,将非遗展品成为家空间中的摆件,使观者体验到非遗与“家空间”相融合的感觉,家空间是为营造体验感做情景铺垫,非遗作品在家空间的语境里得到和谐的强调,使观者更容易接受家空间语境下的非遗作品。

“语境”是受空间形态、性质影响,即展示空间的使命是要让从前的“被动接受”顺利转变为“主动接受”,主题空间中体验的关键点就在于语境的表达是否能够最有效、最深刻的打动观者,观者对语境的接受、肯定是营造体验感的关键,合适的语境能够为观者接纳展示品起到好的效果,达到最终的展示目的。

3.2 静态表达与动态表达

现阶段非遗展览中,最基本的思路是对作品所处的历史空间形态的还原,对于国内已有非遗展示场所主要以静态展示为主,保留或构造传统民居样式和家居风格、老作坊原有的外观和内设,通过民俗文物、传统工具展示。原材料等实物摆设,还原传统生产生活面貌;通过蜡像、泥塑等任务造型方式以及背景布置,还原传统民风民俗事项[1]。这种表达方式对于唤起认同感与归属感有一定作用,但现代展示空间不只是单纯白勺回溯过去,而是要创造未来,通过更丰富的方式来吸引观者达到传播的目的。

非遗虽是诞生于传统生活方式,但现代展示的关注点已经大大转移到“人”上面,需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静态展示缺少了能使观者产生深层反馈、交互效果的共鸣,所以与观者心灵契合的方式是展示理念所追求的一部分。

动态展示是为空间专门设置的表演或展示区域,供非遗项目传承人、项目集体表演者等不定期进行展演[1]对比静态展示增加了“人”的活动气息,与文字、图形等二维式呈现技艺过程,能更直接的阐释说明。非遗传承人的表演使空间更加趋于生活化,因为非遗就是源于普罗大众的生活之中,表演能够增强主题空间的概念。

这次展览是运用静态与动态结合的表达方式,除了“家空间”的设置,在为期十天的展览中,每天会有不同的非遗传承人在现场展示制作工艺,例如漳浦剪纸艺人在展区的“书房区”进行现场演示,漳州木板年画传承人在“茶室区”进行雕刻演示,惠安影雕传承人进行现场演示,畲族服饰通过真人模特围绕展区中心“家空间”走秀的方式,将传统服饰以现代的方式展现,使展览更加生动有趣。展馆的显示屏循环播放此次展览的筹备过程,非遗传承人的工作照,钻研过程等,以达到高效的传播。

3.3 主题空间的文化体验

无论是静态、动态、数字化展示,都是展示设计运用的方式,“主题空间”体验是文化的体验,非遗展示蕴合着十分庞大的文化知识。

前文已提及过非遗展示是文化传播、建构和发展的行为途径,主题空间属于“文化空间”表达的一种形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是文化多样性的堡垒;是诗意的栖居;是身体化的空间[2]。这种多样性是多种文化符号的融合,是不同行为模式的共存,空间属性更加多样,最终构成丰富,令人愉悦、舒适、向往的文化空间。诗意的栖居意味着人的美好向往,这种愿景是来自自身需求与外界引导的不断融合,持续发展,也是对满足现代人體验感的重要参考。

建筑空间的文化意义,在于它是人的建筑即人们的实践的产物,它首先表现为家屋的文化意义。“筑造原始地意味着栖居。”(海德格尔)而栖居又应该是“诗意的栖居”。诗意的栖居的原始出发点是家居家宅[2]。这阐明了家居空间对人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的重要性,所以展示空间与“家空间”的融合是对增强体验很重要的方向。

实质上对于主题空间的设计,就是如何让“文化空间”以最能够受到观者喜爱的方式来组织空间形态。在引入“家空间”的概念之上,“诗意的栖居”还可以是“生活型空间”,给观者一种可选择的能力,这类空间是动静结合、并对行为模式进行整合升级,也就是符合现代生活的。

“主题空间”是“生活型空间”之中某个片段的集中表现,“生活型空间”在满足“家空间”所具备的功能上,还要剖析现代人的情感、生活白勺需求,行为模式与生活偏好等,从中与非遗项目作结合。这并不意味着削弱非遗在展示中的地位,而是进一步强调空间中“人”的本质,因为传承以及空间本质都是以“人”为主体。

4 结语

非遗展示与传播不同于施教型文化传播,一板一眼的施教模式并不利于增强现代人对非遗项目的体验感。回归生活,关注人文是非遗展示体验的中心,主题空间的“家空间”概念搭配活态的表达方式,能够有效的抓住观者的心理动态。“家”在我们文化当中,一直是一处美好生活的栖居地,生活离不开家,引入家文化到展示中,使非遗能够更容易的被人们所接纳、融入生活(主动接受)。

作为非遗展示空间的设计人,通过主题空间营造出适宜非遗展示的体验感,将非遗保护、传承的理念蕴含于主题空间之中,注重人与生活的本质关系,营造出理想化空间,通过各种感官交互影响,最终有效地达到非遗展示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红.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D].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

[2]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若干哲学问题及其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3]蒋淑君.记忆的重构与整合:文化遗产数字化展示与传播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4.

[4]孟磊.体验 文化 生态 场景: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展理念与运营模式[D].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6,

[5]徐华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M].杭州:杭州出版社,2012.

[6]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王黔仑笔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