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挫折教育
2019-11-11张永燕
张永燕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有时也很无奈。家长不能庇佑孩子一辈子。所以,学校、家庭、老师、家长都要有意识地对留守孩子加强挫折教育,增强其心理承受力,让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遗憾的是,挫折教育并没有得到所有家长的重视。作为家长应大胆地放下“保护伞”现在的孩子大多养尊处优很难面对困境,其自理能力、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比较差。专家呼吁现在的孩子要从幼儿开始就要对其进行挫折教育,只有这样,才能让生活在优越环境下的孩子健康发展。
在我们偏远的农村,尤其对我们的幼儿,尤其在计划生育政策的指挥下,幼儿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如今的幼儿真是父母亲心上的心头肉,父母亲宁可受一辈子穷,怎么也都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受穷,都作为“小皇帝”“小公主”养着。从小造就了孩子任性、脆弱、自我、依赖性强、独立性差的性格。再加上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每一家子就这么一两个孩子,在家长不差钱的观念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在学校里不与别人比学习,比懂事,而是比吃穿,比谁家里钱多,比谁的爸爸妈妈官大,诸如出现了“我的爸爸是李刚”等令人匪夷所思的言论。这样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的人生观念、社会价值观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拼的不是自己的知识,而是自己的家庭,面对失败和挫折,自己就看自己的家庭怎么去处理,怎么去解决,自己心里觉得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会有自己的父母亲出面解决的,自己只看结果,解决不了了,就会发生摘要里面的画面,跳楼的、跳河的、自杀的等现象。因此,如何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教育呢?
1 正确引导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
平时一跟家长提到人生观、价值观,家长就会说孩子小听不懂,但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听不懂就是借口,任由孩子在自己错误的意识形态中自由发展,小孩子需要我们大人的言传身教。如果想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父母要以身作则。希望孩子对父母诚实,父母自身就要做到对孩子诚实;希望孩子上进,父母自身就要上进。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因此,我们不需要给孩子讲大道理,人生观、价值观,但我们会给孩子做榜样,做示范,让孩子照着去做,帮助孩子树立好的对人对事对物的态度,当孩子坚持自己的做法时,只要对他自己和他人无伤害,还是应该尊重孩子自己的处理方式。父母应该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家中说话、做事都要主要自己的形象,考虑孩子的感受,会潜移默化;多和孩子谈心,交流要认真、亲切,不要什么事都瞒混过关,孩子年龄小,要避免让他看一些不合适的东西,玩一些不合适的东西,这个家长一定要上心,再就是家长多看些心理学的书,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要特别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对于孩子来说成绩不是那么的重要,最重要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家长就会说每一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爱的方式并不相同,幼儿的挫折教育法最适合自尊心极强,爱面子,娇生惯养的小孩子,让他们提早的适应一些挫折,树立真正的自信,反而能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增加他们成功的机会,而不是一味地造就一个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这样的人生经历对孩子是没有好处的。
2 增强孩子战胜挫折的自信心
就像前面说的,孩子的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变化、价值观、人生观走向了畸形,那孩子的这一生也就毁了,如果在上初中之前还没有纠正过来,孩子就会彻底失去人生的坐标,偏离了航线,成了永远都无法知晓的“MH370”。孩子的靠山就是家长,有一天当孩子失去了家长这个靠山时,你觉得孩子承受能力怎么样,你为孩子考虑过吗,孩子的一切都会定型,还有发展的机会和余地吗,这个时候,你自然就会为自己错误的思想导致错误的做法去买单,孩子在家长的庇护下就像温室中的花朵一样,大家不妨翻阅历史的史册,看看别的国家是怎样进行挫折教育的。日本的孩子,吃苦教育是必修课,从3岁到6岁,孩子必须学会做什么,保育大纲上有明确规定。小学三年级学生设置了新课程,要他们用洗衣板洗衣,用扁担挑水或抬水,用煤炉生火,用石磨磨大豆,每年定期组织中小学生到田间、海岛或森林“留学”,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在美国,“富门寒教”已经是很普遍了。美国的孩子认为向父母伸手要钱是耻辱的,而中国的孩子磕头挣压岁钱竟有导致颈椎错位的。
3 正确依靠名人,提高孩子的挫折承受力
现在孩子的成长只靠学校和家长是不够的!还有一个影响孩子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明星效应。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记得小时候老师都问过我们的长大后梦想是什么,大多数人的回答是老师,医生,科学家,当兵保卫祖国等等,但是据调查发现,现在大多数青年的梦想和向往都是成为名人,他们最终的目的就是向往那些名人的名气和他们那种奢华的生活!因为大多数孩子没有自我辨别能力,如果他们关注的名人一个错误的举动就会完全复制到自己的身上,甚至有些孩子触犯到法律自己还不知道!只是很可悲。所以我们在使用名人效应时,一定要辩证地看待,如果这个名人真的以一种好的向上的积极的形象示人,那么我们可以让孩子视他们为榜样。同时,我们目前必须重视挫折教育,教育孩子不能因为一时的不如意或想不开而走上一条不归路,从小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毅力,增强孩子的承受力。幼儿园应当肩负起这份责任,教育孩子从小要坚强,培养孩子的毅力。
总之,在幼儿发展的过程中,没有挫折不行,挫折过多、过大也不行,父母要正确引导,以身示范,以身作则,给孩子起好带头作用,加以引导,树立孩子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培养孩子的毅力,增强孩子的承受力,使幼儿能正视并戰胜挫折,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灵台县幼儿园)