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潮汕传统民居装饰雕塑的立体彩绘技法分析

2019-11-11张旭弘

工业设计 2019年10期
关键词:表现技法

张旭弘

关键词:潮汕传统民居;立体彩绘;表现技法

潮汕传统建筑装饰有着精细的工艺和多样的形式,是岭南地域性建筑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其富合艺术感染力的表现形式是潮汕人多年的艺术理念和技术手段所共同打造,集中展现了潮汕的建筑文化特色,也体现了潮汕人对艺术与美的渴望与追求,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彩雕是潮汕传统建筑装饰精细和多样的特点的最集中表现,它结合灰塑、嵌瓷、木雕、石雕和彩绘等多种工艺于一身,通过立体彩绘,强化其他装饰工艺的艺术表现力,使装饰区域的艺术效果得到升华,装饰构件更加精致。本文对潮汕传统民居立体彩绘的技法进行研究,是鉴于当前关于潮汕传统建筑装饰的研究中没有对其进行相关论述,固通过归纳总结的方法对立体彩绘的技法作全面性地梳理,旨在剖析其装饰理念和技法规律,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1潮汕传统民居装饰雕塑的类型

潮汕传统民居的梁架和门楼等装饰区域常装饰有建筑雕塑,这些雕塑会运用立体彩绘进行修饰,可称为彩雕。当我们对潮汕传统民居立体彩绘进行研究分析时,发现它运用的技法颇多,而且每种技法的存在都有其相应的作用。潮汕传统民居的建筑彩雕大多是由建筑的构件转化形成的,由于建筑的每个构件的造型及所起到的作用不同,所能转化的雕塑的形式也不相同。如枋上常见的人物場景彩雕(图1),由于该构件不过多地承重,所以常被打凿成镂通雕塑的形式;又如,由桐柱转化形成的木瓜彩雕(图2),在梁架上需承受重力,固将其形式定格为结实的木瓜造型。立体彩绘是根据雕塑的造型结构关系进行施彩,所以想要对每种彩绘技法的作用有深入地了解,就必须先了解每个彩雕的雕塑造型形式。

潮汕传统民居各个部位的建筑构件都有相对统一的雕塑造型形式,下面将檐口板、斗拱、门簪、屐、壁肚、枋、花坯、雀替、出头、木瓜、驼峰等彩雕的雕塑造型分为浮雕、镂通雕和圆雕三种类型形式,并进行分析。

1.1浮雕

门楼檐口板、斗拱、门簪、屐和壁肚等构件上常饰有浅浮雕,有花鸟、蝙蝠象征性纹样和文字等造型,雕塑形式为减地平锻式,其特点是凸起的面和凹下去的面都是平的。门楼的壁肚也会装饰人物场景雕塑,雕塑形式为压地隐起式,其主要特征是凹下去的面是平面,凸起的雕刻主题带有造型形象结构以及立体转折关系。

1.2镂通雕

枋、花坯、雀替、出头是梁架的构件,外形皆为扁平的块状,形式多为镂通雕塑,其中枋的造形偏长条型,常被打造成长幅的花鸟场景和人物场景雕塑。

1.3圆雕

鱼龙雀替,雀替中较为特殊的形式,圆雕造型,能很好地起到加强节点刚度和形体转折过渡的美化装饰作用。鱼龙雀替的形象为龙头鱼身,常被打造成鱼尾鱼身顶住梁柱,龙头扭转朝下的造型形式。

木瓜,潮汕传统民居梁架上的典型构件,是由桐柱演化形成的,其形式为圆雕,造型似圆球,有瓜瓣状结构,瓜身有三爪搭于梁上,与叠斗的连接处有一圈浮雕纹样,有一些木瓜的三爪上雕饰有卷草花纹。

驼峰,梁架上的重要支撑构件,雕塑形式为结实的圆雕,有植物、动物和人物三种造型。植物驼峰的造型多为纹样或一两呆花卉,纹样的中心和花心常作为亮点显现出来:动物驼峰运用狮子、大象、麒麟、兔子等形态,造型常是动物身体下趴,头扭向一边的动态:人物驼峰的造型为双人下蹲,两手往上托的动态。

龙头屐,龙头形状的圆雕,造型为龙头前伸,嘴巴张开,是潮汕传统民居最有特点的屐头形式。

2潮汕传统民居装饰雕塑的立体彩绘技法类型分析

立体彩绘是用于表现建筑雕塑的色彩、造型、细节、层次并突出雕塑的重要部位,每种技法的存在都有其相应的作用。立体彩绘的技法包括化色、贴金箔、染色、双色、勾勒、描绘和留色等类型。

1)化色技法,潮汕彩绘的传统技法,也是彩雕最常使用的彩绘技法,做法是先用深原色涂于雕塑的凹陷部分,在颜料未干燥时,用白色渐渐渲染过渡到凸出部分;还有一种做法是用原色涂于雕塑上,干燥后用白色勾画雕塑造型的凸起部分,可称“叠色”。化色技法有增强彩雕立体感和创造五彩斑斓色彩效果的作用。

2)贴金箔技法,潮汕工艺美术中重要的表现技法,运用于彩雕上的做法是按需要贴金的图形涂上与金箔相近颜色的熟桐油,当熟桐油快干未干的时候贴上金箔。彩雕的贴金箔技法可分两种类型,第一种是全覆盖型,这种做法是用金箔全面覆盖某个雕塑或某个雕塑的细节,如枋上的人物和乌、坯块上的器皿、龙头屐的龙须等;第二种是半覆盖型,这种方法是用金箔覆盖雕塑大部分的表面区域,如木瓜的瓜身、鱼龙雀替的身体、狮子驼峰的身体。贴金箔是立体彩绘重要的表现技法,能极大程度地加强彩雕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它也能增强彩绘的层次感,使装饰区域的构成形式更加有秩序。

3)染色技法,用某种颜色涂于彩雕的某个部位,能起到强调雕塑细节、明确雕塑层次的作用,常用一种颜色涂于凹下去的平面上。

4)双色技法,减地平锻式浅浮雕特有的彩绘技法,做法是用两种颜色分别涂在浮雕的基底凸起部分和基底凹陷部分,浮雕凹陷部分多涂绿色或红色,凸起部分常贴金箔。双色技法能很好地强调浮雕的外形,使彩雕的造型更加明朗。

5)勾勒技法,根据雕塑的凹凸造型勾勒深浅线条,凹陷部分的边线勾勒深颜色,凸起部分的边线勾勒浅颜色,有时也会用于勾勒细部。勾勒有增加彩雕的立体感、丰富彩雕细节的作用,常用于表现龙头屐和动物驼峰的五官。

6)描绘技法,根据雕塑所表现的内容,深入绘制细节的彩绘技法,常用于表现人物头部的细节,能得到最为精细、丰富的层次感。

7)留色技法,保留彩雕基底材料原有的颜色,搭配颜料与金箔材料,可以制造丰富的质感和层次感。

3潮汕传统民居装饰雕塑的立体彩绘的技法运用分析

潮汕人运用立体彩绘虽是为了修饰彩雕,但他们也会考虑整片装饰区域的效果能否达到自己的审美要求。如用彩绘表现梁架上的木瓜(图2),它是梁架上的一个支点,在梁架的艺术构成上显得尤为重要,为了拉开它与旁边构件的层次关系,潮汕匠师运用相对简洁的彩绘技法,使它能与旁边形式繁缛的彩雕拉开距离,在装饰区域突显出来。下面借助梁架和门楼的一些例子,论述立体彩绘在不同装饰区域的技法运用规律。

3.1梁架的立体彩绘技法运用实例分析

梁架是潮汕传统民居中最为华丽的装饰区域,常运用石雕、木雕、彩绘和金漆画相结合的装饰工艺,上文所提到的枋、水束、坯块、雀替、出头、木瓜、斗拱、驼峰和屐头都是该区域的建筑构件。梁架上的立体彩绘的技法类型颇多,绘画风格能与旁边构件上的平面彩绘相协调,制造风格统一、形式多变、细节丰富的装饰效果(图3)。

潮汕传统民居的梁常运用平面彩绘工艺,而这里是将它雕刻成人物题材的减地平锻式浮雕,运用双色彩绘技法,将凹陷区域涂成红色,凸起的区域贴金箔,很好地突出表现的内容,效果简洁明朗。梁是梁架上重要的承重结构,通常不予以雕塑,而该案例别出心裁,将构件打造成与檐口板、斗拱和门簪形式相同的彩雕,既丰富了梁架的装饰层次,又不过分削弱其承重作用。

龙头屐的彩绘效果显得五彩斑斓,它使用多种彩绘技法,五色化色技法表现龙发的造型,勾勒技法丰富眼睛、额头和眉毛的细节,染色技法加强龙嘴和龙牙视觉效果。龙头屐是该梁架上的彩雕形式之一,可以看出匠师想要用尽一切办法把龙头的造型、细节、颜色和层次表现到极致,所以在施彩时连龙须也不忘了贴上金箔。

梁架上的枋、花柸、雀替和出頭的彩雕形式相近,雕塑形式皆为镂通雕塑,施彩多运用化色和贴金的技法,能加强雕塑的造型力度。构件枋的彩绘技法最多变,花呆和山石运用化色技法,乌用全覆盖型贴金技法,树干用留色技法,多种彩绘技法相结合使整个彩雕拥有强烈的立体感、明确的层次感、明朗的造型感和原汁原味的材料质感。

驼峰运用螃蟹和狮子的形象,狮子身体的大部分面积贴上金箔,有明确雕塑外形的作用;头发、耳呆和尾巴运用五色化色技法,加强了局部的体积感和视觉强度;眼睛勾勒黑线,目的是表现局部细节;嘴巴和牙齿分别染红色和白色,用于强调其色相和突出其位置。螃蟹身体使用全覆盖型贴金手法,其他地方用化色技法,彩绘效果主次分明、节奏清晰。相比于其他彩雕,驼峰更多地使用金箔材料,有相对独立的形式,是梁架上独立层次。

梁架上的彩雕在施彩时很注意与装饰区域的其他构件形成疏密对比、色彩对比和主次对比,如梁与枋,匠师依照不同的雕塑造型与所处装饰区域位置进行施彩,让两者的疏密对比明显;又如,使用多种混合技法的驼峰能与简洁的红色叠斗形成强烈的色彩对比和主次对比,其技法运用规律是使整个装饰区域的层次关系和节奏关系清晰明确。该梁架的彩雕给人的感觉是造型多样、色彩斑斓、细节丰富、层次分明,它既有变化无穷的层次感,配合周边简洁的环境又不显得杂乱,其艺术感染力是遵从潮汕传统大木构架基础上的最大化,体现了潮汕人对美的掌控力和追求方向。

汕头市澄海区莲上镇南徽村南沙祖祠后厅的梁架(图4)是最具特色的“三载五木瓜,五脏内十八块花坯”的典型梁架形式,梁(载)上描绘有平面的彩绘具象画和彩绘装饰纹样,出头、花坯、木瓜、雀替被打造成彩雕,可分三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出头、花坯、花纹雀替上的纹样题材和花鸟题材彩雕,这些彩雕多运用化色和全覆盖型贴金等彩绘技法,装饰效果丰富细腻。梁架最上面的花柸运用了平面彩绘工艺,体现了潮汕建筑装饰形式的多变性和丰富性。第二种形式是木瓜叠斗造型的彩雕,木瓜的效果突出,造型别致。木瓜瓜瓣运用了化色技法,使结构得到明显增强;瓜瓣的分隔线贴金箔,强化了瓣与瓣的分隔关系,并丰富了木瓜的细节;三爪用化色技法,爪上的花纹运用贴金、化色、染色等手法,显得细节丰富、形式多样。第三种彩雕形式为梁架下端的鱼龙雀替,该雕塑的造型立体生动,色彩鲜艳美观。在施彩时,用绿色涂于鱼身上,按鱼鳞的结构叠白色,使鱼鳞的结构表现清晰;鱼鳍使用化色技法,色彩为红色,能起到增强体积感、拉开与鱼鳞的对比关系的作用;龙发运用化色技法,色彩为五色,显得细节生动、五彩斑斓;用染色、勾勒的技法强调五官的造型结构和细节关系,使头部成为了重点且有细致地表达。

该梁架的彩雕虽然施彩技法相对统一,彩雕显现细节繁缛的特征,但由于有多种的雕塑造型和平面彩绘以及简洁的叠斗形式的加入,所以使得整个梁架在拥有细节丰富和色彩斑斓的彩雕前提下,没有失去其应有的层次关系和节奏关系,其技法运用规律明显。

3.2门楼的立体彩绘技法运用实例分析

相比于色彩斑斓、细节繁缛、形式张扬的梁架装饰效果,潮汕传统民居门楼的装饰效果显得比较稳重和简洁。门楼的彩绘技法常用于表现檐口板、屐头和壁肚上的浮雕,使浮雕拥有点缀门楼细节、增添门楼气象的作用。

潮州市潮安区沙溪镇沙二村陈伟南故居的门楼(图5)使用多种传统装饰工艺,装饰效果丰富多彩又不失高雅朴素的韵味,该门楼有三种彩雕形式。

屐头正面、门簪和檐口板上的浅浮雕,施彩形式皆相同,它们运用双色技法法加强彩雕的视觉强度和造型力度,使彩雕能突显出来,起到点缀装饰区域的作用。屐头侧面的浅浮雕,通过勾勒技法来加强彩雕造型的立体感,丰富了装饰区域的层次。壁肚上的人物题材彩雕(图6),使用描绘技法对画面的人物和道具进行细致地表达,其中人物的服饰还使用嵌瓷工艺,装饰效果写实逼真、质感丰富。

该门楼将不同雕塑造型的彩雕分布于重要的位置节点,如,屋檐长条形的檐口板、门框正方形的门簪,使彩雕能为原本清雅素淡的门楼“提神”,其技法运用规律亦是使装饰区域的层次关系和节奏关系更加清晰明朗。

4结语

立体彩绘是潮汕建筑雕塑的强化剂,是潮汕人追求艺术与美感的表现,它凝聚着灿烂的潮汕文化,给人以历史的知识,精神上的教化和艺术上的薰陶,其形、其神、其造形美感是当今艺术创作的源泉。本文通过对立体彩绘的表现技法和在装饰区域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推断出立体彩绘是在遵从雕塑造型形式和装饰区域层次关系及节奏关系的条件下,表现彩雕的雕塑造型、色彩、细节、层次和主次关系。

猜你喜欢

表现技法
中国山水画色彩的表现技法研究
水墨在设计中的表现研究
马克笔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
综合性院校建筑专业建筑表现技法课程教学思考
基于水彩画中的表现技法所具有的艺术性探析
浅析苏百钧工笔花鸟画中水的表现技法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表现技法课程教学研究
浅析手绘表现技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课程初探
中国画表现技法在传统灯饰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